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见他刘备三顾茅庐找到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却不认为刘备是该等的人!

你有可能忽略的《三国演义》:诸葛亮要等的人,为什么不是刘备? 文学漫谈第一百五十二期,点评的是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人物,不是影视剧人物,不是其他文学小说,请大家予以区别!欢迎大家吐槽,但是吐槽前,请先看下罗贯中的原著好吗?
原标题:刘备三顾茅庐找到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却不认为刘备是该等的人!你有可能忽略的《三国演义》:诸葛亮要等的人,为什么不是刘备?文学漫谈第一百五十二期,点评的是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人物,不是影视剧人物,不是其他文学小说,请大家予以区别!欢迎大家吐槽,但是吐槽前,请先看下罗贯中的原著好吗?上回咱们说到,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也不管是诸葛亮在什么地方露出了马脚,可以肯定的是,刘备也意识到,诸葛亮之前在茅庐当中,等待的并不是自己。只是自己当时也确实需要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来帮助自己运筹帷幄,无奈之下,才选择了诸葛亮。所以,刘备的三顾茅庐,被大家称为美谈,但是对于刘备和诸葛亮两个当事人而言,却是非常的微妙的。这一切的答案,其实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当中,已经隐隐的给出了答案,就看咱们能不能找出来罢了。首先,就是诸葛亮的出场,其实就已经奠定了这个基调。当刘备白马过檀溪的时候,第一次从司马徽的口中,得知了诸葛亮的事情。但是,当时司马徽并没有着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而是将卧龙和凤雏一起亮了出来。也就是说,司马徽也不能确定,卧龙和凤雏,谁才能真正的帮助刘备。而司马徽是谁?从小说中咱们不难发现,司马徽至少是诸葛亮等人十分亲密的人,对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都是十分熟悉的。但是,当得知诸葛亮最终决定出山帮助刘备的时候,那句“虽得其主,不得其时”的话,很是令人回味。这是不是也说明,刘备在不正确的时间,出现在诸葛亮面前,也就是所谓的,刘备并不是诸葛亮要等的人呢?其次,就是徐庶了。假如,刘备就是诸葛亮一直在等的人,那么,当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人才的时候,就会着重推荐诸葛亮而忽略其他人。但是,司马徽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同意徐庶“捷足先登”,在诸葛亮之前,出面辅佐刘备。也就是说,假如没有徐庶的母亲这个环节,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徐庶会一辈子跟随刘备,因为这就是徐庶的愿望。徐庶作为诸葛亮的挚友,诸葛亮对徐庶也是一清二楚的,徐庶在跟随刘备之前,肯定也是和诸葛亮有过交流的。那么,假如刘备就是诸葛亮要等的人,他会冒险,让徐庶“先行一步”吗?再者,就是诸葛亮自己了。刘备的三顾茅庐,确实感动了诸葛亮,也让诸葛亮选择了出山相助。但是,咱们要弄明白一件事,被感动而出山和一开始就选择出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的。很显然,诸葛亮是给刘备的眼泪给感动了,而不是一开始就选择出山的。另外,诸葛亮在临出山之前,还给自己的将来留下了后路,也就是诸葛亮所谓的“功成退隐”。这个意思很明显,诸葛亮认为刘备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这才出山相助,但是,这种相助,只是为了报恩,一旦完成了报恩,自己还会选择隐居,以等待自己想等的人。最后,就在刘备身上了。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隆中的时候,与徐庶、孟公威等人相谈的时候,都把自己比作谁呢?对此,在书中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看到没,诸葛亮是自比管仲和乐毅这样的名人,诸葛亮为什么会这样自比呢?只是因为,这两个人都受到了他们当时君主的完全的信任。但是刘备呢?表面上是一个温文尔雅的皇室没落后族,但是实际上,刘备也是一个颇富心机的人,也有点小心眼。和富有心机的人相处,是很累的,所以,诸葛亮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等待刘备。那么,纵观当时的天下,像诸葛亮这样拥有宏才大略的人,肯定不会选择终老山林,他一定是在等自己想等的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整个的《三国演义》小说当中,诸葛亮在出山辅佐刘备之后,始终在回避一个人,而这个人,应该就是诸葛亮要等的人。不错,这个人,正是刘备的死对头曹操!那么,诸葛亮是如何回避曹操,有为什么说,曹操就是诸葛亮一直在等的那个人呢?咱们下回再说!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虫子天下,看更多有态度的原创文学点评!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Z6Pben0w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