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翠翠阅读答案凤凰无奈的寻找:世上本无翠翠,她只存在在沈从文的心里

文:葛维屏 从湘西回来很久了,但我的脑海里,还闪回着凤凰古镇之夜的一段段炫目而靓丽的场景。 那沿着中心河道、高高低低、曲曲弯弯的石板小径,那一道道弯弯绕绕地分割开这个古镇纵深的迷你小巷,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部分。顺着河走,看着江水顺流而下,
原标题:凤凰无奈的寻找:世上本无翠翠,她只存在在沈从文的心里文:葛维屏从湘西回来很久了,但我的脑海里,还闪回着凤凰古镇之夜的一段段炫目而靓丽的场景。那沿着中心河道、高高低低、曲曲弯弯的石板小径,那一道道弯弯绕绕地分割开这个古镇纵深的迷你小巷,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部分。顺着河走,看着江水顺流而下,绝对不会迷路,但是一旦走入小巷中,失去了水的定位,便会迷失自己的方向。从天还没有完全黑,一直到将近十一点,我们一直在这个古镇上转来转去,流连忘返,好像要把这个古镇的古来今往的秘密,统统收入自己的行囊,好像只有如此,才能找到古镇最美丽的底细。我们先是沿着河道走的,虽然是最炎热的八月份,但齐着岸壁的江水,湍急地流动着,带来了来自山野的清新的气息,令人神清气爽,精神焕发。河道并不宽,架起了种种模样不同的桥梁,它们在河上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水的不同的花样。桥当中,有那种循规蹈矩的桥,与我们江苏水乡的桥一样,华丽而墩实,横卧在水波之上,但因为它们太过巨大,太过实用,无法引起游人的注意与兴奋点。最有意思的桥,是一种叫“跳桥”的水墩。它像在河心里,竖起一根根方方的木桩,分成两排,一边高一点,一边低一点,水流因为这水墩的阻挡,在墩柱的缝隙中急速地流动着,扯起了皎白的水帘,哗哗的水声,在脚底下响动着。天色这时候已经微微地暗了下来,兴奋的游客,踩着那方方正正的梅花桩般的桥墩,从这边的岸,向那边的岸“跳”去,好像很轻松,也很刺激,还有很多小孩子,也兴高采烈地跨上去,一路向前。过桥的人流,往往被前面停下的脚步阻滞着,于是,桥上的人流便失去了速度,缺少了前行的动能。转眼之间,前面的脚步启动了,于是桥上的人流,又开始流动了,只不过与水流的方向,呈一种九十度的交叉而已。因为看似轻松,我也随着人流走了上去,走到河心的时候,才知道,水流在身边营造了一种流动的迷障,受其感染,浑身都觉得是晃晃悠悠的,包裹在一股虚无飘渺的蜃气之中,顿时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失衡感,后悔油然而生,真不应该随着人流,进入到河中心来,在这么低的水位上,受着那流水的迷惑。我几乎失去了正常走路的习惯,只是一只脚向前迈着,把后面的那只脚拖过来,然后再迈前面的那一只脚,以求得感觉上的平稳,当时的感觉,我几乎稍有不慎,就能栽倒在河里,因为眼前的一切,都是在流动的,已经不知道是桥墩在动,还是水在动。总算过了桥,回过头看看,却觉得有惊无险。然后又从另一座石板小桥,重新回到来时的岸,沿着方才的那条傍河的小径,继续向前走去。最奇处,前面看到人们在水肚下走过,原来,下游砌了一堵墙,形成了一道很大的落水,水位陡降,扯起了一道哗哗直泻的水帘。水帘的下面,有一道小桥,人在上面走,远远看去,人像走在水下面,就像孙悟空念了避水咒,推开了海水,在水中间行走一般。一样的水,因为桥的不同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趣味,水因为桥而塑造了它的种种的新鲜的姿态,古镇正是深谙水的韵味,才用桥来装点着水,设计着水,让同样的一种水在同一条河流上,呈现出不同的风韵来。一直走到虹桥,我们继续向前走,才发现走出了江水的视线,顿时四周茫茫一片黑暗,意识到已经穿过了古镇的美丽之外,便收束脚步,重新回到虹桥那儿,这时,才找出地图,重新确定自己的方位。水是古镇里最准确的导游,一旦没有水之后,古镇就成了迷宫。我们往回走的时候,顺着转了弯的江水又走了一段,然后上了座黑洞洞的桥,进入了小镇的深处。小巷是如此之小,仅能容两人行走,与江水边的小楼的高大相比,这里显得过于局促。而更加无奈的是,比照着地图来行走,却发现屡屡失去了前行的路径。小巷弯弯曲曲,早把人的方向感给抹去了,小巷又特别有着通幽的奇丽处,稍稍一转弯,掠过一条不起眼的另一条小巷,实际上自己已经被自己的脚步所误导,给带上了另一条反向的道路。几个弯一转,就找不到自己在小巷里的位置,而明明想找到的目的地,却在小巷里的不知哪个方位,左冲右突都无法靠近。我明明在地图上,看到沈从文故居就在眼前,但是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到接近它的方式。其实第二天,我才知道,它的位置,就藏在一条僻静的幽巷中,谁都不能相信,那一条静静地接过来的小巷里,藏着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在凤凰的水边,在凤凰的小巷中,到处都流淌着人流,走路不小心,就要碰到前面的人。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而毫无疑问,贯穿在小巷中的人,皆应该属于游客。也就是说,我们这些外来者,借着凤凰的水,凤凰的小巷,不期而遇了。我们与我们,这些共同的外来者,因为凤凰提供的一个机缘,有了相互目击的碰撞。那么,外来者对于外来者的观看,能代表着我们对凤凰的了解吗?当游客的流量,超过了当地的生活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还是真正的凤凰吗?我被这一个悖论深深地折磨与苦恼着。我总在想,我眼前看到的这个小镇还是沈从文笔下的那个小镇吗?想回到沈从文的感受中,但我知道,那却是不可能的。我又在想,沈从文是如何显示他在这个小镇里的存在的?是因为他笔下的翠翠吗?深究一下,《边城》里的翠翠真的是湘西的吗?其实,这个翠翠的产生,是因为沈从文在湘西之外的大城市里,见到了一个女孩,激发了他的一点遐思,便将这个女孩安置在他心目中天旷地远的湘西的水流上,承载了他的一段美丽的梦想。世上本没有翠翠,她只存在在沈从文的心里。我们怎么能在湘西找到那个像水一样清冽的翠翠呢?其实,沈从文文字的意义,远不是他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在这一点上,他的确与鲁迅塑造出的典型形象有着很大的距离,他的与众不同的艺术力量,是他始终用他自己的眼睛,描述着他所经历过的人生。即使在他笔下塑造的人物中,也大多带着沈从文的愿望与理想,他的叙述风格,就是他把他的主观期待,融入到他所见到的风景,所设计出的人物中。他的叙述语句,是以一种臆测的方式不断地奔涌而回还的,就像凤凰的水一样,周旋回绕,收放自如。在中国作家中,还没有一个能像他那样,把个人的情感的倾注,幻想的营造,融入到周边的人和事上,这可以说是沈从文的伟大,也制约了他的发展。他的过于强烈的自我感觉,融化了他所描写的一切,但也因为他过强的个性的介入,使他笔下的世界,而失去了现实主义的客观性。恰恰到了《边城》那儿,沈从文已经显示出了他的颓势,后来他再写的一部小说《长河》,他已经没有力量再写下去了,因为他的臆测,已经找不到一个落脚点,再也不可能有一个像翠翠那样纯粹的脱离人间烟火的女子,寄托着他的理想了。因此,我从没有奢望在凤凰的小镇上,找到翠翠的存在,不错,翠翠让湘西有了人情味,就像一个虚构出来的叫露丝的女子,让锈迹斑斑的泰坦尼克号被罩上了最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的灯笼般的微光。我总在想,为什么凤凰对于初来乍到的我,是如此的亲切,是如此的充满柔情蜜意。我终于明白,这里有着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复原了一颗炽烈的观察的心,让我们今天仍然可以感受到那股敞开心灵与真诚的思索才会具有的暖暖的胸怀,体验到这份胸怀中可以穿越时间距离的那种温情,那种良善。就这么简单,因为我们接近了一种感受,一种遥远的感受,我们才会让陌生蜕去了外衣,留下的是亲切而熟悉的内质。难忘的凤凰之夜,我能说我记得的是那些川流不息的凤凰小镇上的游人吗?他们本不属于凤凰。我能说我记得的只是在游人的缝隙中才白驹过隙般露出的当地人衣食住行这类的地域特征吗?他们不过是一种演绎化与作秀化的凤凰。那么,真正的凤凰在哪里?我想,一种文字的力量,让凤凰在我们的思想中,保真了一种活力,让这个古镇永远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在支撑着,使它的美丽绝对不会失去主心骨。难忘的永远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而绝不是人为的逢迎,无根的穿流……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Z6Pbjpmw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