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含乳睡 妈咪易患乳腺炎_乳头_哺乳期_皮肤

婴儿含乳睡 妈咪易患乳腺炎 晋升新妈妈的陈女士每天隔两三个小时就得喂奶,经常在后半夜正喂着奶,孩子就含着陈女士的乳头睡着了,妈妈也睡着了。久之,陈女士感到乳头有些皲裂,喂奶时感觉生疼,还有些发烧。好在陈女士及时就医,医生诊断哺乳期乳腺炎,

婴儿含乳睡 妈咪易患乳腺炎

晋升新妈妈的陈女士每天隔两三个小时就得喂奶,经常在后半夜正喂着奶,孩子就含着陈女士的乳头睡着了,妈妈也睡着了。久之,陈女士感到乳头有些皲裂,喂奶时感觉生疼,还有些发烧。好在陈女士及时就医,医生诊断哺乳期乳腺炎,及时治疗并采取相应措施,得以继续母乳喂养。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什么是哺乳期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又叫急性哺乳期或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在医院妇产科门诊,每星期都有一些月子里的新妈妈来就诊。由于哺乳期乳腺炎相关知识的推广并未十分到位,很多初产妇并不关注乳头的护理和炎症的预防,所以症状较轻的很容易就被忽略了,去医院就诊的大多已经是中重度了。哺乳期乳腺炎虽然说不上是什么大病,但对女性的影响却很大。哺乳期妇女应在产前就关注乳腺方面的健康和预防。

初产妇易患哺乳期乳腺炎

初产妇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高达2%~4%,比经产妇乳腺炎多1倍。就诊的患哺乳期乳腺炎的产妇中,70%是初产妇。

哺乳期乳腺炎大多是因为乳汁淤积伴发细菌感染而发病,呈急性炎症表现,红肿热痛,寒战高热,早期可以手法排乳、中药治疗,化脓后则需要切开引流。不仅产妇本人痛苦异常,而且不能继续哺乳。所以要从妊娠后期开始预防,做好产褥期保健,预防急性乳腺炎。

乳汁淤积是细菌感染的前奏和基础。乳汁淤积多由哺乳经验不足或方法不当所致,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溶血性链球菌,通过乳头皮肤破损或输乳管侵入乳腺实质,大量繁殖破坏乳腺组织,形成多房性脓肿。而乳头发育不良、乳头凹陷、乳头内翻或分裂时,乳腺导管排乳不通畅造成淤积。

很多产妇,都因为哺乳时间过长,孩子“含乳而睡”,致使乳头表面糜烂或小儿咬破乳头,细菌由破口而入;或因感冒、咽炎、细菌经血行到淤积的乳汁内大量繁殖而化脓。同时,产妇产后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包裹太严,出汗较多,清洗不够,乳房局部潮湿,也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温床。

哺乳期乳腺炎的三个阶段

一期:瘀奶肿块期或红肿期

主要表现是乳房的某一部分,通常是外上或内上象限突发肿硬胀痛,边界不清,多有明显的压痛。此期乳房内部的炎症呈蜂窝织炎阶段,尚未形成脓肿。乳房皮肤的颜色正常或微红,或微热。突然高热寒战、疼痛肿胀、局部鲜红,多伴有胸闷头痛,食欲不振等。若有乳头皲裂,哺乳时会感觉乳头像针扎一样疼痛,乳头表面可见一两个小脓点或很小的裂口。

二期:脓肿形成期

蜂窝织炎阶段未能及时消散而继续发展,组织坏死,脓肿形成在所难免。肿块逐渐增大变硬,疼痛加重,多为搏动性跳痛,甚至持续性剧烈疼痛,乳房局部皮肤发红、灼热。全身壮热不退,口渴思饮,恶心厌食,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红肿热痛2~3天后,肿块中央渐渐变软,有波动感,中心红肿发亮,皮肤变薄,周边皮肤大片鲜红。穿刺会有脓液吸出。此期脓肿已成,保守治愈的时机已过。

三期:脓肿溃后期

脓肿成熟时可自行破溃,或手术切开排脓。如果引流通畅,则局部肿消痛减,体温正常,经过换药,大约一个月内创口逐渐愈合。如果溃后脓出不畅,肿势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那就是引流不畅,经久不愈转成慢性乳腺炎,也会形成乳瘘,即有乳汁伴脓液混合流出。

得了哺乳期乳腺炎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只有规范、合理的治疗,才能取得不错的效果。预防需要在孕期锻炼乳头皮肤,可用柔软的毛巾擦拭乳头皮肤,加强乳头皮肤弹性,必要时可用一些油脂类的物品,切记不能使用碱性太强的物品,如肥皂或皂液等。哺乳期应保持乳头清洁,如吸不空或有奶胀感,可以用手挤或用吸乳器排空乳房。尽量不要让孩子含着乳头睡觉,避免婴儿口腔细菌侵入乳腺。暂停哺乳时要及时用吸乳器吸乳,将少量乳汁涂在乳头上晾干以保护创面,能减轻疼痛。也可以用中药涂抹患处,一般数日后会愈合。

文/主任医师 李艳鸣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Y5o0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