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李宇春李宇春救了《明日之子》:爆红13年,人生的潜规则我早已看透

正在热播的综艺选秀节目《明日之子》,让人眼前一亮的看点,就是导师李宇春。 这个在2005年夏天,凭着352万票选第一的酷女孩,如今已经爆红了13年。 有人说,李宇春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她重新定义了偶像,是第一个真正全民票选出来的总冠军
原标题:李宇春救了《明日之子》:爆红13年,人生的潜规则我早已看透正在热播的综艺选秀节目《明日之子》,让人眼前一亮的看点,就是导师李宇春。这个在2005年夏天,凭着352万票选第一的酷女孩,如今已经爆红了13年。有人说,李宇春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她重新定义了偶像,是第一个真正全民票选出来的总冠军。那么,偶像是什么呢?偶像是这样的:不迎合世俗眼光,无论被人喜欢还是误解,始终坚持初心。在这个功利、复杂的名利圈,偶像李宇春,活成了她自己想要的样子。——书单君不炒作,零绯闻李宇春刚出道时,很多人赌她红不过5年。然而,迄今为止,她已经整整红了13年。这到底凭什么?马克·吐温曾说:“人有两次生命,你出生的那一天,和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那一天。”1984年,李宇春出生在四川成都一户普通家庭。爷爷是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父亲是一名铁路警察,母亲是一名人民教师。爷爷为她起名李宇春,希望她能像春天一样,永远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李宇春的家庭很中国式,父亲内敛严肃,母亲温柔贤惠。她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明,做什么事都最大限度地支持孩子的决定。在一次采访中,李宇春曾说:高中时,我文科很好,大家以为我会选文科,可我选了理科。高中毕业后,别人以为我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大学,做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我却选择了了学音乐。让李宇春感到意外的是,父母不仅欣然接受,还很支持她。高中毕业后李宇春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她父亲赞助了她2000元。这让李宇春很感动,也更加坚定了要往音乐这条道路上走的决心。李宇春的幸运在于父母从来不会对她说:你一个小孩子不干正经事,瞎折腾什么。2005年李宇春夺冠那晚,父亲对她说:“你不过是走了捷径,今后无论如何,都必须做到宠辱不惊。”与很多人不同的是,李宇春的父母在女儿成为名人后,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有人曾问李宇春的母亲:“你女儿都在北京做明星了,你为什么还要上班啊,怎么不跟过去享清福。”她母亲回答说:“女儿的工作是她自己的,我有我自己的工作。为人母亲,难道等女儿来养我?”正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李宇春学会了不依附于任何人。无论面对荣耀还是质疑,她都能勇敢而淡定,坚持做自己。李宇春在娱乐圈十几年,不炒作,零绯闻,专心致志地搞创作。除此之外,李宇春身上还有很闪亮的一点:发挥自己擅长的,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不局限于已拥有的。真正会唱能写的人不多,李宇春算一个作为一个以选秀出道的歌手,李宇春对自己的定位一直都很精准——音乐人。成名之后的李宇春一直很谨慎地面对商演和真人秀。她对来钱快的东西很谨慎,不想让自己和团队把赚钱变成一种消耗。她也不是一个冒进的人,做任何事都试图做到最好。在不浪费自己的声名之下,不断开拓着新的领域。(李宇春一直在做出新尝试,在文末,我们为大家盘点了这些年她在事业上和外表上的双重变化。)把李宇春和胡歌这样的演员放在一起,一点不为过。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教养和品质。李宇春曾在参演话剧《如梦之梦》时,特意推掉了大量商演活动,在寒冬腊月里每天准时报到排练。当时的人是这样评价她的:李宇春是一个很谦卑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同时,她也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人,身上完全没有一点偶像架子,给人一种相处起来很舒服的感觉。在音乐上,李宇春丝毫不肯怠慢,一直在不停地蜕变。2008年,李宇春发行专辑《少年中国》,刷爆了各大榜单,获得了多个音乐奖项。在华语歌手中,会唱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既会唱又会写的人,不多。李宇春算一个。出专辑时,李宇春都要亲自参加制作。她是这么认为的:既然是我唱的歌,那么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我都要亲自参与。从2011年起,李宇春的个人风格越加明显。无论是从造型还是专辑概念,甚至舞台风格,都使她成了独一无二的李宇春。随后发行的几张专辑,如《年轻气盛》《流行》《野蛮生长》等,让李宇春成了流行乐坛不断尝试与突破的先行者。她有自己的锋芒和态度。在《流行》里,她毫不修饰地揭开了娱乐圈的现状:迷恋C位,迷恋整形,制造娱乐新闻,金钱至上等等虚浮表象。在《年轻气盛》里,李宇春写道:死于25岁的少年,终于在75岁那年下葬。愿你一世清高,两鬓斑白艳阳照。在《1987我不知会遇见你》里,李宇春说:不管是春风得意或绝望颓废,晓得了人言可畏。这些音乐都透露出一个人的真实品性,在歌词里你可以看出,李宇春始终对世界保持着独特的敏感和抗争,始终是一个独立思考的先行者。当流行歌手和偶像都热衷于上综艺和翻唱别人歌曲时,李宇春却始终坚守初衷,靠才华创作。她不在意怎么红,却很在意自己的初衷和本真。李宇春曾说过:我知道什么是人气,什么是热度,什么是轰动,但在当下这个阶段的我,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那些能带给我创造力和成长性的事情上面。她有属于自己的样子,也有你不知道的美约翰·多恩有一句著名的诗: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除了在音乐上突破自己之外,李宇春也借电影来表达自己。2009年,《十月围城》上映。整部片子里只有两个女演员,一个是李宇春饰演的打女“方红”,另一个是范冰冰。很多女演员在接戏时,会避免打戏,因为打戏很辛苦,也很容易受伤。作为观众的我们,只能看到镜头里的笑容,很难想到镜头背后的汗水和眼泪。隔行如隔山,演员和歌手的区别很大。但对于李宇春来说,她既然选择了去做这件事,就把演员这两个字承担了起来。因为这部电影,李宇春获得了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受邀入驻杜莎夫人蜡像馆。在电影《捉妖记2》中,导演告诉李宇春放松的表演就很好。她却大胆地提出用四川话来说台词,说不定效果会更好。于是才有了我们看到的那句:“你们不懂爱。”后来梁朝伟是这么评价李宇春的:“我觉得春春她是很用心去演戏的,她不仅歌唱得好,戏也演得好。”电影对于李宇春来说很难,但她却没有被其他演员的光芒所掩盖。更多时候,她将心思都花在了琢磨演技和提升自己上。许知远曾问李宇春:“去往更大舞台的驱动力是什么?”李宇春回答:我现在回望以前,觉得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可以对十年前的自己说,我没有停留在你创造的那个小小价值上,我还在往前走。那种饥渴感让我还是会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很想了解,而且不想仅仅只局限于那样小小的一个世界。就如李宇春的经纪人所说:她走的这条路是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这种形象、气质,国外也鲜少能见。这些年,我们帮她拾柴,添火,但最终还是得靠她自己。除了电影和音乐,李宇春涉猎的领域还有艺术。她就是那种逐渐从单一慢慢走向整体的人。有人说“最好的流行,是属于打破流行的人”。发行《1987我不知会遇见你》专辑时,李宇春通过对话叶永青、张培力等“八五新潮”的灵魂人物,向年轻人发问:如何正确审视自我?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李宇春出生草根,格局却那么大?她在米兰时装周上说的那8个字已经给出了答案:包容多元,选择所爱。生命的不同大概就在于,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李宇春有属于自己的样子,也有你不知道的美。重新定义偶像从2005年到2018年,13年时间,李宇春从一个简单的选秀冠军,蜕变为原创歌手和演员,并涉猎艺术,独立思考。一路走到现在,她拥有很多机会可以为自己洗白正名,但她却选择缄口不言。当越来越多的选秀节目,像雨后春笋般一拨又一拨起来时,明星和偶像在没有建设起人设时就急着肆意捞金时,李宇春却始终坚持最初的自己。她从来不在意别人的说法,不刻意讨好,不迎合时代,在自己的一小方净土里专注地做着事情。出道13年,李宇春从不炒作,零绯闻。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名利圈里,像李宇春这样的人,日渐稀少。有人说“李宇春重新定义了偶像”,在她的果断抉择里,藏着忠于自己的倔强和决绝。喜欢李宇春,是因为人生无趣,谁不爱独立特行,在她的身上你能看到女性的反骨和刚强。这个时代,留给女性的恶意很多,谁不爱能给女性争气的女人。在这个贩卖焦虑的时代,李宇春将那些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一个个撕了下来。明明身处漩涡,却还要坚持独立思考,这也许就是偶像真正的意义。李宇春说:我觉得我没有那么强大的旺盛生命力。有时候,我反而会羡慕那些活得轰轰烈烈的人。像梵高这样的艺术家,就是我的心之所向。如果你问我,偶像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会告诉你,就是李宇春这样的。本文部分参考资料[1]《“打磨”李宇春》,李莎,王一博撰,看天下,2018年第5期[2]《不听话的女人》,艾明雅撰,意林,2016年第13期[3]《李宇春:做自己不迎合》,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第35期[4]《十年,头发越来越服帖,性格依然不服输》,音乐周刊,2014年第17期[5]《像李宇春那样》,环球企业家,2013年第8期[6]《最后还是她被时代选中》,张卓撰,人物,2012年第15期[7]《李宇春专访:我跟在舞台上很不一样》,电影世界,2012年第1期[8]《李宇春麈谈》,梅侬著,新星出版社,2006年[9]《李宇春,真帅!》,潇潇枫子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bMLk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