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八零后富一代|周末不讲车

文:筆華棋 谈到「充大头鬼」这回事,我觉得「充大头鬼」其实冇乜所谓,因为得与失很个人的,若然你能够搭棚搭到哄到人落搭,这是功力;相反,被误会是有钱的往往才是最惨。 究竟被误会是有钱有什么问题?好像我一位好朋友马天佑,他英国毕业后工作了几
原标题:八零后富一代|周末不讲车文:筆華棋谈到「充大头鬼」这回事,我觉得「充大头鬼」其实冇乜所谓,因为得与失很个人的,若然你能够搭棚搭到哄到人落搭,这是功力;相反,被误会是有钱的往往才是最惨。究竟被误会是有钱有什么问题?好像我一位好朋友马天佑,他英国毕业后工作了几个月,便用数千元开了自己公司,和两位员工一起经营一间小公司,专门做形象指导,由于这一行收入不稳定,而且没有做生意经验,所以起初试过欠粮,无钱交租,捱了好一段时间,由小公司搬大公司,现在能够在中环摆花街拥有自己工作室,有十数个员工,以香港形象指导来说,可谓前无古人。可是,大家一听到他从英国回流,家住半山,身边一大群娱乐版富二代好友,便很自然将他的成就归咎于家庭背景,认为中环开Office、坐七人车、请十几人,必定是有金主(父母)撑;现实是他们不会知道他早期试过欠薪、欠租这些艰辛日子,要靠自己解决。很多时父母有钱,不等于子女能够充分享受,这是俗世不明白的事。成就、血汗被抹煞犹自可,附带的还有藉此攞着数、唔找数、拖数、压价等问题,只有当事人才会明那种痛苦。最近认识了另一位新朋友,不知道大家有否留意铜锣湾有一所眼镜店,门口经常泊了一架玛莎拉蒂,车牌是三个英文字,一直听说那是眼镜店老板的座驾,本应没什么特别,特别在老板只有28岁,并已经有三间分店。一听之下,好明显是个有钱仔。直至机缘巧合,终于有机会跟这位老板坐下来,吃了一顿饭,发觉他的故事很有启发性。这位老板叫J君,小时候也是那些读书不成、喜欢买潮物的死仔。后来发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所以打算远赴日本,到语言学校进修,半工读,为自己增值。在离港之前,他跟香港的水货店老板打了一遍招呼:若果有什么需要帮手,随便出声。结果,在日本一段日子之后,终于有一间店提出每月付J八千元港币薪金,负责替该店入货,再寄回香港。久而久之,他在香港水货界冒起头来,差不多所有店都会找他入货,自己也会炒埋一份。当然,做他这个岗位首先要跟所有店舖混熟,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什么产品,之后再找同学们帮手排队,由最初的十数人团队去到高峰期可以高达三百人!当时最得令的品牌叫MastermindJapan(MMJ),内地人有一句说话:「有骷髅头就是有钱」。J凭着香港和内地的疯狂需求,那两年他赚了一大桶金。营业额?他描述那时候平均每年做两至三亿日元生意,普通货品可能赚一成,MMJ则有两至三成,最高可达四成,还有额外的退税,以及九折的店铺会员卡,大概可猜得到他在日本赚了多少钱。所以,即使他后来入了大学,也渐渐遇上很多难题,他尝试过同一天遇上MMJ开季及考试,令他挣扎到底赚钱还是学业紧要;到最后,他无奈地把时间放在事业上,决心抓紧这段黄金时间。历史证明了他的看法是对的,基于种种因素:代购、日潮衰落、顶烂市,炒潮牌水货日子终于告一段落。回顾J那段日子,大家当然觉得他没选择错;但若然你代入他当天处境,你又敢踏出这一步吗?-END-■一个时代的终结|周末不讲车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JwQRyLD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