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厢在上海,有个老城厢叫小南门,这里是上海人共同的根!

在上海, 有一种往事,叫老南市。 有个老城厢,叫小南门。 这里是310102的独家记忆, 这里是上海人共同的根。 地铁9号线,小南门站出来, 往西走便是小南门老城厢。 中华路、董家渡路、王家码头路、乔家路; 小石桥弄、糖坊弄、
原标题:在上海,有个老城厢叫小南门,这里是上海人共同的根!在上海,有一种往事,叫老南市。有个老城厢,叫小南门。这里是310102的独家记忆,这里是上海人共同的根。地铁9号线,小南门站出来,往西走便是小南门老城厢。中华路、董家渡路、王家码头路、乔家路;小石桥弄、糖坊弄、南硝皮弄、西钩玉弄、药局弄、天灯弄;大路连着小街、大街横穿小路,街上有坊弄中有里,弯弯绕绕,一脚踏入,像是跌入往事的迷雾里……全上海独一份的德兴馆小笼馒头;草堂鸡、南门烤鸭、梦花街馄饨;排骨年糕、馄饨、面条、香酥鸡;光绪7年的老字号大富贵;绝迹的油撒子、5毛钱的馒头、5块钱的奶茶……弄堂里的老米道,遗存着上世纪的画风,每一样,都让上海人牵肠挂肚!1小南门,是市井。旧弄堂里延伸的温情小南门名字源于明代嘉靖年间,为防御倭寇而修筑的城墙。民国初年,一场“拆城墙运动”,将上海的老城墙几乎被拆光了。后来,原护城河处筑起了中华路和人民路,原来的城门也只留下了“老西门”、“小南门”。现如今,如若乘坐11路公交环线,还依稀可以重温一遍以城门命名的9处公交站名,仅此怀念。老城墙消逝,昔日的辉煌早已不见,老城厢的生活在继续,原汁原味的上海市井文化在继续。路、街、坊、里、弄,道路里弄,曲曲伸伸,延续着温情。一砖一瓦、斑驳的墙壁、老旧的电线、落灰的门牌,都充满了老上海的韵味。不少人家的门上还张贴着“福”字“囍”字。迎娶也好,出嫁也罢,福寿安康,都在这狭窄的弄堂里。幸福还是心酸,只有他们心里最清楚。这里的房子很小!仅十几二十平,太阳一出,头顶上悬挂着的衣服、被子,是弄堂里的一景。这里人情味很足!东家爷叔,西家阿婆,噶噶讪胡,生活乐淘淘!完全不像现在,隔壁住的是谁,可能都没见过……裁缝铺、服饰店、理发店、二手店、五金店、古玩店……你会发现脚步会自然慢下来,时间也好像慢下来。小南门有很多面料城,集中在董家渡、中华路附近。小辰光逢年过节,家长就带着去挑布料,然后到裁缝店定做。对小南门人,裁缝是很有手艺的一门活计。沿着董家渡路走不到几百米,有一条府谷街,小街又衍生出西钩玉弄、南硝皮弄等小分支。徘徊此间,猛然抬头,对面就是一栋栋高楼大厦!而再一次回头,还能回望见街角处突然出现的小猫,奇妙的视觉落差让你感觉游离在错乱的时空里。南硝皮弄的旧房子,颇江南古镇的味道,从未有过的安宁。寸土寸金的上海,竟有这样残垣断壁与人间烟火共存的地方。尽管是几平方米,周遭都是些不舍得丢弃的东西,就像停止的钟表,时间也在这里定格。就算楼道再窄,也要养花养鸟,慢生活的底色又加了一重,这里的主人们应该很热爱生活吧!一群爷叔围在一起下棋娱乐,阿婆围坐打麻将,午后的小时光,缓慢又惬意。转悠在弯弯绕绕的弄堂里,隔了没多久,家家户户开始传来饭菜香,魔菌走着走着,闻着就饿了。2小南门,是美味。隐匿在老城厢里的老米道上海跑得很快,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老城厢的旧日子似乎早已丢在了背后。只有真正的老底子上海宁,才会再走走老弄堂,怀念小辰光咪道。德兴馆上海独一份的小笼馒头小南门德兴馆和其他德兴馆不同,这里原先是“一家春酒楼”,延续苏锡帮小笼馒头的做法,是上海滩独一份的美味。小笼个头偏大,端庄秀气,一笼4只只卖10块钱,怀旧气息满满!而且汤多肉芯足,汤汁可以装满一调羹,甜咪咪勿要忒嗲!环顾四周看一看,爷叔阿姨妈妈居多,多半是上了年纪的老上海人!还有很多外国仁慕名而来,对着镜头大赞阿拉上海美食!外卖窗口也是琳琅满目,小时候姆妈接阿拉放学回家路过,顺带拎几样熟食回家,就是很丰盛的一餐,晚上也省得烧饭了。还有久违的蟹壳黄和鲜肉月饼,满口酥香,小南门长大的囡囡一定没少吃。草堂鸡老城厢的环境、老底子的米道德兴馆隔壁就是草堂鸡!路边小店,破破的,典型的老城厢环境,是小南门居民的饭堂。阿姨说所有的鸡都选用奉城本土鸡,可以选择要整只鸡,也可要半只或者四分之一,还可以向斩鸡的师傅提出“要腿的部分”“要翅膀的部分”,师傅手起刀落娴熟得很!鸡肉细嫩皮脆滑,皮与肉之间还有一层水晶冻隐隐闪烁,酱汁是厨师自调的,因为它为白斩鸡的美味又加分!现在很多老字号都渐渐变味,庆幸的是草堂鸡还是原来的味道。白粳米加原汁鸡汤熬成的鸡粥,5元/份,大受欢迎,撒上葱姜末,一勺接一勺,老少都爱。南门烤鸭王传统烤炉烤鸭,三十多年人气王开了三十多年的烤鸭店,在董家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天还没营业就有人在门口等候了!一边耐心等待炉内鸭子翻转上色,一边噶噶讪胡。刚出炉的烤鸭皮脆肉香,整条街都弥漫着烤鸭的香气,路过总会雷打不动买上半只整只,24元左右半只的价格也很地道!它家的特色就是外头不多见的传统烤炉,烤制过程中滴到铁炉槽中的鸭油,会随着气流不断循环,所以烤出的鸭子特别香。爷叔看我们流连忘返,憨厚地笑笑不说话,老城厢人的质朴,让人莫名觉得好暖!老太咸鸡小南门人私藏的美味其实这家店真的有年头了,少说20年,但真的只有小南门人才知道,地图上都找不到!距离烤鸭十米开外,典型的犄角旮旯不起眼的小店,门口总是挤满了向里探望排队人。咸鸡不会太咸,用的是走地鸡(草鸡),所以挺瘦的!没有很多油,肉质紧实咸鲜有嚼头。主人就是这位阿婆,人特别热情,手脚麻利!还顺带卖盐水牛肉、鸡肫、四喜烤麸、鸡汁百叶结……都是阿婆自己做的,特别抢手!美美排骨年糕环境破烂烂,米道哈嗲!沿着府谷街向前走约20米,就是它了!根本没有环境可言,爷叔家自住的老房子,厨房只能容得下一个人!就餐的地方就是爷叔家,摆了三张桌子就挪不动步子。接待能力有限,下午3点之后就不开了,小南门囡囡都是从读书时吃到现在!排骨年糕长相朴素,米道是真嗲!排骨把年糕都挡得严严实实!而且很贴心地剪开了,又鲜又嫩!年糕软软糯糯,嚼起来有韧性有风味,甩外面店好几条街,老底子的米道,且吃且珍惜,好怕有一天就吃不到了。大富贵酒楼光绪七年的老字号中华路上,还有一家不得不提的老字号——大富贵。酱红色的招牌上写着“创建光绪七年”等字样。外卖窗口分为卤菜和糕团,无论什么时候来,门口的队伍都没有断过,大多都是附近的居民,也有远道慕名而来的爷叔阿拉噶闹猛!如今的大富贵有三个楼面,一楼小吃部,二楼、三楼经营炒菜。提起大富贵,年轻人会首先想到小吃点心,但真正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做饭菜才是大富贵真正的“老本行”。把大馄饨吹吹凉,再加上花生酱芝麻酱,搭配赤豆莲心羹或百合绿豆汤,绝对是老底子上海人的最爱!梦花街馄饨老店新开,米道么变,老好切额梦花街馄饨搬到中华路之后,价格没有水涨船高,招牌鲜肉小馄饨7块钱一碗,14个!绝对价廉物美,馄饨还可以买生的,打包回家。熟悉的猪油打底、金黄的蛋丝、粉色的鲜肉馅、碧绿的香葱、大馅薄皮、量大份足……就是上海小囡从小吃到大的“妈妈的味道”。营业时间很任性,每周一休息,平时堂吃只供应半天(6:30-14:00),荠菜肉馄饨每天上午七八点左右就卖完了,所以一定要赶早来!南门奶茶铺仍然卖着学生时代的物价奶茶5元/杯,蛋卷7元/袋,可以吃一下午,付钱的时候魔菌都吃了一惊,再三确认是不是这个价!蛋卷都是现场现烘的,香香甜甜,酥脆到掉渣,每咬一口都幸福感爆棚!正在魔菌咔嚓咔嚓吃的津津有味的时候,很多学生正好放学,一窝蜂过来买,真·香脆·童年味道啊!无名面包店5毛钱的馒头全上海最低价面包都是爷叔手工现做,破破的小店留存着上个世纪的画风,5毛钱/只的馒头,物价也停留在上个世纪,朴实的乡邻价啊!在这里还有绝迹的油撒子,金黄金黄,拎着边走边掰着吃,竟然有点小感动!凯司令老城厢配老字号,深入人心这家凯司令很有老克勒的气质,右边面包房,左边咖啡吧,走进门就能闻到香浓的咖啡香。店里的昏黄灯灯光,暖融融的感觉,让人一秒回到上海滩的复古柔情时代。招牌的栗子蛋糕,栗子泥柔软香绵,冷不丁来几颗栗子碎也是惊喜。3小南门,是骄傲老弄堂里藏着响当当的上海地标警钟楼、书隐楼、梓园……有些墙体已经剥落,有些正在修缮,只要是小南门人,都倍感亲切和骄傲。警钟楼小南门的“埃菲尔铁塔”始建于1910年的小南门警钟楼,远远就可以看到,它曾为辛亥革命及第三次武装起义敲响警钟,是上海的最高点。四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呈梯形支撑起高高的瞭望台在一片旧楼里,依然气场威武、自带光环!书隐楼“隐士”风采今犹在位于天灯路77号的书隐楼,和它的名字一样,隐藏在深深的弄堂里,颇有“隐士风范”,门楼砖雕,古韵尚在,是上海市区仅存的较为完整的大型清代建筑。梓园散落在都市里的江南小巷乔家路113号——梓园遗址,如今已破败不堪,它的主人曾是名震上海滩的海上画派名家王一亭。尽管破落,风尘仆仆,意大利百叶窗、哥特式窗户、希腊式廊柱、飞檐亭阁和假山,依稀能窥见其气派的底蕴。3小南门,是青春祈愿它不要成为绝版2000年,老底子的南市彻底从上海地图中消失。此次故地重游,魔菌一次次按下快门,留下的照片远比文中还要多很多,只怕有一天它也会卷入历史洪流成为绝版。中华路第三小学,多少人的母校!第一次戴红领巾在学校对面中华路上的少年宫。创办于1748年的敬业中学是区重点,还记得当年放学后最喜欢去哪里撒欢吗?还有大同中学、上海市市八中学,周末蓬莱电影院、文庙旧书市场淘书的时光,吃文庙菜饭……红房子医院,多少囡囡在这里呱呱坠地!从此310102的代号,伴随我们一生。以及已消失的晓贤生煎、糖炒栗子、香酥鸡,曾经在小南门热闹非凡,一家春饭店也会去光顾……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写完作业,打开老虎窗,把脖子伸得老长看星星的场景了?小辰光在弄堂里跑跳,不用担心车来车往。如今看到背着书包消失在弄堂里的背影,莫名五味杂陈,老泪纵横!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人满满的青春!如果可以,只想永远待在老城厢当个小朋友……时间苍老了岁月这些弄堂情怀依旧深根只要老上海人心中的回忆不灭这里就永远是记忆里的样子那些已经离开的人,记得常回来看看。请记住,它叫小南门!上海必逛地标:小南门地址:小南门交通:地铁9号线小南门站下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2Oyq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