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没教养当做有气场告诉孩子:不打人是教养,不被打是气场

本文由:孩子王(lovekidswant) 授权育儿团发布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尖尖上的肉,打人和被打都是伤害,怎么处理,父母要当心! 有机构曾对孩子之间的争吵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90%的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有和小伙伴起争执或被欺负
本文由:孩子王(lovekidswant)授权育儿团发布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尖尖上的肉,打人和被打都是伤害,怎么处理,父母要当心!有机构曾对孩子之间的争吵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有和小伙伴起争执或被欺负的经历;约60%的家长认为,如果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他们会让孩子“打回去”;有25%的家长会告诉孩子打人不对,下次不要和对方玩了;另外有15%的家长表示不知道如何处理。当孩子开始长大,逐渐离开大人的视线范围,有了自己的社交范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摩擦和冲突,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炼,更是对家长情商与修养的双重考验。之前,浙江宁波某商场游乐园内,一同玩耍的两个小朋友起了争执,其中一个小朋友动手打了另一个小朋友,而被打小朋友的妈妈过激之下竟4次怒扇另一个小朋友4次耳光。最终,以打人者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十日并罚款500元的结果而告终。而,随着社会舆论的发酵,打人者更是被舆论谴责得体无完肤、声名狼藉。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唏嘘。如果,当时打人的那位孩子妈妈能冷静处理,结果会大不相同。为人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被别家孩子打了,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并冷静处理呢?现在,就让我们站在各当事人的角度理性看待孩子之间的纠纷——Part.1一巴掌下去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一巴掌下去,究竟伤了谁?一巴掌下去,有理变没理,本来的受害者变成了肇事者。将心比心,如果别人这样对待你的孩子,你是怎样的心情?一巴掌,把原本孩子之间的打闹升级成了恶性事件,对方家长又岂肯善罢甘休?给被打孩子造成的伤害一巴掌下去,对方小孩被一个成年人殴打,其恶劣程度不亚于两个成年人之间的互殴或是校园霸凌事件。这样的恶性影响有可能将伴随这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他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数次的掌掴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创伤性事件。在孩子处于无保护的状态下持续性的伤害,孩子很有可能因为内心的极度恐慌和委屈产生应激反应。比如莫名其妙会紧张、晚上睡觉哭闹、不敢去游乐场等状况,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处理,可能会造成孩子对社交恐惧,影响今后的性格。对自己孩子带来的伤害和影响一巴掌下去,自己的孩子眼见平日里温柔可亲的妈妈竟然对别的小朋友如此凶狠。孩子很有可能会因此疏远和惧怕你,或者会模仿你,在潜意识里产生暴力倾向。父母的激烈言辞会让孩子误以为“爸爸妈妈这样生气和难过是因为我被打了,我被打这件事是不是本身就是错的”,让孩子产生极度痛苦、自责的心理。Part.2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应如何处理很多家长会说,孩子之间的问题就让孩子自己处理,大人最好不要插手。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非常反感这样的说法。假如你的孩子一直被对方打,而双方的年龄和实力相差太大,你的孩子完全没有办法和对方沟通,更无招架之力,你还能站在一旁冷笑看孩子自己解决吗?当然,让孩子独自去面对危机才能学会化解危机,但也要视情况而定。一味的坚持在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不插手,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你的漠视只能让孩子缺乏安全感,逐渐变得怯懦自卑。你的插手,不是暴怒地去责怪和暴打对方的孩子,而是对你的孩子言传身教,教会他如何直面冲突,把伤害降到最低。孩子之间的冲突有很多种,就主动和被动而言,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自家孩子被打了怎么办?01、如果两个孩子年龄相当同龄孩子之间的打闹,大多都不是恶意的,因为力气和个头相当,两个孩子基本上是势均力敌的。这种情况下可以看两个孩子之间的打闹程度,如果没有受伤的危险,只是简单的推搡,可以鼓励自己的孩子大声向对方说:“我不喜欢这样,你要是再打我我可要动手了!”,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这件事。如果孩子有受伤或一味被打,家长则有必要插手干预了。作为被打孩子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打了,肯定是心疼和气愤的。但你要记得,对方也只是个孩子,言语上的辱骂或行为上的攻击都不能有。你要做的就是压制住自己的心疼情绪,先制止对方的伤害,检查孩子受伤状况,并带着孩子第一时间找到对方孩子的家长,说明情况协商解决,把它转变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契机,让孩子从中获取经验。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碰到不讲道理无法沟通的家长,可立即报警,请公安机关从中协调,以避免双方言语争执与肢体冲撞。如果情况严重,还可以报警取证后走民事诉讼来捍卫孩子和自己的正当权益。打人是一种攻击行为,看到自己孩子打人觉得是孩子之间的玩闹;而当被打家长出来干扰就觉得对方小题大作,实际上这种刻意忽略孩子不文明行为的作法就是一种修养欠缺的表现。养不教,父母之过。02、别家孩子比你的孩子年龄大得多这种情况下,对方很有可能是恶意的,只是孩子世界里的恶意与成人世界的恶意并不相同。虽然动机不一定出于恶意,但造成的伤害却往往是极其严重甚至是致命的。且大孩子的力量与小童的力量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孩子很有可能受到比较严重的伤害。在成年人的眼里,以大欺小绝对是恃强凌弱,作为家长,肯定是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但是,你却不能动手打对方。要知道,对方尽管比你的孩子大,但在法律上仍是未成年人。你要做的就是立即制止伤害,第一时间进行情绪安抚和检查伤势,并收集证据,寻找对方监护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警处理,情况特别严重或双方调商不成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果对方态度较好,积极主动认错,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而孩子伤势也并不严重的话,也应看在对方还是未成年人,尽量宽容和谅解对方。家长要在平时就教导孩子,如果有人恶意欺负、伤害,就一定要大声制止,制止不了那就勇敢反抗。家长要永远站在孩子的身后,有你做后盾,孩子才会有勇气反抗所有的不公正待遇。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告诉你的孩子,碰到实力不均衡的大孩子欺负,应尽快跑开以避免更大程度的伤害。第二种:自家孩子打了别的小朋友首先,态度很重要。诚恳的认识到监管不力与孩子打人不对的事实,带着孩子向被打者道歉,家长也应向对方家长表示歉意。若是小打小闹,相信对方家长也不至于揪着不放。如果确实把对方伤得很严重,在主动认错道歉的前提下,还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例如主动提出带对方孩子去医院检查,并承担医药护理费、孩子的营养费、孩子和家长的误工费以及后续康复治疗等相关费用。孩子打人可不仅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更是一项高成本的“准违法”行为。做为家长,不能抱着只要自家孩子不吃亏就由他去的心理,要知道,小时候打人承担民事责任,长大后打人可就要承担刑事责任了。所以,如果你没有做好随时准备向别人赔礼道歉以及可能会有的诉讼及相关经济赔偿,请约束和教导孩子的行为,把不良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不打人是一种善良和教养,不被打是一种气场。请把我们的善良和教养传播给我们的孩子,同时也要教会孩子,我不惹事,但不代表怕事。我不打人,却不能被人打,适当的时候,也要教会孩子用自己的拳头进行自卫和反击。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通过和平的谈判与协商去帮孩子解决问题,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寻求社会治安与法制机构的帮助。这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更是一个考验情商与智商的社会,请用文明的方式守护我们的孩子,教会孩子在这个社会里行走所需要具备的生存法则。来源:孩子王(lovekidswant),孩子王,让每一个童年更美好。原文标题:《4岁女童抢玩具遭4次掌掴:不打人是教养,不被打是气场》。转载已获授权。编辑:沐辰theend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VLOx6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