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90后情侣档让300岁广彩“活”起来

广彩是典型的慢工出细活。 何蔚菁(右)和蔡思哲的工作室开在一条小巷内,一个负责设计,一个负责转化成产品。 南都人物给你好看 追梦人 何蔚菁,90后广州女生,毕业于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因妈妈是广彩手艺人,自小耳濡目染,何蔚
原标题:90后情侣档让300岁广彩“活”起来广彩是典型的慢工出细活。何蔚菁(右)和蔡思哲的工作室开在一条小巷内,一个负责设计,一个负责转化成产品。南都人物给你好看追梦人何蔚菁,90后广州女生,毕业于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因妈妈是广彩手艺人,自小耳濡目染,何蔚菁热爱美术。大学毕业作品以广彩为主题,由此成了她女承母业的契机。两年前,与男友蔡思哲创立了品牌“继续广彩”。蔡思哲,90后汕头男生,毕业于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4岁开始学习中国画,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在女友影响下,爱上广彩,并与之一起创业,成为一名广彩手艺人。追梦宣言让广彩在当下实现更多价值,更好融入生活,跟生活节奏产生共鸣。从繁华的中山七路转入小巷,社区一楼,一所白色小房门口,微光点亮了“继续”二字,玻璃橱窗里,七彩器皿在微光中熠熠生辉。它们和创作者一起在巷子里等待有心人的探访。店里头摆放着两张相对的桌子,蔡思哲一手拿着白色瓷碟,一手握着描线笔在灯光下细细勾勒出花的姿态;另一边,何蔚菁一手拿着擂,一手捧着钵细细研磨名为“水青”的广彩颜料粉。蔡思哲说,如果不是遇到何蔚菁,他不会从事广彩。何蔚菁说,如果不是蔡思哲,她的广彩构思将无法实现。“等你毕业了,再教你广彩制作”何蔚菁的妈妈是一名从事广彩30多年的手艺人。读小学时的周末,何蔚菁常被带去广彩厂,看着妈妈在一个个瓷器上作画。细细的笔划勾勒出细致的花鸟、生动的人物,灌注以鲜艳的色彩,美人美景跃然而出。何蔚菁因此也爱上绘画,但妈妈从来只让她旁观广彩的制作,却无法再靠近半步—亲手操作。瓷器贵重,加上广彩更是贵为艺术收藏品。那时候,广彩对何蔚菁而言熟悉而遥远。近在咫尺,却像是隔着一层玻璃罩,她只能驻足观赏。直到大学时主修设计学,妈妈也总是说:“等你毕业了,再教你广彩的制作。”何蔚菁却迫不及待,她把毕业设计的主题定为广彩。她要为广彩产品做品牌设计,理念是“打破以往广彩一些程式化的东西,并不只是收藏,还能使用它”。她爱时尚,爱穿着搭配,“能不能把美美的广彩戴在身上,切换出不同的广彩造型?”她把想法告诉妈妈,得到支持。何蔚菁开始跟着妈妈学习广彩技艺。男朋友蔡思哲也从汕头来到广州,在拜访何蔚菁妈妈的广彩作坊时,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4岁开始学习中国画,在家人的用心栽培下,蔡思哲一向喜欢传统文化。300多年历史的广彩,加上女朋友的创新心思,让他看到了广彩的可能性。因为感兴趣,蔡思哲开始学习广彩绘画。因为学习国画的经历,他上手特别快,不到两三个月就能熟练掌握广彩的绘制工艺。后来,通过一位广彩师傅的介绍,何蔚菁将毕业设计中的部分作品拿到工艺集市上摆卖。在传统集市上,带着新式广彩工艺出现的两个年轻人,受到了广彩圈子老一辈师傅的关注,“他们都觉得很惊喜,觉得我们的出品蛮有意思的”。更让何蔚菁意外的是,集市过后竟有客人主动找来,希望订制一些广彩作品。原本打算毕业后从事设计行业的两人,有了新的方向。在妈妈帮助下,两人找到了在中山七路巷子里的一家大约30平方米的小店铺作为工作室。经过精心布置,简约纯白的小店里,陈设作品慢慢增加着,逐渐形成了两人的风格。两年前,他们的“继续”广彩品牌正式成立。\"继\"是一个传承,\"续\"是一个延续,我们希望能将传统工艺融入当代的生活里,而不会因为它是\"非遗\"就变成只是\"遗产\"而已。”金陵十二钗集体上广彩然而一开始,想要创新广彩,并非易事。眼前简单一个鹅卵形广彩吊坠,是“继续”团队用了两年时间才打磨出来的最终版本。也许外行人看不出初品和终版的区别,但“继续”团队却“斤斤计较”,“当时项链的瓷胎比较厚重,且易碎,尺寸也不是十分合适”,何蔚菁说蔡思哲是个“细节控”,每一个广彩作品的制作需要经过设计,打稿,写线,上色,描金,烧制等多个程序,其中还要因应作品的特性进行反复上色和烧制,步骤之复杂,必须在品质最优的瓷胎上才能体现价值。两年间,为了寻找到合心水的瓷胎,他们多次往返景德镇。不断在制作中摸索,和当地的制瓷匠人沟通,寻找合适的作坊,最终才订制到适合做广彩饰品的瓷胎。“继续”二人在工作室里时而分工明确,何蔚菁主要负责产品的设计和包装,而蔡思哲更多的负责把何蔚菁的构思转化为现实;时而两个人互相交流想法,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某一天,何蔚菁突发奇想,如果红楼梦里面的金陵十二钗,来到广州喝茶会是怎样一幅场景?能不能用广彩来展现这样的奇观?她把想法告诉了蔡思哲,两人便开始构思,如何将这场景付诸现实。“创作的难度在于,如何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画上那么多人物,同时展现他们的神态动作,服装配饰。”蔡思哲说当时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经过好几版草稿,才最终确定下来。最终,在一个半径约20厘米的瓷盘上,蔡思哲画上了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加上表演的仕女们,将近20个服饰考究、神态生动的古代人物在叹早茶。为了将广州文化融入其中,边饰以广州经典满洲窗为锦地元素,配以早茶点心“虾饺”、“烧卖”、“春卷”、“蛋挞”这些富有特色的点心为点缀。而人物背景中还隐约能看到广州塔、五羊像等广州地标。为了能把作品及时送去参赛,两人花了一个月时间制作,甚至包括了几晚不眠不休的绘制烧制。最终,这幅名为《幻游羊城》的作品获得了2018第十四届广州市工艺美术精品评比中“工美金工奖”的金奖。让广彩融入生活不脱节“时光驿道”是“继续”的另一系列获奖作品,在第二届南粤古驿道文创大赛中获得年度大奖。这系列作品,是由4套杯子和杯托组成的广彩茶杯,每一套分别用广彩绘制出四大不同时期古驿道的时代背景和特色风光。“广彩有300多年历史,但其实人们熟知的是某个时代的广彩面孔,我们希望改变人们对广彩的认知。”何蔚菁介绍,店里不少作品是通过广彩颜料的创新配色,营造出另一种的广彩氛围,例如有淡雅的水仙花杯子、清新的郁金香吊坠、几何圆点作为锦地的蝴蝶杯托。广彩在“继续”中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系列作品后来被一家银行下订了一百套,作为客户礼品。这也是“继续”收到的第一份大订单。当时何蔚菁的妈妈也加入帮忙,三个人忙了好几个月才赶在约定时间前交货。通过参赛和参展,“继续”积累了些名气。今年春节和情人节,受本地一高端商场的邀请现场展示了广彩技艺,也吸引了一些爱好者到工作室来体验制作。作品虽然得到好评,但两人心中依然有着不少纠结。他们想要追求广彩更高的艺术性,而不只是单单重复以往的工艺性。艺术性的突破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人手有限,他们的作品并没有在网络渠道里发售,只是在工作室和偶尔在集市上售卖。大多客人都是慕名而来。但这就带来了经营的问题。“只要收支能平衡,我们就会继续做下去。”蔡思哲说。他们真正担心的是,制作广彩的慢状态是否能适应如今社会的快节奏。“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来购买。现阶段,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是在研发和设计上。”对于未来的路具体要怎么走,两人并没有很明确的目标。但梦想是一致的—创新,让广彩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蔡思哲认为,如果只是在博物馆隔着玻璃欣赏广彩,并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反而会让人觉得这只是一个过去的东西。“让它在当下实现更多价值,更好融入生活,跟生活节奏产生共鸣,不要脱节”,这是两位90后手艺人想要“继续“的目标。指导单位:广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采写:南都记者叶孜文摄影:南都记者梁炜培有梦想来报料邮箱:nddream@163.com电话:020-87388888作者:叶孜文梁炜培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8nOJrD.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