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晚报家有书房··德阳晚报数字报刊平台

舒启东 大约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就单独拥有了一间书房。起初,我家住在一个乡镇的老街上。稍微长大些,父母为除拥挤狭窄之苦,在离家不远处另建住房。农村的土地比不得城里金贵,修的相对宽裕,所以房子建成之日,我就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更准确的说
原标题:家有书房··德阳晚报数字报刊平台  舒启东大约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就单独拥有了一间书房。起初,我家住在一个乡镇的老街上。稍微长大些,父母为除拥挤狭窄之苦,在离家不远处另建住房。农村的土地比不得城里金贵,修的相对宽裕,所以房子建成之日,我就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更准确的说是书房兼卧室。房间开窗朝东,临窗放一书桌,与书桌相对,依西墙立有一大书架,大约五层。其上,林林总总,有书有报。靠南边有一张床。所以这里是我的书房,也是卧室。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喜欢写毛笔字。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我写,等我十二三岁时仍未停止。所以,我的书桌上常年有笔墨纸砚。可能是我缺少天赋,也可能是我习字临帖时总想着去打木牛和滚铁环,始终没能静心定神。最终,我在书法上毫无所成。我在这间书房里,写了不少字,也读了不少书。其中,小说看得最多,尤其是梁羽生、金庸和古龙写的武侠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被称为名著的章回小说也都看,可以说当时是如饥似渴,如痴如醉。只可惜,到现在,很多都记不得了。只有钱钟书的《围城》,现在还有深刻的印象。我记住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全书随处可见的,足以称为经典的语句。比如:用音乐停止后,袅袅在空中的余音比喻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留恋着的笑意。再比如,把苏小姐的爱情说成是做好了舍不得穿,锁在箱子里,过了几年,忽然发现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的好衣服。还有,戏谑为亚当夏娃那片“树叶”的文凭。都让我觉得原来文字可以这般轻快流畅,比喻还能这般贴切精巧。我对文字文学的喜爱,大概就是这样,在这间书房里萌芽的。后来,我参加工作,就离开了这间书房。只在偶尔回家时,到房间里看一看,坐一坐。再后来,在城里买房,辟一间,如前一样,作了书房兼卧室。但没住多久就卖了。而后再买的住房,有一处阳台,较为宽阔,装修时,略作改动,遂成一间小小书房,这就是我现在的书房。布置现在这间书房时,买了一个五门书柜,才搬家的时候,书柜里空空荡荡,谓之“书房”,简直有些名不符实。书少时,这里更多是作为茶室之用。有了闲暇,我习惯坐进书房,不看书,也不想事,只泡一杯茶,任由茶气氤氲飘散,茶叶上下沉浮。就这样,懒懒散散地消磨一个上午或者下午,学学古人,来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想到书柜空着,我时不时买几本书回家,不知不觉,柜子里已经是书满为患了。一次,看着满柜子的书,我突然发现自己读书的喜好已经变了,小时候喜欢看小说,主要是被情节语言的精彩所吸引。现在更喜欢读散文,更多是因为作者态度的冲淡平和而有共鸣。现在,柜子里的小说书很少,而且都是很久以前留下来的,比如《围城》《四世同堂》。较多的是散文集,大部分是最近买的,比如《人间草木》《雅舍小品》《生活的艺术》。还有,贾平凹的《但愿人生从容》等。缘于喜欢而买,买了当然要读。后来,我在书房里就不仅仅喝茶了,更多的时候是泡上一杯茶,翻看几页书。有一日,我在书房闲坐时,突然想到:茶叶在沸水中翻滚,冲泡出的实是淡而悠长的自然草木滋味。喝茶也可以说是在阅读自然。文字在书页上码放,记载的实是曲而真切的人世生活滋味。读书也可以说是在阅读生活。茶与书是缺一不可的绝配,书房最宜二者的邂逅。那么,我在这间小小的书房里喝茶读书,也就是在品读自然与生活。如此,足矣!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aA7q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