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植物大熊猫”崖柏繁育科研基地_保护_张旭_宝山

图为重庆市开州区的一处崖柏繁育科研基地。 张旭 摄 图为崖柏。 张旭 摄 图为扦插的崖柏幼苗。 张旭 摄 图为崖柏幼苗。 张旭 摄 图为民众正在管护崖柏幼苗。 张旭 摄 图为航拍崖柏繁育科研基地。(无人机图片) 张旭 摄

图为重庆市开州区的一处崖柏繁育科研基地。 张旭 摄

图为崖柏。 张旭 摄

图为扦插的崖柏幼苗。 张旭 摄

图为崖柏幼苗。 张旭 摄

图为民众正在管护崖柏幼苗。 张旭 摄

图为航拍崖柏繁育科研基地。(无人机图片) 张旭 摄

图为一棵人工种植崖柏挂上了号码牌,以便于科研和管理。 张旭 摄

图为崖柏保护团队成员在野外考察。 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供图

图为崖柏保护团队成员夜宿野外。 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供图

漫山遍野的郁郁葱葱,从纤纤细苗到蔚然如伞……近日,在重庆市开州区的一处崖柏繁育科研基地,中新网记者看到了大量的人工种植崖柏。

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裸子植物,崖柏在白垩纪曾繁盛一时,却因人类活动破坏一度被宣布“野外灭绝”,直到1999年才被重新发现。目前,全世界野生成年崖柏约1万株,仅在重庆市城口县、开州区等地山区分布,因此也被业界称为“植物大熊猫”。

“20多年来,我们繁殖了崖柏174万株,野外回归52万株,使其种群数量实现了百万倍增长,未来几年计划在崖柏适生区进行迁地保护。”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杨泉告诉记者,作为崖柏的守护者,将从多方面做好崖柏的保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GAR9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