span class国宝传奇,让器物为历史发声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其所承载的文明源远流长,光耀于世,生生不息。而那些历史长河中浩渺的文化古籍和巧夺天工的文物珍品,则像是无边宇宙中恒久闪光的点点繁星,静默地坚守着那些于故去岁月中发生过的故事。任凭岁月更迭,沧海桑田,
原标题:国宝传奇,让器物为历史发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其所承载的文明源远流长,光耀于世,生生不息。而那些历史长河中浩渺的文化古籍和巧夺天工的文物珍品,则像是无边宇宙中恒久闪光的点点繁星,静默地坚守着那些于故去岁月中发生过的故事。任凭岁月更迭,沧海桑田,一件件带有传奇色彩的国宝文物,将会永远诚实地记录历史、为历史发声。【北京故宫博物院·秦石鼓】秦石鼓共有10只,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前一段为后人所不知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乃篆书之祖。自明清以来,一字抵万金,创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传世之旅却颇为坎坷。初次现世是在唐朝,被一陕西牧羊老汉发现,后被唐肃宗收藏,又因安史之乱掩埋荒野,战乱平定后由当时的名家韩愈主持挖掘,其后再次国运动荡而流失。待北宋王朝一统天下,“书画君王”宋仁宗对失踪的石鼓产生了浓厚兴趣,可惜只找到9面石鼓,缺失的那只“原作石鼓”一时间名动天下,最后竟偶然在一屠夫处被发现。无奈这只无价的石鼓被用作了磨刀石,其上字迹已损毁大半,由当地知府紧急送往汴梁,10面颠沛流离的石鼓才得以重聚。【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的青铜器,于1965年出土于湖北荆州市的望山楚墓群中,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铸就了历时千年不锈的金属神话,是国家一级文物。据出土现场的工作者回忆,一名开采队员拿剑时,稍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16层白纸划破。此剑长55.7cm,宽4.6cm,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自乍用剑”八字,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此剑虽被藏于潮湿的地下,却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依旧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菱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其铸造技艺之精湛令人叫绝,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国家博物馆·金缕玉衣】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国汉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也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汉朝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金玉置于人的九窍,可使使尸骨不腐,求得来世再生。金缕玉衣盛行于西汉,直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为止,共流行了400余年。此种文物第一次公之于世是在1968年,一批士兵在河北施工时无意发现了中山靖王刘胜的古墓,两位墓主出土时身穿的就是传说中如同铠甲,用金线穿成的金缕玉衣。刘胜所穿玉衣由2498片玉片组成,所用玉线重达一千克左右,玉片上有些锯缝仅0.3毫米,钻孔直径仅1毫米,工艺极其繁复精密,据推算,汉代制作一件玉衣,约需一名玉工费十余年的功夫,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一经出土便举世震惊。【台北故宫博物院·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鸡缸杯因其杯形状如缸,主纹饰为鸡石,故名。成化斗彩鸡缸杯则是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于2014年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以高达2.8亿人民币的价格被上海收藏家刘益谦拍下珍藏。据文献记载,早在明朝末年,万历皇帝就想要拥有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而当时的价格已然可用天价来形容。成化瓷品,胎薄釉润,娇巧玲珑,青花色彩淡平实,运笔柔和,口沿的设计为侈口,浅腹卧足,饮用甚为方便。因帝王之家的严苛要求,鸡缸杯的成品率极低,几乎是制百存一,残次品皆被销毁,民国之前宫外的民间根本见不到这种器皿,这也导致了后来明清历朝的工匠仿造鸡缸杯赝品的热潮。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未注明者,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爱音斯坦FM,海量的音频节目,让你随时随地想听就听。完善的播放、下载、订阅、喜欢等功能,让你拥有前所未有的收听体验。完备的节目库,庞大的主播团队,让你体验丰富的收听选择。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ArpDonY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