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开幕 50个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发布_发展_组织_全球

2月24日,“2022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在总部所在地杭州开幕。本次“湘湖对话”以“和合共生——塑造未来旅游生态”为主题,与会国际国内专家学者围绕“协调合作——推动旅游业振兴繁荣”“创新发展——探索旅游业未来趋势”“兼容并蓄——助力旅

2月24日,“2022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在总部所在地杭州开幕。本次“湘湖对话”以“和合共生——塑造未来旅游生态”为主题,与会国际国内专家学者围绕“协调合作——推动旅游业振兴繁荣”“创新发展——探索旅游业未来趋势”“兼容并蓄——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谐共享——优化目的地政策与治理”等四个专题进行深入交流。活动期间,世界旅游联盟、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联合发布《2022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总结提炼并精选50个国内外典型案例,深度剖析其在对接帮扶、区域协作、创新治理机制、文旅融合、人才吸引、绿色发展、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积极尝试,为全球减贫事业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在致辞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旅游发展,将其作为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重要桥梁。作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径,坚持旅游为民、旅游惠民,大力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绿色旅游、文明旅游,积极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迈进。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愿与旅游领域国际组织、各国旅游部门和业界人士一道,完善旅游交流合作的双边、多边机制,发挥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政策协同、理念创新、服务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书写旅游业复苏振兴、繁荣发展的新篇章。希望“湘湖对话”活动以对话谋共识、增互信、促合作,不断提升公信力、凝聚力、影响力,让湘湖之声响彻世界,旅游之美常驻人心。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表示,浙江成为世界旅游联盟永久落户地和“5·19”中国旅游日发祥地,绝非偶然。未来,浙江将将不断做大旅游交往的朋友圈,与各联盟成员一道坚持开放包容,和合与共,加强沟通协作,加大互联互通,凝心聚力打造全球旅游共同体,让诗和远方凝聚更多的全球共识,全球智慧。不断注入旅游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全方位开展旅游国际交往合作,合心合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不断打造旅游合作好典范,努力为世界旅游联盟创造更好环境,提供更优服务,齐心协力推动世界旅游联盟总部发展再上新台阶,同心共筑世界旅游业繁荣兴旺。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发表《中国再次张开双臂:旅游投资促进就业、增长与乡村发展》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是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国和旅游客源国之一,中国的重新开放,对于国际旅游业的重新开启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对于旅游行业和全球经济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将是值得写入全球旅游业发展历史的一件大事。当前,全球旅游业需要团结协作,希望中国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引领世界旅游业的复苏与发展。这一关键时刻,“湘湖对话”的举办是全球旅游业共同相聚、深化交流、加强合作的重要日子,期待世界旅游联盟不断发展壮大,保持开放坦诚合作的态度,认真对待合作伙伴关系,为全球双边及多边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表示,过去五年,是世界旅游联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新发展的五年,是世界旅游联盟立足自身发展砥砺前行的五年,是联盟面向世界创新发展的五年。希望通过此次“湘湖对话”活动深入探讨全球旅游业治理方向,共享和交流旅游业稳健复苏与提质升级举措,为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包容性发展贡献力量。未来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让旅游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增添助力;共同推动普惠旅游发展,通过旅游减贫、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等方式促进旅游业经济价值、民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多元融合;共同推动负责任的旅游,让旅游文明、旅游生态深入人心。

世界旅游联盟是由中国发起成立的全球性、综合性、非政府、非营利国际旅游组织,成立于2017年9月。联盟成立以来,以“旅游让世界和生活更美好”为宗旨,以“旅游促减贫、旅游促发展、旅游促和平”为使命,积极推动全球旅游业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治,为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世界旅游联盟共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个会员,形成以“湘湖对话”为核心的系列品牌活动,发布以《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为代表的多项研究成果,得到会员和业界广泛响应。

“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主要国际旅游组织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国际性、重量级旅游对话平台。如今,“湘湖对话”不但是国内旅游业界规格、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非政府国际旅游论坛之一,也是包括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和旅行业理事会、欧洲旅游委员会等各主要国际旅游组织共建共享的国际性、重量级旅游对话平台,成为中国民间旅游交流合作最重要的国际舞台之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谭卫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GEDR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