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首赞歌为我们唱也为我们存在的

演出季推荐丨《评论哈姆雷特》、《不是我生的》 《哈姆雷特》是由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的一部悲剧作品。自创作以来,经过几百年的历程,《哈姆雷特》给莎士比亚带来了盛名,同时也成为文学史上的丰碑。 《哈姆雷特》主要讲述
原标题:这首赞歌为我们唱也为我们存在的演出季推荐丨《评论哈姆雷特》、《不是我生的》《哈姆雷特》是由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的一部悲剧作品。自创作以来,经过几百年的历程,《哈姆雷特》给莎士比亚带来了盛名,同时也成为文学史上的丰碑。《哈姆雷特》主要讲述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可以说父亲的死亡是剧情得以发展的动力。父亲的死亡使在德国的哈姆雷特归来,探究父亲死因的过程中,他也开始了对于生活真正的思考——“生存还是毁灭”?从起初的咒骂命运为“娼妓”,并在一次独白中表示要挺身反抗“命运的暴虐”。到在经历一次“突变”之后,哈姆雷特转而认为世界是无价值的。连剧中结尾处,复仇的胜利也不是通过哈姆雷特的努力得来,而是偶然。再次说,父亲的死是故事的关键。那么死前呢?导致悲剧的真正原因在于什么?坏人一定坏,还是好人一定好?人物内心的纠葛又是什么?有多少秘密在人们的内心滋长。《评论哈姆雷特》正是将故事放在了老国王被谋杀当晚的前两个月,这个夜晚变成了莎士比亚戏剧化的守夜,仿佛某个在敬拜亡魂的异教节日。舞台上的一些角色源自于莎士比亚的戏剧,而另一些不是。话剧试图深入探索角色的思想并推测最终导致悲剧的内在原因。人物关系表层看似一片宁静,然而角色内心深处痛苦的秘密却在持续滋生。总体而言,这部戏是以哈姆雷特做为媒介去呈现那些势必显露的力量。同时,这部作品和之前已经在中国圈粉无数的《樱桃园的肖像》和《李尔之歌》一样,用同样的方式把经典剧作解构为十数首复调音乐,由十四名演员通过声音来诠释角色、剧情以及情绪。在舞台上,所有文本都被赋予旋律,不是以传统对白,改而换之的是以音乐的和谐性叙事。在演出的最后一场戏中,所有演员将点燃的纸屑洒向半空,哀悼死亡的来临。音乐声里,这也是我们集体唱响的悲剧主义赞歌。在《评论哈姆雷特》中个人对于自我命运的解读还是有端可寻的。那么,国家呢?立陶宛,又称立陶宛共和国。曾是一个拥有辉煌文明的历史古国,与俄罗斯一直在北欧及东欧争雄,后来先后遭到俄罗斯帝国与苏联的吞并,1990年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正式承认立陶宛的独立,后加入欧盟和北约。也就是说,立陶宛自自己宣布独立以来,至今28年。而这28年的历史,是在经历过吞并、战争的惨痛经历下换来的。这次中国大戏院演出的作品《不是我生的》根据立陶宛著名作家萨乌留斯·萨尔特尼斯的同名小说改编,正是讲述了立陶宛的这一段残酷历史,这段历史从未被立陶宛文学表现过。画家兼作家LeonardasGutauskas曾描述这部小说为“残酷的奇迹”,编织起金光与黑线,是立陶宛文学独一无二的存在。小说重述了立陶宛的国家历史,将观众带回诗人多纳利秋斯(Donelaitis)的时代。层次丰富,涵盖德国殖民统治时期,对俄战争,波兰的历史影响,以及包括KristijonasDonelaitis,MartynasMažvydas,AntanasStrazdas在内,立陶宛历史上第一代开明人士。自导演涅科罗修斯将《不是我生的》搬上舞台后,作品便引起巨大轰动。首演后即荣获第34届罗基什斯基立陶宛专业戏剧最佳表演奖,其中女主角KarolinaKontenyte亦获“立陶宛戏剧之春”戏剧节最佳女主角殊荣。也曾获得第24届立陶宛“罗基斯基斯”戏剧节最佳剧目奖。中国大戏院开幕演出季暨国际戏剧邀请展的两部作品《评论哈姆雷特》与《不是我生的》,讨论了人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国家在历史中的处境,这两个宏大问题。同时,又不是以一种强作深沉的方式展现,一切在恰如其分的分寸感中前进。让我们感受时代本身与自己。《评论哈姆雷特》演出时间:2018.09.28-09.30演出地点:中国大戏院(上海市黄浦区牛庄路704号)《不是我生的》演出时间:2018.09.14-09.16演出地点:中国大戏院(上海市黄浦区牛庄路704号)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取走”所有。转载请通过后台与“取走”取得授权。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yw5YZOJw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