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肺癌爱“找”​同一家人_遗传_癌症_筛查

3月10日,曾参加《青春有你3》的蒋智豪发微博透露自己患上肺癌,目前已是晚期。 26岁的蒋智豪在微博中提到:“这个病让我最爱的妈妈在六年前离开了我,没想到这么快到我自己身上了。我不抽烟,但却在26岁的年纪要去和它抗争。我真的很辛苦……”

3月10日,曾参加《青春有你3》的蒋智豪发微博透露自己患上肺癌,目前已是晚期。

26岁的蒋智豪在微博中提到:“这个病让我最爱的妈妈在六年前离开了我,没想到这么快到我自己身上了。我不抽烟,但却在26岁的年纪要去和它抗争。我真的很辛苦……”

此前报道,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门诊心胸外科主任江洪曾经接诊过一家三姐妹,在一年的时间内,从大姐到二姐再到三妹,三人接连在体检中发现肺癌,而且是同一类肺癌。

幸运的是,大姐的病情为两个妹妹敲了警钟,三人都很重视体检。因为发现得早,肺癌没有发生转移,经过手术,基本可以治愈。

为何肺癌爱“找”一家人?26岁的蒋智豪,不吸烟。这么年轻为何患上肺癌?

肺癌会遗传吗?尚无定论

肺癌究竟会不会遗传?大家都很关心,但是去网上查,却众说纷纭。

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王启鸣说:“目前医学界尚无定论。肺癌的本质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不会直接遗传。”

肺癌主要由后天风险因素决定。但也有一小部分肺癌患者是由天生基因缺陷造成的,正常基因能够纠正细胞分裂时自然发生的DNA复制错误或损伤,保护我们免受癌症的侵袭。

基因缺陷意味着它们不能有效修复细胞中受损的DNA,增加细胞癌变的机会。这些升高癌症风险的基因缺陷会直接从父母传给子女,或者发生于卵子或精子细胞中的DNA复制过程,从而存在于下一代身体里所有的细胞中,这部分的基因被称为“遗传性癌症基因”,或者“癌症易感基因”。

肺癌遗传“易感性”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致癌因素。

“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家族或者家庭里有几个肺癌患者出现时,更多的是聚集,并不一定是‘易感’和‘遗传’造成的。”王启鸣说。

肺癌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包含了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两大方面:环境因素为大气污染。人为因素包含吸烟、有害气体等。此外,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经常生闷气等也可能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肺癌正在年轻化

近年来,肺癌呈现年轻化趋势。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高的仍是肺癌,并且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2018年12月1日,前女足国脚张欧影,因肺癌病逝,年仅43岁。

2019年12月5日,首钢篮球前队长吉喆因患肺癌病逝,年仅33岁。

王启鸣说:“肺癌之所以会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与它的发病诱因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加肺癌发病风险。另外,现在体检手段比如低剂量螺旋CT越来越普及,使肺癌被发现的概率较高,越来越年轻患者被发现。”

“经过规范化治疗,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5%以上。但如果查出为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30%不到。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孙海波说。

肺癌筛查首选低剂量螺旋CT

目前,低剂量螺旋CT是最有效的肺癌筛查方法。这类检查是指在不影响成像精度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扫描参数,改变管电流、管电压和螺距等来减低辐射剂量。

很多人会担心会不会有辐射?其实,低剂量胸螺旋CT的辐射剂量仅为常规CT的26%,大大降低了受检者的受辐射剂量。

5mm以上结节的发现率等同于普通CT检查。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既满足了图像的诊断要求,又降低X线辐射剂量,非常适合高危人群肺癌早期筛查。

孙海波提醒:45岁以后,如符合以下任何一条的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胸部低了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

长期大量吸烟(每年400支以上)及接触二手烟;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

有肺癌家族史、恶性肿瘤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炎、肺气肿或肺纤维化病史;

超过两周经治不愈的呼吸道症状,尤其是血痰、干咳,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发生改变者,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ArpXgAP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