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宝宝踮脚莫忽视_家长_脚尖_儿童

“ 在门诊,经常有宝宝家长询问:“宝宝开始学走路了,可是他为什么总是踮 着脚尖走路呢?这些属于正常吗?我们该不该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聊一聊关于儿童踮脚的事儿。 ” 宝宝踮脚走路 脚尖走路临床上称为 “足尖步态”,尖足即宝宝站立时足尖着地

在门诊,经常有宝宝家长询问:“宝宝开始学走路了,可是他为什么总是踮 着脚尖走路呢?这些属于正常吗?我们该不该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聊一聊关于儿童踮脚的事儿。

宝宝踮脚走路

脚尖走路临床上称为 “足尖步态”,尖足即宝宝站立时足尖着地,两腿交叉,医学上谓之 “剪形步态”。

生理性尖足

—岁左右的正常婴儿,在生长发育阶段会出现一过性尖足,主要在4个月左右扶站立位蹦跳阶段和10个月左右开始持续站立阶段,随着生长发育尖足会消失,这种即为生理性尖足。

一般来说,1岁左右是宝宝学习走路的关键期,独立行走也是宝宝大运动发育的重要里程碑,但是每个宝宝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个时期宝宝下肢肌肉、关节和韧带等未完全发育好,所以在练习站和走的过程中会存在踮脚,还有宝宝个子小,为了增加视野或想要拿高处物品,也会踮脚,但如果宝宝蹲或站立的可以,脚掌可以放平,一般家长就可以不用担心,这是宝宝发育中的正常现象。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宝宝本来走路都是好好的,突然就出现了踮脚尖走路。这主要跟宝宝这个年龄段的模仿能力强有关,看到周围小朋友踮脚或是内八,宝宝就会学习和模仿,家长只需要让宝宝远离这样的环境,让宝宝多去模仿正常的走路姿势,就会慢慢恢复。

病理性尖足

由于病理性尖足往往提示宝宝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需要引起家长足够重视。病理性尖足需要家长密切随访观察,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的出现:

① 尖足长期存在不消退;

② 尖足伴有运动发育落后;

③ 小于4个月即出现尖足:

④ 尖足程度比较明显;

⑤ 尖足伴视听反应 不灵敏;

⑥ 尖足伴其他异常姿势。

如何预防及纠正“踮脚走”

0 1

赤足行走:在木板或者柔软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可以增加宝宝的足部触底感及抓地感,可以提高宝宝的平衡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宝宝走一走斜坡,可以牵伸小腿肌肉。

0 2

减少学步车的使用:学步车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比较高,坐下来常常脚尖着地,从而导致脚尖走路。

03

选择合适的鞋子:建议选择宝宝合脚的鞋子,前掌比较容易弯曲的鞋子更容易起步,其次中筒设计的鞋子,能稳定足踝,减少受伤的机会和改善踮脚尖走路的情况。

0 4

及时就医:如果宝宝走路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尖足的症状、小腿肌肉紧张,而家长不能鉴别是否是病理性尖足,应该要马上带着宝宝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才能够更快让宝宝恢复正常水平。

END

就诊指南

儿童保健科

普通门诊

周一至周六全天

专家门诊

(排班以当日电脑为准)

胡幼芳主任医师:周二、四上午,周三下午

张丹副主任医师:周一全天,周二下午,周五、六上午

地点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江东北路368号)6号楼1-2楼

审核:虞森森、胡幼芳、张丹

作者:丁 蓉

编辑:陆琳、戴宇菲

素材来源:儿童保健科

欢迎投稿:shengfuyouxc@163.com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Z6PWLmNd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