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篆书石刻汉代石刻篆书鉴赏,你更比较喜爱哪个?

石刻作为两汉铭刻的重要载体,其书体主要是篆书和隶书。现存西汉石刻数量较少,以篆书为主。东汉时期石刻相对较多,因为东汉中后期碑刻之风大盛。碑类石刻中,碑身正文基本使用隶书,但碑额多用篆书。完全使用篆书来书写的碑刻寥寥可数,如《袁安碑》《袁敞碑
原标题:汉代石刻篆书鉴赏,你更比较喜爱哪个?石刻作为两汉铭刻的重要载体,其书体主要是篆书和隶书。现存西汉石刻数量较少,以篆书为主。东汉时期石刻相对较多,因为东汉中后期碑刻之风大盛。碑类石刻中,碑身正文基本使用隶书,但碑额多用篆书。完全使用篆书来书写的碑刻寥寥可数,如《袁安碑》《袁敞碑》《少室石阙铭》《开母石阙》《祀三公山碑》等。(一)《袁安碑》《袁安碑》,明代万历年间出土于河南偃师,移作庙中供案,因文字朝下,所以一直未为世人所知;1929年才发现上有文字,且字体刀锋清晰如新刻,除碑身下部残损一行外,基本完好,加上全用篆书书写,非常难得。与此碑同用篆书写刻的还有1922年出士于偃师的《袁敞碑》,笔迹极为相近,疑为同一高手所书。袁安、袁敞父子位至三公,死后亦得荣宠,纯以小篆书碑,为东汉墓碑所仅见。以其碑刻书艺水准与气息而言,可能出自当时举世公认的篆书高手,非普通书吏泛泛者辈所能为。此碑体现了汉代小篆的典型书写特色,其流畅婉通承接秦篆,但结体趋于方整,线条多曲势,比秦家更加宽博和雍容。尤其特殊之处,在于以隶书笔意写篆书,增加了方笔的运用,起、收、转折处笔锋转换痕迹清晰,收笔处多提锋出尖,暗含弹力,气厚而势活,显示出娴熟高超的用笔技巧。(二)《祀三公山碑》《祀三公山碑》,全称为《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刻于东汉元初四年(公元117年),篆书,10行,行17至20字,现存于河北省元氏县封龙山。此碑同《延光残碑》同为篆隶杂糅的东汉名碑,纯以隶书方笔之意写篆书结构,虽个别字纯是隶书,但通篇的笔势和风格却能统于篆书的基调之中,章法有行无列,字距紧凑,间杂以纵势长笔,疏密有致、自然成行、气象峥嵘不凡。齐白石曾于此碑取法其多,采撷化用而自成家面貌。(三)《嵩山少室石阙铭》《嵩山少室石阙铭》(图4-7)与《嵩山太室石阙铭》《嵩山开母庙石阙铭》合称为“汉嵩山三阙”。该石在河南登封县西少室山之东麓,据清人王澍考证为东汉石刻,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由颖川太守朱宠造。石阙高约400厘米,宽200厘米,厚70厘米。王昶记载其铭文高一尺三寸,宽五尺五寸,存22行,每行4字。石刻为篆书。在《袁安碑》《袁敞碑》出土以前,“嵩山少室石阙铭”就被学界推重,康有为就称此刻石“茂密浑劲”,为“稀世之鸿宝,篆书之上仪”。其笔致圆融、朴茂沉厚。从早期较清晰的拓本来看,用笔、结字与两袁碑颇有共通之处,体现出同一时代书写习惯与风气,只是笔势上更端庄方正,风神近于秦《泰山刻石》。(四)《嵩山开母庙石阙铭》此阙刻于东汉延光二年(公元123年),篆书。阙以石条垒成,在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开母庙遗址,铭记夏禹治水事迹。铭文分成两段,《金石萃编》载:每段均高一尺八寸五分,宽八尺九寸五分。字20行,满行12字,下段题名10行,满行7字。从现存拓本来看,其书刻雄浑、线条丰腴、气韵流动,较《嵩山少室石阙铭》更为严谨和壮硕,比秦刻石方整,具有汉篆浑朴丰茂之美。清冯之鹏评此铭:“汉碑皆隶书,其篆书者绝少。此与《少室铭》实一时一手所作。篆法方圆茂满,虽极剥落,而神气自在。其笔势有肥瘦,亦有顿挫,与汉缪篆相似。”个别如“太”、“守”、“长”、“阳”等与《袁安碑》之结字取势极为相近。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9B7j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