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无双2后宫福利补丁追忆!金庸与桃花岛的不解之缘——桃花影落辞大侠,江湖难再闻玉萧

关注 戊戌年,九月廿二,桃花岛,黄药师庄。 少年送走了最后的访客,记得起院落还有一地的秋黄,便找了扫帚打理。 今日国泰民安,江湖风平浪静,甚好。 少年欣然,如往常添了炉火,温上一壶新酒,置备起了宵夜。 不多时,门外匆匆跑来了往日送鱼
原标题:追忆!金庸与桃花岛的不解之缘——桃花影落辞大侠,江湖难再闻玉萧关注戊戌年,九月廿二,桃花岛,黄药师庄。少年送走了最后的访客,记得起院落还有一地的秋黄,便找了扫帚打理。今日国泰民安,江湖风平浪静,甚好。少年欣然,如往常添了炉火,温上一壶新酒,置备起了宵夜。不多时,门外匆匆跑来了往日送鱼鲜的船夫,未见他人影,便已闻其声:金大侠,走了!走了?少年听罢,不以为意地摆手:江湖传大侠事20回有余,可曾见哪回成了真?莫信!渔夫近步上前,脸上竟满是泪痕:大侠,真的走了。少年此时方才明了,这次是成了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大侠,何许人也?大侠,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祖上名门望族,后人佳才辈出,江湖人皆知,大侠亦是豪杰之一。大侠年少便侠骨初露,心怀苍生,屡屡仗义执言檄文,然世道浑浊,理想之志未满,学途却是多舛。1946年,大侠执笔上海《大公报》,又2年,委以香港版刊之重任而远赴香洪,此为其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再2年,升任《新晚报》副刊编辑。1959年,35岁的大侠创办《明报》,他说:“我办《明报》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桃花镇为金庸先生颁发“桃花岛荣誉岛主”的横匾。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大侠任职《新晚报》期间,以金庸为笔名著《书剑恩仇录》一书,一时洛阳纸贵,由此开创了属于他的江湖故事。至1972年宣布封笔,先后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2001年9月《射雕英雄传》剧照。《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越女剑》▲《倚天屠龙记》在桃花岛取景。江湖合而传之: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个字,凝成了大侠一生的岁月,安放下了几代江湖儿女的爱恨记忆。它有豪迈,有柔情,有家仇,有国恨,将横跨中国的半部历史与江湖侠义碰撞出了一个新的武侠世界。▲2002年10月《天龙八部》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声按玉萧少年至今还能想起,1994的4月,桃花盛开的季节。大侠携夫人初来舟山普陀,有人问及《射雕英雄传》中的桃花岛归处。他便说:《射雕英雄传》写于1957年至1959年,那时虽未尝到过桃花岛。但从地理书上寻得东海有一岛,离大陆不近不远,不大不小,又有点浪漫情调,便是桃花岛了。▲2011年10月14日,金庸先生前往桃花岛。每每有访客问及少年此事,少年总会拍着胸膛说道:这里真是大侠笔下的桃花岛,江湖男儿,绝不欺言。少年犹记17年前,同是10月金秋时节。大侠来了桃花岛。在游遍射雕城、桃花寨、塔湾金沙等景区,有感曰:想不到,桃花岛于我想象中的更美丽、好看,空气又这么新鲜,真是个好地方啊!▲2011年10月14日,金庸先生在桃花岛。可那时,少年幼不经世,怎知当年的唯一相遇,竟再无与大侠重逢。想到这处,少年便似丢了什么重要的,拉着船夫冲出山庄,直追船埠而去。▲金庸先生为桃花岛射雕影视城题字。船夫急问:天色已晚,你要去哪?少年答:去找大侠!船夫叹声:曾有江湖人士问过大侠:人生应如何度过?大侠霍然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悄然离去!诚然是大侠的风范了。少年细细作想,放声一笑,停了下来,又久久地凝视远方,心里念叨不停:桃花影落辞大侠,江湖难再闻玉萧。▲2011年10月14日,金庸先生在桃花岛。谨以此文,致敬金庸大侠他落笔,江湖轰然而出他转身,江湖余波未了“人生在世,去若朝露。魂归来兮,哀我何悲”——《天龙八部》转自_舟山群岛旅游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yw59WqPw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