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历届总统张铁志:台湾民主化实属无奈不是因蒋经国善良

[导读]张铁志的在《时代在改变》中的文章代表了现时代知识分子面对现实与国家思考的努力方向,也代表了一个正在形成中的公民社会中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警醒与自觉。 我们一直都在谈论民主和民主的未来。无论是从观念的根源,理论的谱系,还是从制度的建设,实
原标题:张铁志:台湾民主化实属无奈不是因蒋经国善良[导读]张铁志的在《时代在改变》中的文章代表了现时代知识分子面对现实与国家思考的努力方向,也代表了一个正在形成中的公民社会中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警醒与自觉。我们一直都在谈论民主和民主的未来。无论是从观念的根源,理论的谱系,还是从制度的建设,实践中的构想,我们都在不断地谈论民主的建设,乃至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条件:我们并不生活在民主制度的场域之内。这话也许有些反讽,但是如果民主的议论只停留在观念战胜观念的阶段,无法在实践中得以检验观念的力量如何引导公民社会的建构,这样的讨论总会有几分的玄虚和无端的妄想。我们需要一种借鉴,一种并不遥远地参照,让我们民主建构的幻想成就一种现实。而张铁志《时代正在改变:民主、市场与想象的权力》一书正好提供了这种让我们的幻想变成现实的观念力量。台湾在民主化转型之前的政治体制与大陆有着一脉相承之处。尽管前些年大陆与台湾水火不容,视若仇敌,但血缘与根源的联系是任何政治意识形态无法割断的,再加上多年官方与民间的努力,这种隔阂已经逐渐消散,沟通成为了最大的共识。台湾从威权政治体制到民主化的转型向我们提供了一个讨论民主问题的最佳公共场域。来自台湾的评论家张铁志的写作,对台湾民主化过程的梳理,也给大陆的写作者和讨论者提供了一个好的借鉴与参照。当然,张铁志的写作还有一个优势,他的理论滋养是源于西方的民主化语境。他在本书的自序中说,大学认真阅读过去几十年被禁绝于台湾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和新左理论,也读自由主义,“我开始探究资本主义、现代国家和代议制民主制度在几世纪前的兴起与转型,也开始研究战后东亚政治的经济发展”。虽然没有答案,但是随着视野的拓展与思考的深入,问题意识,思考场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换句话说,从纯属西方语境中的理论思考写作抽离出来,把这种理论带入到台湾的生活的现代化场域当中,从台湾的民主化转型中总结经验与动力,思考困境是如何发生的,这就是本书第一辑大部分文章的主题。我说张铁志的写作的理论优势与大陆的写作者的来源是同一的,我们都是从西方思想家的观念谱系中寻找理论凭借,再加上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有更多的亲缘性,台湾的民主化进程似乎给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借鉴和理论参考,甚至一种可以幻想得到的现实。当然,这种现实并不意味着民主化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当福山提出历史的终结时就显得过于乐观了。自由民主制度是我们生活的唯一选择吗?民主化“第三波”的衰退,民主世界陷入了某种形式的焦虑和倒退。1989年之后柏林墙倒塌之后的那个普遍的假设:几乎所有极权或半极权体制的国家都会过渡到民主制的乐观态度,现在已经沦为了一种空谈与妄想。从威权体制到民主制的转型,台湾的政治秩序的变化虽然符合这种假设,但是在新世纪后,这种民主化会不会衰退?我们该如何深入观察和分析到这种细微的变化?或者说,我们能为解除民主化过程中的弊病做些什么?这才是张铁志这些文章背后蕴含的真正力量:“我们不是质疑民主的基本价值,而是对民主有更高的期待。台湾或美国民主的弊病,当然不是因为它们有政治竞争、三权分立——这些当然是好东西,我们在乎的是如何透过制度改革来确保公民的自由与平等”。张铁志通过他的文章给大陆读者进行了一次常识性的普及,对四九年后的台湾政治发展态势进行了大体的概括与分析。虽然都是零碎的文章,但是却蕴含着内在的脉络:他看重的是观念的力量,自然会从知识分子的启蒙精神的思路开始讲述,另外他把笔墨的重心放在了台湾从威权政治体制到民主制的转型过程的斗争与争取上来。第一篇《台湾民主地图》的第一句话就概括了全书的写作:“这个岛屿在二十世纪的历史,就是一页民主的斗争史”。我们隔海观台湾,总有或多或少的隔膜,比如我们习惯性人物台湾的民主化过程离不开蒋经国的伟大改革,大陆出版的几部关于蒋家的传记也都对蒋经国这种自我革变的政治人物的精神进行了褒扬。但是在《蒋经国是台湾民主的推手?》中,结合了当时海内外环境和时局的变化,张铁志分析说:“政治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统治者永远会保持政治权力。面对社会要求的改革的呼声。他会考虑镇压成本与容忍成本何者较为巨大。”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正处在这样的一种重大压力之下,威权体制出现了裂缝,党外的民主运动逐渐成形,以组织化的方式参与选举,创办杂志,再加上美国对台湾政局的施压,它在国际上逐渐丧失了自我统治的合法性,台湾本体化的政治诉求,民间公民意识的觉醒等等,这一切都逼迫着当政者作出选择。所以他总结说:“台湾的民主化并非来自蒋经国的良善,说他是由上而下地‘开启’或‘带领’台湾民主化,都是不准确的”。但是民主化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民主并不是一个既成事实,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如果妄想实现了民主就想实现大同,这样的民主迟早会倒退到人类的荒野之中。民主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失败意味着一种实践伦理:如果民主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不能给民众带来合理和高效的服务,不能解决腐败与贫困,不能使我们变得强大和自信,这样的民主可能会被遗弃。张铁志的在《时代在改变》中的文章代表了现时代知识分子面对现实与国家思考的努力方向,也代表了一个正在形成中的公民社会中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警醒与自觉,从那些基本的问题中一步步重构思想的力量,让观念在现实中迸发智慧,在民众的头脑中洒下思想的种子,在地面上生根发芽。因为一种开放的公民意识,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对民主的未来至关重要。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RJ77dD.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