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朋友别拆穿,这是我假装自己有很多朋友的方法。

和朋友在某个川菜馆吃饭时,我发现了一件事。 这里的服务员只要和同事碰面,就会互相击掌、握拳,然后互相加油。 心痒痒,我也想被人鼓励。于是我看着正在倒水的服务员的眼睛,小声说:“加油!” 他被我逗笑了,元气满满地回应我:“加油!” 在
原标题:别拆穿,这是我假装自己有很多朋友的方法。和朋友在某个川菜馆吃饭时,我发现了一件事。这里的服务员只要和同事碰面,就会互相击掌、握拳,然后互相加油。心痒痒,我也想被人鼓励。于是我看着正在倒水的服务员的眼睛,小声说:“加油!”他被我逗笑了,元气满满地回应我:“加油!”在接下来的吃饭时间,只要服务员在我附近,我就跟他说一声加油,然后他再回应我。坐在对面的朋友,笑了一声。她说:“你看上去好孤独。”一个人的时候,或者和朋友在一起,却感觉自己是一个人时,我总会做一些奇怪的事。有时,我也说不清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许,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孤独。我曾经做过一件事,合照,却屏蔽了合照里的人。从小到大,我获取快乐的方式都没怎么变过——交朋友。而炫耀自己交的朋友,大概是我会觉得更快乐的方式。高考后,我收到了来自广州的录取通知书。这意味着,我要离开在家乡建立了十几年的朋友圈子。以前积累的朋友都没有了,意味着一切要重头再来。加入提前建好的大学班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们聊着各种话题,而我就是群里的那个从来不出现在对话框里的头像。后来开学,我加入了一个社团。那是一个很团结的地方,如果我没在群里说话,就会收到部长的私信:“你不来,这个局就没意思了。”在社团的聚会上,我继续着以前的习惯:我会举起手机自拍一张合照,并在照片四周加上白边,把它变成好看的正方形。处理完毕了,再在聚会结束前发出去。我发现,发合照总是朋友圈可以获得最多点赞的一个方式。而看着往上涨的点赞数,我就会觉得很安心。我只加入了一个社团,很快我就发现,打开自己朋友圈,所有的合照都是同一群人。只不过是换了站位,穿着不同的衣服。后来,我做了一个新的决定。我对照着合照里出现的人,在“不让他看”的分组里,找到他们的名字,并勾选。似乎这样,社团的他们就不会觉得我只有他们一群朋友。但我很快就发现,这样做好像并没有什么效果。这并不能阻止其他看到的人仍然这样想。总是同一群人的话,点赞数也逐渐减少了。作为一个男生,我学习了最热门的美颜方式,这样才能和女生合照的时候让人印象深刻。后来我发现,如果想在朋友圈得到关注。分享和女生的合照,比发合照效果要好很多。因为有一次,我和一个很久没见面的高中同学吃饭。只是照常地发了张合照,但所有评论都在问同一句话:“哟,这是谁呀?”这引起误会了,我正想解释时,室友却跑到我身边,神情严肃地说:“你怎么这么多发展对象啊?快教教我吧,我想认你做师傅了。”这句话,把我在心里对自己的认可度,提高了几个台阶。我决定,以后要多发跟女生的合照。经过实践,我总结出了能提高跟女生合照成功率的3个诀窍:1、为了防止手机卡顿的尴尬,在点菜时,我就会偷偷打开美颜相机,然后锁屏;2、为了提高女生对照片的认可度,在来餐馆的路上,我就会调好最热门的美颜预设;3、为了避免朋友拍了不给发,等她吃完饭、补好口红,我就会适时打开相机,抬到显得她脸最小的角度。她们没有修过的照片我也从来不会发。按照计划,后来,我又会看到许多意料之中的评论“这又是谁啊”。可过了一段时间,这些照片不管用了。八卦只是大家无聊时会花几分钟做的事,而我大概是把他们的八卦当作了关心。而这只是最肤浅的一种关心而已。想明白了这一点,我就少做这样的事情了。更重要的是,我并没能和过往的任何一个合照主角发展恋爱关系。我还学了煲汤。这是为了未来女友做的准备。单身的时间里,我总是想,得做点什么,为以后的她做好准备。对烹饪一窍不通的我,为了能尽快炒菜煲汤,在毕业后搬进出租屋的第一件事,就是分三期贷款买一套厨具。拆开快递包装时,我就已经在想象未来女友在喝到我的汤时,眼睛放光的样子了。翻了翻菜谱,我发现了一个平时喝不到的“五指毛桃猪骨汤”,作者是这样介绍的:“烹饪时,满屋子都会被椰香充满;喝起来,会有一股清淡的牛奶味。”少见又特别,就决定练习你了。谨慎地放入菜谱推荐的黄金配比汤料,加满矿泉水,起盖的时间精准到秒级。椰香甚至能飘到门外。练习很成功。还能顺便再炒两个小菜。每次做好之后,就会邀请朋友来吃,我也重复做一样的汤、一样的菜,就为了能把这锅汤做到完美。后来,我练习到来吃饭的朋友会瞪大眼睛说,“你也太会煮了吧”,便停止了这个练习。我心想我准备好了。可昨天,我深夜进厨房喝水时,不小心扫见一只蟑螂,在汤煲的操作面板夹层里爬来爬去。打开碗柜,我发现有的木筷已经长起了霉斑。才想起,我已经好久没炒菜煲汤了。椰子的香气的确很好闻,不过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话,回味以前的味道就好啦。并不需要再多做一次。真的希望,这个没有任何迹象的空白期,可以早点结束啊。最后。构思写这篇文章记下自己的这些奇怪的事情,我一直不知道应该怎么结尾。直到编辑Wendy看了前面的故事,给我发来了一段话:“有很多次跟你聊天,我都在打字框里打了一些真心话,但都没有按下发送键。是因为手机那头的你,每次找我聊天,说不了几句冷淡的话,就不回消息了。那我们怎么找你聊天?”想起最近Blake见到我的时候,还会有点生气地问我:“你能不能不要再假笑了?”其实我还蛮清楚这些行为的后果的,越来越少人找我吃饭,微信里的第一屏也越来越多群聊了。但至于为什么我会一边觉得自己孤单,一边又让别人感觉冷淡,我是最近才想得比较清楚。其实是因为,我在生活里做的各种“假装不孤独”的尝试都失败了,而我开始接纳一个现实,一个人才是我的常态。我不再那么爱发合照了。我开始在微博上歌颂一个人去吃火锅才是最幸福的事。我也确切地感受到,一个人挺好的。甚至有些走火入魔。我刻意地和人们保持距离,不再和别人交心。而现在,我终于意识到了「走火入魔」的代价:开什么玩笑,你这样真的会没朋友哎。-最后,我们还想分享一个视频:以前人们习惯把每个人形容为一座孤岛,现在,我们更像是各自自转的星球,常态就是在自己的轨道上忙碌不迭,以自身的生活节奏,在不停旋转。我一直觉得,比起孤岛的遥远相望,星球和星球之间的引力和轨迹,更加能表达孤独的真实状态。就像两个遥远的陌生人,有着相似的特点,有着接近的喜好,却很难互相靠近。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50年前,阿姆斯特朗第一次代表地球登上月球。那是地球人第一次冲出地球运行的轨道,将沟通的信号最直接地置放到另一个星球上。我们都说孤独是常态。但是那一刻,孤独好像重新拥有了新的形态了。上面那则视频,是为致敬人类登月50周年,MOMO“代表”地球发出的一条对抗孤独的交友信号。我们打破自己的常态,登上别的星球,在那里做下人类来过的标记;我们寻找元素周期表上的名字,并将来自外星的不知名元素,又列回到元素周期表上。我们在宇宙间,寻找跟我们遥远的相似性——巨大的星球和渺小的你我,始终都在试图打破常态,打破孤独的边界。“战胜孤独的从来都不是喧嚣,而是选择去靠近陌生的勇气。”视频里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不要惧怕孤独的常态,鼓起勇气,迈向一个陌生人,共同缔造出你们新的运行轨道吧。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Z6PaWbNr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