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摄影艺术展浙江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记录(文献)类”优秀奖作品赏析(三)

浙江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览经过3个多月的公开征集、评审与公示,目前评审与公示工作圆满结束。公示期间,社会各界和广大摄影人对评选结果进行了有效监督。公示结束后,对于群众反映、举报的个别作品违规情况,评审委员会认真对待,仔细查证,经审议,共取消
原标题:浙江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记录(文献)类”优秀奖作品赏析(三)浙江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览经过3个多月的公开征集、评审与公示,目前评审与公示工作圆满结束。公示期间,社会各界和广大摄影人对评选结果进行了有效监督。公示结束后,对于群众反映、举报的个别作品违规情况,评审委员会认真对待,仔细查证,经审议,共取消了2件作品的入展资格。本届展览最终共评出获奖及入选作品270件,分别是记录(文献)类入展作品108幅(组):其中金奖作品4件,银奖作品8件,铜奖作品13件,入选作品83件;艺术(商业)类入展作品97幅(组):其中金奖作品4件,银奖作品6件,铜奖作品11件,入选作品76件;青年组入展作品39幅(组):其中金奖作品2件,银奖作品4件,铜奖作品5件,入选作品28件;多媒体视频优秀奖3组,摄影画册手工书23本:其中最佳画册手工书8本,优秀画册手工书15本。现予公告。2018年8月4日上午10点30分,浙江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览将在宁波美术馆隆重开幕,诚邀入展作者、省内外影友莅临观展。浙江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览组委会2018年7月16日特别提示:在中国摄影网上公告的浙江省第十七届摄影艺术展览入展作品及名单,未经本届影展组委会许可不得转载。优秀奖作品(82件)78《运河清淤泥》作者:潘劲草(杭州)▲京杭大运河上塘栖广济桥附近,工人们正在清淤泥。2017年5月21日用无人机精灵4p俯拍。79《渔村千人宴》作者:冯志国(宁波)象山东门渔村,被称为“浙江渔业第一村”。在东门渔村有信仰关公的习俗,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是村里一年一度祭拜关公的日子,也是东门举办“百桌宴”的日子。一张张大圆桌沿着滨海大道一路排开,浓郁的渔家风味美食摆上桌,渔民齐聚一堂,其乐融融。80《希望之光》作者:冯小波(宁波)拍摄于2018年5月13日,旅游结束欲登机返程,就在这等待的间隙,一小男孩趴在候机室的长椅上做起了假期作业,妈妈则在一旁耐心的辅导,担心现场光线不够亮,于是打开了手机“手电筒”进行照明,我立刻记录下了这温馨的一幕。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这微弱的一束光,或许就能照亮孩子前行的路……81《人与自然》作者:林佳贤(宁波)这是一组描写伟大的自然与渺小的人类之间的关系。通过拍摄人类在大自然中留下的痕迹,或建筑,或标识等等,来传达作者心中之意。▲1.白桦树与铁杆▲2.原野里的一棵电信杆▲3.暴风雪里的房子▲4.极地破冰船▲5.高山上的建筑▲6.大海之滨的大灯塔▲7.路旁的电线杆▲8.路标▲9.跨海大桥▲10.行驶在大森林里的汽车82《土拍大战》作者:李剑铭(嘉兴)2017年5月22日,嘉兴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在嘉兴大剧院举行,8宗宅地吸引了来自全国近500家房企开发商前来竞拍。其中,130多家企业参与“经开2017-10号地”竞价,第一轮竞价开始不到10分钟就达到最高限价20075元/㎡,88家竞拍单位进入第二轮“抽奖”环节,淮矿地产杭州有限公司抽中黄色球“中奖”。83《碧水蓝天映幸福》作者:刘国居(温州)近年来,平阳县开展“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等攻坚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昆阳镇凤湖公园一带清水小河、蓝天碧水、江南水乡的风情已经回归到老百姓的身边。凤湖美景与平瑞塘河两岸高楼大厦的交相辉映,彰显昆阳蓝天碧水人与自然有机融合。深居闹市而得山水之宜,昆阳市民有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实现了“出门就是公园”的梦想。这组作品拍于2017年12月10日,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凤湖公园边河流河心亭公园。每天一大早就有两位清洁工人,在水面上打捞,维护水域的清洁。使居住在周边市民有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84《镜里镜外》作者:牟建达(宁波)闲暇之余,陪着夫人去理发店,这是一家装潢看起来很符合当下流行风格的理发店,就在夫人洗完头理发师准备修剪的时候,我看到了镜子里反映出来的画面与现实中的动态特别呼应,甚至连手上的动作都很类似,这使我回想起了小时候理发的样子,这和几十年后的这种现代化生活一对比使我突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社会发展之快实在让我感慨万千,于是我用相机记录了这一瞬间;。85《上帝之眼:美丽乡村》作者:马建虎(绍兴)▲1.拍摄于诸暨市东白湖镇▲2.拍摄于诸暨市东白湖镇▲3.拍摄于诸暨市城区▲4.拍摄于诸暨市白塔湖景区▲5.拍摄于诸暨于东白湖镇▲6.拍摄于诸暨市牌头镇86《初吻》作者:陈蓉(衢州)闺密的二孩岀生时,在征得同意我溜进了产房,护士正抱着刚岀生的孩子递到妈妈跟前,妈妈深情的注视着并吻着孩子,这一刻让我很感动,我用手机拍下这感人的一幕。87《防范于未然》作者:曹建光(温州)▲时间:2016年8月19日,地点:温州。露天一处堆满皮革边料的场地着火,消防队借用挖土机互助,以掘挖见底结合喷洒方式来杜绝二次起火。88《各路神仙》作者:王海波(宁波)▲2017年3月25日,宁波鄞江它山堰庙会,村民的大头娃娃表演队,正走过一个楼梯。由于要看脚下台阶,都纷纷掀起了大头面具。89《美丽乡村路》作者:陈正林(杭州)▲这作品是2017年2月28日拍摄于杭州富阳渔山乡。每当檫树花开的季节,游人多了,路上的车也多了。夜幕降临,汽车行驶留下的光轨,勾画出美丽的乡村公路的轮廓。拍摄时,我用辅助光照亮了前景的檫树花,使画面更富有生机。90《赛场边的母亲》作者:赵建平(嘉兴)▲2017中国.海宁国际速度轮滑公开赛8月5日在海宁轮滑馆拉开战幕。最后一圈,选手开始冲刺,一位选手的母亲在场边为自己的儿子呐喊加油。赵建平摄于2017年8月5日。91《足球梦》作者:柴子睿(宁波)2017年11月的一天,我在温岭一广告牌前创作时看到这个画面很美,在按下开门的瞬间,正好一群小鸟飞来停驻在广告牌上,恰似一群观众在看戏。广告牌上的画面是两名越剧演员在演唱的皮影。皮影是非物质文化,很受群众喜爱。此刻,就连小鸟也爱看这样表演,同时拔地而起的高楼展示了美丽乡村的变化。这是一幅人与自然、与鸟类的和谐画面。▲摄影地点:浙江省宁海县岔路镇高塘移民小区,时间:2016年6月。小男孩在室外踢足球,母亲在室内忙于生计。92《开渔节》作者:陈先祥(台州)▲休渔期结束后,台州市石塘镇举行开渔节,期待渔业大丰收。93《家》作者:陈招娣(金华)▲二胎生活圆圆满满94《特殊观众》作者:张西平(台州)95《编写家庭档案见证改革开放40年》作者:杨迪尔(绍兴)诸暨市江藻镇鲍利军老人今年80岁,做过电影放映员、文化站长,1999年,他从江藻镇政府退休后,走村入户,先后编撰整理了10000多张照片、20多万字、22册的个人家庭档案,组建起一个小型的家庭史志馆,既呈现了他家庭的历史,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和见证。▲1.鲍利军老人退休未退岗,起早贪黑坚持收集编写家庭档案及镇、村的大事记载。▲2.在不足10平方米的卧室里,鲍利军坚持不懈地记录了40年来一个家庭的成长发展经历及有关资料,为来者提供史料查阅。▲3.20余年来,鲍利军的家庭相册分五大类,共记录了万余张照片。▲4.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鲍利军收藏记载了千余本证件及一些重要事件。▲5.最近,鲍利军又从民间收集了百余张照片及相关资料,粘贴分类成册。▲6.家庭档案按照顺序进行了编号、归纳,门类齐全,时常被当地博物馆调取查阅,具有史料价值。夫妻俩手捧着沉甸甸家庭档案,终于会心地笶了。96《乡村田野》作者:赵学干(绍兴)2016年10月—2018年3月,摄于浙江省新昌县、武义县、上虞区、嵊州市等地农村。如今的乡村田野已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农作物了,而是种植了花、选种了观赏葵,使种植与观赏、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成为当下农村的新景观。▲1.2017年7月7日新昌县澄潭镇灵山村,灵山花海。▲2.2017年7月8日绍兴上虞区向日葵观赏田。▲3.2016年10月7日武义县花田茶园。▲4.2017年7月5日嵊州市剡溪江畔。▲5.2018年3月22日嵊州市越剧小镇。97《“瞰”运动》作者:苏巧将(温州)近年来,温州通过扎实推进体育场地“补短板”,逐步完善群众体育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健身指导等举措,让全民健身运动得到蓬勃发展。下面一组照片是通过无人机空中俯瞰运动场面的镜头。▲1.2018年浙江省青少年阳光体育(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射箭比赛现场,选手、裁判走近靶台看成绩。▲2.温州市建设小学第39届田径运动会上,孩子们在展示广播体操。▲3.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温州站)第二站移师洞头,选手们从隧道口鱼贯而出,向前飞驰。▲4.国网永嘉县供电公司第三届“旗帜领航激情红运”职工体育运动会,选手参加跳远比赛。▲5.在乐清新体育馆内,参加游泳培训的孩子们在池中欢快游泳。▲6.在永嘉职工运动会上,选手们单手端水参加“四渡赤水”项目比赛。▲7.在洞头区举行迎五一千名职工环岛跑比赛中,选手们在做跑前热身运动。98《一个三线城市中等收入家庭影像调查》作者:赵彩霞(湖州)这是我家乡湖州一个三线城市的中等收入家庭影像调查项目。2017年,按照世界银行“人均年收入2.5-25万元”的标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3亿人,同年,湖州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02元。有房有车,“老婆孩子热炕头”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日常。这个调查项目,便聚焦于湖州的中等收入家庭。目前共走访了湖州市区及周边50几个家庭,用影像加访谈呈现他们的生活常态。▲1.来自河南的新湖州人周淑芳和女儿。周淑芳工作之外兼职瑜伽教练,家庭年收入三十万左右。去年,他们住进了按揭的新家,湖州市中心100多平米的三居室。2017.6.25拍摄于湖州▲2.野鸽子(网名),湖州本地人,经营一家外贸公司,家庭收入20万,“中产的人应该受过教育,不会太计较得失,比较看重生活质量。”野鸽子喜欢公益事业,曾被评为省级优秀项目策划志愿者,“金钱不是最重要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还有心情”。2017.7.13拍摄于湖州▲3.冯晓娟,55岁,已退休,丈夫承接建筑工程,家庭年收入在60万,“全家健康平安是首要条件,然后精神上富裕。”晓娟喜欢把家里料理的整整齐齐,“家庭和睦,有文化交流的氛围,这是最重要的。”2017.6.14拍摄于湖州▲4.张懿17岁高二学生,就读于浙交院湖州校区,喜欢旅行、摄影和音乐。面对就业打算,“如果杭州上海等大城市有工作机会的话会选择去闯闯,打算先走上社会发展,以后有机会自主创业2017.6.23拍摄于湖州湖州▲5.王建国38岁,妙西村人,妻子和他同龄,都在湖州某商场工作,2017年在妙西造了新楼房开了农家乐。“等孩子上初中住校了就回村创业,目前先由父母弟弟帮忙经营。”2017.7.16拍摄于湖州▲6.吴倩雯(右),17岁,湖州信息工程学校学生,吴志磊13岁,塘甸小学学生,2017年,家里花了几十万造了大楼房。姐弟俩的妈妈在私企工作,常常上夜班,爸爸承包建筑工程,家庭年收入20万左右。姐弟俩已经习惯独立生活。因为从小和姐姐的相依相伴,弟弟对姐姐的依靠和贴心程度已经超过了妈妈。2017.6.17拍摄于湖州龙凤村▲7.小姚25岁,太湖街道新塘村人,一家人在太湖边开饭店,“农村收入不说比较好,反正我们的饭店生意很红火就是了。”小姚房间里的装修都是他自己设计捣鼓的作品。“在农村,造高房子是财富的象征,但我还是觉得精神财富大于物质财富。”2017.7.4湖州拍摄于新塘村▲8.建妹,61岁,和丈夫都已经退休,夫妻俩退休年收入在10万左右。今年和朋友一起去了欧洲、越南和国内等地。建妹喜欢跳舞、练瑜伽和旅游,“我觉得我们和老外的退休生活也差不多了”。2017.6.6拍摄于湖州▲9.姚寅初96岁,平毓英88岁,退休教师,二人有十几万的退休工资。夫妻俩喜欢独居,家里请了一个保姆,孩子们每天都去父母家探望。老两口很念旧,房子和家具等老物件都不愿意换新的,“物质财富都是身外之物,恩爱是我们一生最满足和开心的事情。2017.6.19拍摄于湖州▲10.魏三叔,一直从事太湖渔业运输,老人家生活富裕,现在退休颐养天年,“我家的钱在村里不是最多的,但是我家的房子和装修目前是村里最好的,装修就花了好几十万。反正这辈子和老太婆两个人怎么花都花不完的,儿子和女儿都很好,吃保健品的开销都是儿子出的。”2015.6.29拍摄于新塘村99《感人的一幕》作者:胡连江(金华)2017年6月24日下午2时许,兰溪市柏社乡屠宅路段,由于连续几天的大雨,导致公路边的小溪水位暴涨,淹没了公路,一辆从兰溪开往水阁的公交车经过此路段不慎抛锚,乘客被困在车上动弹不得。在这紧急关头,屠宅村的几位热心村民冒雨前来帮忙,找来了一根绳子,一头绑住汽车车门上,一头绑在对面房子的柱子上,一趟趟地抱着小孩或背着老人,安全地疏散了车上所有乘客,和随后赶来的交警一起,找到路过的一辆大货车,把公交车安全拖离现场。100《放飞》作者:王维琴(宁波)城里人在节假日到乡村舒缓一下工作的劳顿,是一种心情的放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涂鸦文化让城里人有了嬉息之地,也让百姓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实惠了,有了梦想的放飞。让镜头放飞一会,在涂鸦墙记录下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生活阶层人们生活的缩影,引发人们对真实中国梦的思考。▲1.2016年10月7日上午宁波奉化王家岭村▲2.2016年10月7日下午宁波奉化王家岭村▲3.2016年10月7日上午宁波奉化王家岭村▲4.2017年03月4日下午宁波奉化王家岭村▲5.2016年10月7日上午宁波奉化王家岭村▲6.2016年10月7日上午宁波奉化王家岭村101《最后的车间》作者:黄金重(金华)浙江四方集团始创于1961年,是当时金华最大的工业企业,1967年改名为永康拖拉机厂,她在中国农机工业发展史上创下了许多第一。传统产品手扶拖拉机、柴油机远销东南亚、巴西、北非等国家和地区,是同行业内唯一出口免检产品,是一代永康人的骄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2008年永康市委市政府作出四方集团整体搬迁的决定。生产车间陆续搬迁至新厂,截止目前位于城北的37万平方米老厂区还有部分车间在生产。2018年元月开始我用镜头记录老厂区工人的生产生活的场景,时光磨损了生产线,却磨亮了工人的心灵,老厂区洋溢的依旧是勤劳、严谨、奋斗的“永拖精神”。▲1.披锋(冲压件的边缘毛刺处理)车间工人每天凌晨两三点就开始工作。▲2.在柴油机关键部件齿轮精细处理车间,工人专注认真的操作。▲3.2018年1月31日,春节临近,工厂车间陆续放假,而敲铁工人冒着风雪继续奋战第一线,为来年压铸车间准备原料。▲4.工人重新组装机器并打包装车,将产品输往全国及世界各地。▲5.每天凌晨4点工人开始清理打扫压铸车间。▲6.午夜时分压铸车间工人乘短暂的休息间隙打个盹。▲7.工人多数来至永康各地,中午为节省时间,大多自己在厂里做饭。▲8.工人们辛苦劳作后不管天有多冷都要到简易浴室洗澡。▲9.工作之余,工友在休息室交流工作经验。▲10.行走老厂区的车间,到处可以看到表彰优秀的锦旗和奖状。102《一码归一码,扫我二维码》作者:胡笑(金华)随着科技倍数级的发展,人们的支付方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网络支付方式的流行已经融入交易的方方面面,走在街上花式扫码收款比比皆是,用二维码收款的乞讨者、随身佩戴扫码牌的停车场大叔。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显得便捷和生疏,丁与卯之间,一码归一码的维度交织,在三维世界中编码关系。▲1.曾让商家最头疼的假币,像是一件史料展览品。▲2.只进不出的钱包,似乎增强了陌生人之间的信任。▲3.为了顺利地完成所有买卖,大爷借了儿子的收款码。▲4.弄堂一角的一家老式理发店里,二维码赫然入目。▲5.路边的乞讨者希望通过时代科技能得到更多的帮助。▲6.一排目光的”扫”视。▲7.停车管理员随身佩戴二维码以便车主高效快捷出。▲8.全民使用二维码支付方式已悄然兴起。103《打捞》作者:曹旗伟(宁波)2016年9月17日拍摄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礼嘉兴桥村。受“莫兰蒂”台风影响,海曙区礼嘉兴桥村河水泛滥,一辆行驶中的小车不慎滑入河中,记录拍摄了小车打捞过程。104《她们》作者:范英(宁波)慈溪有个水产批发市场,午夜时交易就熙熙攘攘,因此人们就称它为“半夜市场”。在“半夜市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是货主,也不是摊贩,而是搬运工。他们的时差正好和我们相反,当我们已经进入梦乡时,他们却已经奔波于市场的各个摊位,用人力三轮车装卸,并把货品运送到指定地点,忙碌而辛苦。他们中很多是女人,多数来自安徽宿州泗县以及阜阳等地,在慈溪少则几年,多则10年以上。她们住着简陋的房子,拥挤又潮湿,年复一年。她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挣点钱。此组图片,记录了“半夜市场”女工的劳动和生活片段。她们除了干和男人们一样的体力活外,还承担了繁重的家务活,照顾孩子等等,每天的睡眠时间比男人们更少。生活虽然艰苦,但她们却任劳任怨,乐观和开朗。她们是一群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当我用相机记录他们的时候,我的心也被深深的感动。▲1.马成霞,安徽宿州泗县人,45岁,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已上大学,在慈溪12年,与丈夫焦猛同在半夜市场打工。▲2.秦素灵,安徽宿州泗县人,46岁,三个孩子,在慈溪15年,与丈夫李庆芳同在半夜市场打工。▲3.陈珍,安徽阜阳人,44岁,育有两个男孩,大儿子上大学,小儿子当兵,在慈溪11年,与丈夫赵乾峰同在半夜市场打工。▲4.程影,安徽阜阳颖州区人,33岁,育有两个男孩,分别是11岁和8岁,小儿就读老家,在慈溪12年,跟随丈夫杨其亮同在半夜市场打工。▲5.杨其霞,安徽阜阳颖州区人,38岁,育有一男一女,男孩16岁,女孩12岁,在老家就读,在慈溪16年,与丈夫程涛同在半夜市场打工。105《山核桃背后有“三山”》作者:汪黎明(杭州)在村边青郁层叠的山地里,插着一把把粉红色的香烛,刚点上不久便腾起一缕缕缥缈悠长的青烟,在微凉的空气里慢慢直升,在半空中与云雾会合。当地人说,这是打山核桃开杆前的仪式:祭山神。2017年9月7日,农历白露,一年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阴气渐重,露凝而白。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对于大山里的老百姓而言,收获正当其时,一年中最值得期盼的日子到来了。村落里随处可见一地的碎红纸,有的静静地躺在地面上,有的随着人们走动带起来的微风盘旋飞舞,加之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极富节日气息的烟花炮竹爆响后的火药味儿,反而给人一种极其强烈的肃穆隆重之感。这里是王阜乡,一个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西北部、以盛产山核桃而闻名的小地方,距离千岛湖镇有60多公里。王阜乡境内四周群山环抱,峰峦连绵起伏,海拔一般在700米至1200米之间。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王阜乡也因此成为浙江省的“山核桃之乡”。了解这里情况的人都知道,王阜乡和大多数“空心化”乡村一样,村中以留守老人居多,对于这个本来就人口少的地方,平日更难见到壮年男女。但是,在这一天,天南地北的王阜乡外出务工人员,都会携妻带儿归来,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打山核桃。对于王阜乡人来说,这不仅仅是农活儿,更是对于传统的继承,是对于家乡和父母的热爱,是对生养自己这片土地深深的回报。虽说人们对于吃山核桃的兴趣已经没有几十年前那么强烈,但对于打山核桃,人人都知道这是大事,丝毫马虎不得。山魂年过七旬身体依然硬朗的大爷和老伴儿娴熟地拿起三支刚刚燃起的香,转身面向大山深处,举香过头顶,神情安静虔诚,俯首缓缓敬拜,心中满怀感恩与祝福。即便到了公元2017年,他们依旧身着麻衣、布鞋,头戴麻巾,认真承袭着前辈的传统,年复一年把仪式传承下去,连穿着依旧延续着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在靠山吃饭的人心中,这是对自然最大的敬意。“祭完山神了,就可以开杆了。”大爷祭拜完,看着晚辈们说。数百年前,王阜乡的山民们凭借着特殊的地理气候开始种植山核桃树,祖祖辈辈靠着这一山一树一果丰收度年。大山里的人,依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相信万物有灵,天地相通,白露这天,所有人都在祈祷一年的好收成,保家人平安,保四方安康。每一个祭拜者的眼睛里都透着清澈明确的信仰和无比的虔诚,在每一张庄严诚恳的面孔上我看到灵魂在闪光。祭山神,已在这个大山里深深扎根——山核桃里有“山魂”。山民“到了,到了。”戴着草帽的老管站在村口,看到一辆白色的汽车低声说了一句。这个等待儿子一家归来的老爹,已经在雨中站了一个多小时。乡里的很多青年都和老管儿子一样,早早外出工作,每年回乡的时间非常有限。但到了打山核桃的时节,那些原本在外地务工的后生们,无论多忙都会纷纷回到家中,与父母团聚,已经成家的更会带着妻子孩子一起回来,仿佛不是回来干活儿,而是参加一场嘉年华会。村子里空前的热闹起来。人缘好的人家,亲朋好友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忙,相聚一堂的欢乐,在一阵阵的笑声传递着。帮着家里打山核桃,已成为乡村里的一个传统,多少年父子传承,让王阜这个十里八乡闻名的“山核桃之乡”之名一直都在,这里面有每一个家庭的贡献。沿着崎岖的山路,男人都拉着板车缓慢地行走着,女人在旁帮扶着,有说有笑的,这来回几十里的艰辛道路,因为有家人的陪伴也显得格外短暂,疲劳也减轻了。每一条通往山核桃的道路上,都留下了各种大大小小的脚印,路也因此不再寂寞,并且焕发了新的生机。“家里还有好几棵树没打好…”因打山核桃爬上树失足坠落受伤的小徐望着医院窗外,脸上布满忧愁,此时此刻,他更担心年迈的老父亲打山核桃会不会也受伤,家里的山核桃有没有热帮忙打,仿佛自己的伤是小事,山核桃才是大事。在王阜乡,每年因为打山核桃而负伤甚至发生不幸的例子不在少数。在这份丰收的背后,在一颗小小的山核桃里,负载着山民们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同时,山核桃也给山民们带来巨大的欢乐。十二岁的芳芳,背着一个空麻袋,认真地用小手将打下的山核桃一颗颗装进袋中。山核桃外层的蒲壳已将她的双手染成褐色,但她毫不在意。捡山核桃的“娃娃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爽朗的笑声在大山中回荡。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记忆,也将伴随他们成长,在内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大山的儿女,终生都知道自己来自哪里。长者,中年,青少年,幼年,每一代人都是每一颗山核桃背后的人物。时代在变迁,而大山里的人们依旧不忘初心,做着每一代人相同的事情。山核桃里亦有“山民”。山货农谚有云“白露、白露、核桃撑破肚”,每年白露时节,王阜乡山核桃全面成熟,可开杆打果,一年的收获全在此时。它们生长在陡峭的深山里,悬挂在高树之上,三季的缓慢生长,带来一季的大丰收。山核桃从被山民们打落、收集、清洗、加工、晾晒再到食客的口中,经历了一段长途跋涉,方有那番滋味。每一颗山核桃中,都包含着山民深沉的爱与期待。山核桃的长相并无太多可赞之处,既不起眼,也无变化,多年来只是保持着它独有的外貌,丝毫不做改变。但是,凡吃过山核桃的人,无不为它散发出来的巨大能量而赞叹,那种口感和香气,绝无第二种食品可以替代。大自然的产物有许多,唯有这小小的山核桃,颗颗饱含着从大山里带出来的故事。吃到口中便齿颊留香,留在心中的是颗颗不易。山核桃——大自然的馈赠,注入着“山魂”,来之“山民”,亦为“山货”。▲1.开杆前一天,王昌庚、徐月娥夫妇按传统习俗,祭拜山神,祈求平安。▲2.夜雨中,74岁的管国民等待从城里赶回来打山核桃的儿子。▲3.凌晨4点,白露。山民打着灯,向山里进发。▲4.跟着外婆上山捡山核桃。▲5.打山核桃是一项需要技巧的重体力活,还具有一定的风险。▲6.48岁的徐新民从山核桃树上摔下来,手臂骨折。▲7.从山核桃蒲到山核桃籽,每道工序几乎都是全家齐心参与。▲8.一身汗水换来一季山核桃收获。▲9.村民们合力把在锅里煮了24个小时的山核桃起锅。▲10.一堆堆“金山”为山民们带来世代传承的财富。106《看不清的世界》作者:林秋敏(绍兴)我国视觉健康恶化形势严峻,视力损害患病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视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和未来人口素质的“国病”。——题记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一年前,我拿到一张六年级学生的毕业照,那是我曾经带过的一个班级,教完三年级后,我没有跟班上去。如今,转眼间他们都快毕业了,曾经脑海中那稚气的脸庞,变得更为成熟稳重。但细细一看,整整四排,30多名学生,绝大多数孩子的鼻梁上都架上了眼镜,这让我无比惊讶,也替他们感到惋惜。我询问了他们的班主任,班主任告诉我,在新一轮的期末视力测试中,班上视力正常的仅剩两人。从那以后,我慢慢地开始关注起这些孩子。在小学中高段,近视的增长比例非常快,很多四年级的班级近视人数早已超过一半,六年级毕业时能达到90%以上。暑假里,各大医院的眼科门诊更是热闹不堪,医生忙得不可开交,来就诊的几乎都是治疗近视的小朋友,而且近视年龄也从小学发展到了幼儿园孩子身上。那么,小小年纪就成为“小眼镜”,究竟是谁惹的祸?“电子产品的不当使用和学习负担过重,是导致近视低龄化现象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眼科专家说。我在拍摄过程中还了解到,很多孩子长时间捧着iPad、手机等,成了“屏奴”,家长也放任,觉得轻松。另外,孩子学习压力大、长时间过度用眼、户外活动时间少、用眼习惯不当、父母监督时间有限,以及饮食习惯也是近视的重要原因。我国视觉健康恶化形势严峻,视力损害患病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有进一步向低龄化、高度数发展的趋势。近视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和未来人口素质的“国病”。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在手机如此普及的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护眼睛成了一个世界难题。▲1.走廊边,四位同学正在背诵课文。▲2.图书馆里,几个大孩子正被手机游戏吸引着。▲3.报告厅里,放眼望去,近视的孩子整排都是。▲4.候车厅里,一群初中生个个戴着眼镜。▲5.学校里,孩子们正在测视力。▲6.学校里,孩子们正在测视力。▲7.在眼科中心,一孩子望着墙上的视力表。▲8.验光时,眼神黯淡的孩子。107《国粹中医》作者:傅金可(绍兴)中医药文化在绍兴源远流长,世称“越医”。古有三朝御医戴思恭、一代宗师张景岳、绍派伤寒奠基人俞根初以及《景岳全书》、《通俗伤寒论》为代表的名家和巨著,现有无数中医传承人砥砺前行,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发展,振兴,谱写历史新篇章。2009年“越医文化”成功申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1.蜂疗。以蜜蜂尾部蛰针为“针具”,主要应用于风湿、肿瘤、癌症等疾病。▲2.针刺。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药碾子。使药材饮片分解、脱壳,使中药饮片具有良好的药性作用。▲4.抓中药。按照处方到身后药柜的小抽屉里抓药、称量、计算价格,然后用纸包好,称为抓药。▲5.汤药。中药的煎煮方法很有讲究,一般情况分两次煎煮,叫头煎药、二煎。也可以继续加水煎三煎、四煎。▲6.艾灸。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人体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7.拔火罐。用竹罐、玻璃罐以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8.针灸。方法有针刺法、电针法和灸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9.火疗。以药敷火疗,使体内血液加速循环,让脂肪有效转化、分解,增强体内器脏的作用,适应于:颈椎病、肩周炎、痛经等,还可用于减肥。浙江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览正式入展作品——\"摄影画册手工书“(需用电脑浏览播放)也可复制以下链接到地址栏浏览入展作品http://news.cnphotos.net/pic/ztyz/20180716/063141.html浙江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览正式入展作品——“多媒体视频组”(需用电脑浏览播放)也可复制以下链接到地址栏浏览入展作品http://news.cnphotos.net/pic/ztyz/20180716/064943.html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LMkGr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