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妈第一课:尊重式育儿_孩子_家庭_中心

很多新手妈妈在生完宝宝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失控了。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睡眠严重不足;总是搞不懂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家庭关系一团乱麻,争执、矛盾不断…… 于是,她们开始疯狂地寻找科学育儿的线索,搜索到一堆碎片信息,看似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

很多新手妈妈在生完宝宝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失控了。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睡眠严重不足;总是搞不懂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家庭关系一团乱麻,争执、矛盾不断……

于是,她们开始疯狂地寻找科学育儿的线索,搜索到一堆碎片信息,看似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到了实操过程中,依旧一头雾水,完全不知如何下手。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育儿的起点错了。

很多妈妈以为碎片化的科普知识就等于科学育儿;以为育儿这件事可以直接套用他人的经验;以为育儿的对象是孩子,而育儿的终极目标是孩子不哭不闹。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育儿不是碎片化知识的堆积,而是尊重孩子的自身特点,找到自己的育儿风格,形成自己独家的知识体系。育儿先育己,想要收获“天使宝宝”,请先成为“天使爸妈”。育儿的对象实质上是父母自己。

本章将讲解什么是“尊重式育儿”,如何做权威型父母。“1456尊重式育儿底层逻辑”将为新手爸妈指明方向,让你初步远离焦虑,冷静地思考如何面对有孩子以后的生活。

以孩子为中心?错!错!错!

孩子诞生,全家欢腾。每个人都在热情地欢迎这位家庭新成员,抢着围在孩子身边转,这位新成员成为家庭的中心,这就衍生出特别常见的“以孩子为中心”的育儿方式。

“以孩子为中心”的育儿误区

“以孩子为中心”的育儿方式对于孩子和家庭都毫无益处。因为它存在两大误区:

误区一:所有人都在围着这个小宝宝转。

误区二:夫妻双方因为这个新成员的到来,忽略了对原本夫妻关系的维护,错把亲子关系放在了第一位。

那么,一个正确的家庭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如图所示,由妈妈、爸爸、孩子构成等边三角形的家庭模式才是最稳固的核心家庭模式。

但是,我们很容易在孩子出生后忘记一个家庭本来的模样,而把注意力全放在了孩子身上。当“以孩子为中心”成了常态,我们就会忘记家庭的基石是婚姻,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

“以孩子为中心”的不良影响

影响一:以自我为中心,只知索取

当一个家庭把亲子关系放在首位,全家人都以孩子为中心,尽管家人的出发点是好的,这样的做法却会不断强化一个错误——不断地给予,只会让孩子变成不断索取的人,而不是乐于给予的人。

孩子需要从出生就建立这样的观念:他也是家庭的一分子,需要适当地放下自我融入家庭里,也需要为这个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从小生活在“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模式中的孩子,进入学校、社会后,才发现自己从小在家里接受的观念是错的。当他遇到各种挫折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只能在痛苦中挣扎成长,直到扔掉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补上父母没有教给他的这一课,放下自我融入这个社会。

而一个从小就融入家庭,把自己当作家庭的一分子的孩子,会把在家里学到的观念,运用到不断扩大的人际关系中。他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并且明白索取和给予是平衡的。

影响二:不健全的安全感

有的育儿观点认为:孩子的安全感来自拥抱、母乳、背巾等具体形式。但这些只是表达爱的基本方式,不是给孩子创造安全感的必要条件。

对于一个母乳状况糟糕的妈妈来说,让她误以为母乳等于母爱,被道德制高点上的舆论裹挟而抑郁、绝望,孩子难道不会感觉到妈妈的情绪吗?在这样的焦虑情绪下,孩子怎么可能建立起健康的安全感呢?

对于一个疲惫不堪的妈妈来说,要求她忽略自身的感受,让她永远精力充沛地耐心处理孩子的频繁夜醒和哭闹,怎么可能呢?她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哪里来的力气给孩子真正的安全感?

其实孩子的安全感很简单,就是让他知道世界是安全的。

那么,什么样的世界是安全的呢?稳定有爱的世界。真正能给孩子提供稳定有爱的世界的前提是:

1.夫妻关系和谐交融,夫妻观念一致,家庭氛围温馨。

2.家庭成员(尤其是妈妈)情绪愉悦稳定、精力充沛。

如果能做到以上两点,父母向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就不会仅仅局限于母乳、背巾、拥抱等单调的形式。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甚至是呼吸间都充满爱的味道。

1456尊重式育儿底层逻辑

有的新手爸妈认为育儿的对象是孩子,热衷用各种方法“套用训练”自己的孩子。在这里我想颠覆新手爸妈的观念:育儿的对象不是孩子,而是爸爸妈妈自己。新手爸妈要通过训练自己,学会更好地与孩子相处,让自己对孩子的需求的判断既敏锐又准确。

那么该怎么做呢?我从思路、准则、方法、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将其命名为“1456尊重式育儿底层逻辑”。

1个尊重式育儿思路

“想要收获‘天使宝宝’,必须先成为‘天使妈妈’!”

要知道父母的任何行为,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孩子会根据父母的行为,相应调整他自己的行为。婴儿的生活习惯其实就是父母的生活习惯的映射。

我们看到某些父母仿佛没有做太多的功课,孩子却作息规律,全天乐呵呵的。如果你去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但是,仔细观察这些幸运的父母的特点,我们又能若隐若现地发现一些隐藏在背后的“小秘密”:这样的父母往往比较淡定,他们自身的生活习惯原本就比较有规律,甚至他们可能还有点儿小懒,不会纠结细节,也不会敏感多疑。

他们虽然没有刻意做什么努力,甚至没听说过“尊重式育儿”,但是他们自身有规律的喂养行为,本身已经在悄悄地影响着孩子了。这是一种当事者难以发现的“无意识的巧合”,因为育儿行为的一致性和规律性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习惯,他们甚至不会觉得这有什么特别。所谓最强大的教育都是在不经意间的点滴滋润。你看到的“运气好”,背后都有一定的必然原因。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学习,反而说明与其把希望寄托在“无意识的巧合”上,不如把这种“巧合”变成必然。我们在引导孩子规律作息之前,首先要对自己进行剖析:我是什么风格的父母?我的执行力如何?我的预期和我的执行力是否匹配?

在今后漫长的为人父母之路上,我们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育儿先育己”的含义。与其说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规律作息,不如说,我们在训练自己用“尊重式育儿”的思维理解孩子。

研究表明,婴儿的某些特征与父母行为相互协调,有助于婴儿与父母及他人建立社会关系,如下图所示。

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父母帮助孩子调节生活节奏的时候,孩子会呈现出有规律、有组织的生活状态。当父母根据孩子的时间规律调整他的行为时,孩子也会以在时间上可预测的行为规律去回应父母。当父母的行为都是重复可预测的时候,孩子会学习并适应父母的行为。

所以父母怎么喂奶、什么时间段喂奶,如何哄睡、什么时间点哄睡,这些行为,不管父母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对孩子日常作息产生巨大的影响,孩子会根据父母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回应。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对自己的行为和观念进行“训练”,让自己先蜕变成“天使爸妈”呢?

4条尊重式育儿行为准则

准则一:保持一致性,建立健康的安全感

家庭成员的育儿观念要保持一致,不要变来变去,一会儿用这个方法,一会儿用那个方法。不一致的观念,会让孩子夹在家庭成员中间,被不断地撕扯,孩子要么很痛苦,要么变成墙头草。父母的言行尤其要一致,方便孩子理解父母的行为。

准则二:预报自己的行为,重视沟通互动,多去倾听孩子的“语言”,并及时回应

向孩子预报你的行为,比如换尿不湿、喂食、洗澡时,告诉孩子你接下来的动作及目的;比如准备带孩子外出时,提前告知孩子当日行程和注意事项;比如离开孩子前,告诉孩子什么时间归来。我们要把孩子当作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个体,要重视沟通互动的质量。有的妈妈说,孩子还很小,根本不会说话,怎么沟通;有的妈妈会说,孩子那么小,没必要事事向他说明,他也听不懂。其实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他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会用肢体表情等其他“语言”来回应你;他虽然还小,但也有资格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

引导孩子规律作息,建立稳定的生活节奏,并且在每一项活动开展之前预报行为,这会让孩子对未来充满确定性,这才是给孩子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环境,进而建立安全感最有效的方法。

准则三:不过度干预,给孩子留下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孩子作为一个值得尊重的独立个体,需要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尊重”这个词背后有几层含义:有礼貌地对待、不被侵犯、保持界限感。

当你和孩子在一起时,请设定一个界限,在这个界限范围内,你可以默默地观察孩子。当孩子提出需要你的帮助时,你可以给予他适度的帮助,但不要大包大揽地过度干预。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全天都被人以“爱”的名义束缚,当你每次想要静静地研究一件物品或者想要尝试自己解决一个问题时,都会被人简单粗暴地干预,霸道总裁式地包办你的所有事情,你的能力不被认可,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会觉得自己被尊重吗?不,你只会觉得被束缚、被控制、被侵犯。

真正的爱,是懂得适时放手。

准则四:学会换位思考,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从孩子的视角出发

这条准则提醒父母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要学会放慢脚步,尊重成长规律,父母要多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对这个世界充满探索欲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富有同理心地与孩子平等交流。

当你在与孩子互动时,会遇上不同的场景,你需要找准自己不同的角色定位。

●照料孩子的日常生活时,你的角色定位是照料者,你需要保持冷静,细心观察分析,及时、准确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与孩子互动游戏时,你的角色定位是伙伴,你需要换位思考,以孩子最熟悉的方式进行互动。

●当孩子独立玩耍时,你的角色定位是陪伴者,你只需要静静地在一旁陪伴,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当孩子睡觉时,你的角色定位是室友,不要过于敏感、过度干涉,进而给孩子制造额外的睡眠障碍。

●当你在搭建孩子的生活空间时,你的角色定位是设计者,你要排除一切危险因素,并留下一些在孩子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给孩子机会学习独立解决问题。

每一个角色都要求你能换位思考,明确自己的界限。

5大尊重式育儿科学方法

我和我的团队在积累了国内上万个咨询案例后,研发了一整套科学的育儿方法。

方法一:抓大放小法

当你遇见一堆问题纠缠在一起,一团乱麻时,优先找到最重要的大方向问题,把小细节问题放在一边。当大方向问题解决后,很多小细节问题会自然化解。

此法可以用在规律作息初期以及睡眠倒退期。

方法二:清单管理法

处理细节问题时,将问题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一列出,并且进行清单归类、筛选、删减,将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化,降低处理难度。

此法可以用于改变一些固有习惯,比如哄睡习惯、进食习惯等,也可以用于梳理当日计划。

方法三:鱼骨分析法

用鱼骨图将可能有众多原因的表象问题进行拆解分析,并据此来排查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此法可以用在观察记录孩子问题的表面原因之后,对于一些成因复杂的问题,在不确定成因时排查使用,比如夜醒频繁、昼夜颠倒、小睡短都会用到此法。

方法四:冰山倒推法

你看到的往往都是问题的表象,而表象就像是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还需要进一步向下深入挖掘,找到问题的本质,才有可能从根源解决问题。

此法有助于父母远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

方法五:复盘分析法

孩子不断地成长,发生飞快的变化,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调整对应的方案。通过对之前问题的复盘分析,爸爸妈妈会马上知道该从何处入手,而不是焦虑地全盘推翻回到混沌失控的状态。

此法广泛用于睡眠倒退期,亦可作为日常定期使用的方法,比如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进行复盘分析。

6重尊重式育儿自我反思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反思,剖析简化问题,而不是随便给孩子贴标签,或者把一些问题归咎于孩子。以下6重自我反思是每位家长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需要反思的问题。

当妈妈心态不好,处于焦虑情绪中时,即使是小问题也会被无限放大;当妈妈设定不合理的预期时,即使孩子已经表现得很好了,妈妈仍然会认为问题重重。

所以,我们要谨记“尊重式育儿”是在训练家长的思维,绝不是让家长用一些强硬的霸道总裁式的方法去要求、训练孩子。当你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多多进行“六重反思”。

第一重反思:我是否过于敏感,过度干预了?

有些家长过于敏感,一惊一乍,人为干预太多,不给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反而制造了很多问题。我们应该把“尊重式育儿”看作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过程:在孩子已有的不良习惯上,我们做加法,增加新的好习惯;好习惯建立起来后,我们要做减法,去除旧的不良习惯,最终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习独立自主解决问题。

第二重反思:我是否畏首畏尾,什么都不敢试了?

第三重反思:我是否急功近利,直接套用方法了?

很多家长因为陷于焦虑,只停留在表面问题,急于套用他人现成的方法,不做深入思考,不会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变通。而他人的方法往往是基于他们的孩子和家庭的,直接套用,而不思考“为什么”,只知道追着别人问“怎么办”,得来的方法非常容易没有效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教育是一门慢功课,是一门无法复制粘贴的极具个性的学问。教育要求我们静下心来,细心观察自己孩子的情况,多多深入思考“为什么”,只有这样才可以开发出属于自己孩子的独家方案。

第四重反思:我是否道德绑架,吓唬、恐吓自己了?

有些新手妈妈喜欢道德绑架自己,孩子一哭就认为自己是不合格的妈妈,只想立马止哭,使用一些依赖性强的安抚方法。止哭后,不去分析孩子的真实需求,不及时解决问题。还有些妈妈总是自我感动,觉得自己苦熬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却总是哭哭唧唧不领情。

育儿不是苦情独角戏,付出得多不代表做得对。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让家长和孩子都轻松愉快的方法。

第五重反思:我是否放大问题,纠结眼前细节了?

有些家长放大问题的严重性,低估孩子的适应能力,不懂得抓大放小,纠结在细节问题上。

比如有的妈妈咨询时,夸大其词地说孩子连着几天都不睡觉,当我要求她平静下来好好记录一下孩子的日常生活时,妈妈发现其实孩子睡的也不少,只是因为自己过于焦虑,放大了眼前的问题,选择性地忽略孩子零散的睡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引导,孩子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时妈妈才意识到其实问题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严重。

第六重反思:我是否追求完美,设定不合理的预期了?

有些家长对孩子有不恰当的预期,比如认为2月龄的孩子应该睡整觉,认为孩子夜醒1~2次都是有问题的。这样的预期超出孩子的实际发育情况,这无异于自寻烦恼,和孩子相互折磨。所以,一定要多多观察孩子的发展情况,建立合理预期。

四类父母,你是哪一类

有这样一种爱,把为孩子百分之百付出作为目标。

有这样一种爱,要求孩子必须发挥百分之百的潜能。

有这样一种爱,希望百分之百照顾到孩子的方方面面。

这种爱,本质上源于控制欲。而这种控制欲,往往伴随着过度焦虑。焦虑的,不仅是父母,更是孩子。

如何避免自己的爱变成孩子的枷锁?我们需要从认识自己的教养风格入手。

四种教养风格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根据要求性和反应性两个维度将父母的教养风格划分为四大类:放纵型、权威型、忽视型和专制型。

要求性是指父母是否会对孩子的行为建立恰当的标准,并且坚持执行。

反应性是指对孩子自身特征的接受程度和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

权威型父母

采用的教养方式:引导

这种教养方式建立在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上。权威型父母会设置符合孩子自身能力的目标,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量、适时的引导。与此同时,他们也很尊重孩子自身的想法和需求。权威型父母既有原则又民主,对于自己干预的程度把握得非常好。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很强的安全感,自信且自主能力强。

专制型父母

采用的教养方式:控制

专制型父母的教养方式源于“爱”的控制。他们的预期很高,要求很高,给孩子设立的目标也非常高,且不允许孩子反抗。他们容易因为达不到目标异常焦虑,进而企图走捷径。专制型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表现为不尊重、不理解孩子的自身特性。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亦容易出现焦虑心态,虽然有些孩子表现出比较听话、顺从,但是缺乏内动力。

放纵型父母

采用的教养方式:溺爱

放纵型父母对孩子表现出形式上非常浓烈的爱,对孩子的问题敏感且容易一惊一乍。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爱去包揽孩子遇到的一切问题。但是,他们对孩子的行为要求非常低,任由孩子无边界、无范围地任意而为。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自控力弱,缺乏耐心与恒心,以自我为中心,一旦要求没有被满足,会马上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消极情绪,或者哭闹,或者愤怒。

忽视型父母

采用的教养方式:冷漠

忽视型父母对孩子不怎么关心,也不会对孩子提要求,更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管教。当然也不会表现出对孩子的关爱。他们只提供衣食住行,认为只要孩子不挨饿、能养活,自己就算是尽职了。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自立性强,但是非常缺少安全感。

教养风格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

有些父母觉得教养方式应该是孩子到了会说话以后,两三岁后甚至上学以后才要考虑的事情。

其实父母的教养风格从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建立了。

父母在婴儿阶段的教养方式很大程度决定了未来的教养风格,只不过很多教育问题在孩子长大以后被放大了才发现。到那时往往为时已晚,因为孩子的种种问题都源于父母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观念。父母只有从自身出发,主动改变自己的教养风格,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

但是,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父母会根据自己长年累月的思维惯性,只盯着孩子身上的表面问题,不断向孩子提要求,进入恶性循环。

我们来看看这四大类教养风格是如何体现在婴幼儿时期的。

根据要求性和反应性的两个维度,我对新手父母具体的四种育儿方式进行了分类。

权威型新手父母

采用的教养方式:尊重式育儿、规律作息

育儿目标:理解、尊重孩子,及时、适度满足孩子需求

权威型新手父母很尊重孩子自身的需求规律,并且会引导孩子形成一套较为良好的作息习惯。他们可以准确判断孩子的需求,并且不会过分焦虑,不在细节问题上纠结。他们的目标是成长为更理解、尊重孩子的“天使爸妈”,遇到问题时更多的是通过记录分析找出“为什么”,而不是到处追着别人问“怎么办”。他们相信孩子强大的学习能力,但不会用超过孩子目前发展水平的目标去严苛地要求孩子。这些孩子就是传说中的“天使宝宝”,每天吃得饱饱的,玩得很开心,睡得香香的,有人很懂他,满足、有安全感、独立自主、专注力高。

专制型新手父母

采用的教养方式:训练派、睡眠训练、按表喂养

育儿目标:自主入睡、睡整觉

专制型新手父母因为各种问题焦虑,病急乱投医地看了一堆碎片化文章,知识体系东拼西凑,没有形成逻辑闭环。他们容易把自主入睡、睡整觉当作育儿的终极目标,而不是把理解、尊重孩子作为终极目标。因为不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所以采取的方式也多是睡眠训练,或者依据别人的作息表刻板套用,要求自己的孩子按表执行。也许短期有效,一旦孩子的作息出现倒退、问题反复就自乱阵脚,又开始到处“寻医问药”,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放纵型新手父母

采用的教养方式:无原则养育、形式主义的亲密育儿

育儿目标:止哭

放纵型新手父母经常“用爱发电”,对自己道德绑架,认为全天抱、母乳、顺产、同床等才能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孩子稍有哭闹,立马敏感地蹦起来。他们不能忍受孩子的一丁点儿哭闹,甚至把止哭变成自己育儿的终极目标。他们对自身付出的要求很高,且容易孤立自己。他们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低,任由孩子无边界、无范围地任性而为。这样的教养方式最容易养出传说中的“高需求宝宝”。

忽视型新手父母

采用的教养方式:哭声免疫法、把孩子扔给别人自己不管

育儿目标:不要烦我

忽视型新手父母对孩子不怎么关心,只要孩子别吵到他们就可以。如果孩子哭泣,他们就放任孩子哭,懒得去管。他们觉得育儿很烦,干脆就把育儿的责任扔给别人。有些父母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没什么责任心;或者觉得自己要赚钱养家,只要孩子饿不着就算是尽职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情感需求漠不关心。他们也不会对孩子提要求,更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管教。当然他们也不会表现出对孩子的关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YNDP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