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李诞,也不过是一个凡人

拾遗物语 美好的事物,不是没有裂痕。而是满是裂痕,却没有崩开。 ——黄执中 1 李诞终于跌下了神坛。 我可不是说什么“李诞出轨”, 我对这事毫无兴趣, 我只是想说说《奇葩说》中的李诞。 在参加《奇葩说》之前, 李诞被很多人捧
原标题:李诞,也不过是一个凡人拾遗物语美好的事物,不是没有裂痕。而是满是裂痕,却没有崩开。——黄执中1李诞终于跌下了神坛。我可不是说什么“李诞出轨”,我对这事毫无兴趣,我只是想说说《奇葩说》中的李诞。在参加《奇葩说》之前,李诞被很多人捧上了神坛:“太喜欢李诞了,我为他辞去外貌协会会长的身份。”“太喜欢李诞了,第一次觉得男的有趣这件事比长得好看更加重要。”“太喜欢李诞了,表面嬉皮笑脸,其实深藏大智慧。”“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说的就是李诞。”大家对李诞的敬仰与推崇,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但自从李诞参加《奇葩说》后,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就慢慢变了:李诞在《奇葩说》确实垮得很惨。非常不礼貌地随意打断别人辩论,几乎没有输出任何有价值的观点。李诞为此还上了数次热搜:——《求你们不要再尬吹李诞了》。——《李诞是否被过誉了?》。“各种打断选手或者别的导师,打断也不是从内容上反驳别人,尽是尬吼。”“李诞是真不行,他是这季奇葩说最大的槽点。”“知识底蕴不足,鸡贼,没素质,终于暴露在了阳光之下。”甚至还有很多人说:“能不能把李诞移出《奇葩说》啊!”“我以前挺喜欢李诞的,但现在看着就想揍他。”李诞这个“有趣之王”,就这样掉落神坛,成为凡人。2我三年前就很喜欢陈铭,但当时很多人都不喜欢他,觉得他的三观太正了。在反正统、反鸡汤、尚另类的《奇葩说》里,三观很正的陈铭反倒成了一个另类,他甚至被马薇薇鄙视为鸡汤之王,嘲笑陈铭是“站在宇宙中心呼喊爱”。陈铭自从被扣上这顶帽子后,只要一上场,对手就开始嘲笑他:“陈铭又要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了。”然后就是全场哄笑。哪怕陈铭说得再好,十分辩论也会因此变成七分。每每如此,陈铭只有苦笑。但在今年的《奇葩说》第五季,陈铭终于以绝佳表现翻盘了:“陈铭睿智、沉稳、有教养!”“陈铭身上有一点和其他辩论咖明显不同的特质,他没有戾气,也不卖惨,做人如水,做事如山。”“陈铭老师真的是太圈粉了,从传播学到量子力学,从两朵乌云到星辰大海,随时都可以freestyle,当之无愧的bbking啊!”“陈铭是个宝藏男孩,好想嫁给他。”一直被众人歧视的陈铭,终于在这一季封了神。3在李诞跌下神坛的时候,我为什么要说陈铭呢?其实就是想表达一句话:你因为一个人的优点喜欢他,那么可能有一天,你会因为相对的一个缺点而讨厌他。你因为一个人的缺点讨厌他,那么可能有一天,你会因为相对的一个优点而喜欢他。所谓缺点,不过是优点的延长线。所谓优点,不过是缺点的另一面。陈铭学识高、有教养、三观正,但他太正统、太鸡汤、有点装;高晓松胸襟宽阔、白衣飘飘,但常常何不食肉糜、太过理想;蔡康永温润谦和、情商过人,但因此套路甚多、胜负欲太强;马东圆熟可爱、聪明睿智,但因此而过于犬儒、媚俗和鸡贼;马薇薇锐气、强大、犀利,但因此而太强势、充满攻击性;黄执中理性、深透、博大,但因此而性情凉薄、不易动情。每个人都不是完人——一个优点,必然对应一个缺点。李诞也是这样。我们喜欢他的幽默、风趣、痞丧,说话带着一股泼皮无赖的出世江湖气。但当他这一面被展现到极致时,我们又开始讨厌他很鸡贼、没底蕴、没教养。其实这些,在我们最初喜欢他的时候就已经注定。我们都太苛责了,以至于没法喜欢一个完整的人。4上周《奇葩说》有一道辩题是:恋人向你隐瞒自己的贫穷或者富有,哪个让你更不能接受?正反两方争得不可开交,但我喜欢的,是高晓松的回答:“两种观点我都能接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世界没有人不在隐瞒着什么。我们每个人起了床,在选衣服的时候,就开始在表演自己。表演一个他觉得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他真正的自己。所以如果你不接受别人隐瞒各种东西,相当于就是不接受人类。小时候我不太接受这些东西。长大了,我越来越觉得:我们的成长,一个特别快乐的地方,就是觉得这东西还挺有意思的。长大了眼睛越来越毒,但并不导致自己越来越难过。我现在很容易看出别人在隐瞒什么,但我并没有因此觉得好沮丧,人类怎么会是这样子啊?反而还觉得挺有意思的。我看到有人在纽约中央公园,穿个浴袍在遛狗,知道他假装在五大道上有一个公寓,但是实际上他可能没有,他只是在吸引别人的注意。你会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慢慢学会去接受别人的隐瞒,这样渐渐你就会发现,不仅可以接受了,还觉得挺有意思。”我特别喜欢高晓松这段话所传达的意思。这段话,跟木心坐牢出来说的那句“诚觉世事尽可原谅”,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也想说:李诞有时是挺招人烦的,不过他还是挺有意思的。比起蔡康永,我其实更喜欢高晓松。我个人浅薄地认为,蔡和高其实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人。蔡康永看似温润谦和,但骨子里其实凉薄高冷。高晓松看似性格高傲,但骨子里其实温润谦和。蔡康永看似温柔儒雅,但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活得很实际的人。高晓松看似粗枝大叶,但骨子里其实是一个白衣飘飘的少年。蔡康永的道理是暖的,但他的心是冷的。高晓松的道理是冷的,但他的血是热的。蔡康永表面是浪漫主义,但骨子里其实是现实主义。高晓松表面是现实主义,但骨子里其实是浪漫主义。(不是贬低蔡康永,只是陈述一己之好。)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更希望自己能活出高晓松的那份成熟。所谓成熟,就是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我接受自己的局限,也接受他人的局限,知道世界喜欢在荒诞滑稽里闹成个兴高采烈的样子,所以就不把别人的荒唐看得太重。看透人性,于是宽恕人性。因为懂得,所以选择慈悲。5很喜欢一部青春爱情片《怦然心动》。女主角一开始超喜欢男主角,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她渐渐不那么喜欢他了,“他原来有那么多缺点。”甚至对他还有了一点讨厌。女主角的爸爸是一个画家,画家爸爸对女儿说了这样一番话:“一幅画并不是众多物件简单拼凑而成的,虽然牛只是一头牛,青草只是青草,鲜花只是鲜花,穿过树枝的阳光也仅仅只是一束光,但如果将它们放到一起,却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魔力。”爸爸给女儿传达的意思就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也是我写这篇稿子最想传达的意义。“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我们在观察和认识一个人时,不要只相信你迷恋的部分,同时也要看到他身上存在的缺陷或缺点。第二层意思是:我们在观察和认识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个人身上存在某种缺陷或缺点,就一刀切地彻底否定他。第三层意思是:我们在观察和认识一个人时,要看他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还是整体小于局部之和。如果一个人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其实就值得我们继续去喜欢。而我们自己,也要争取成为一个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人。6美剧《老友记》中,有这样一个情节:Ross要在Julie和Rachel两人之间做一个选择。Julie是个非常完美的女生。她漂亮、随和、善解人意,而且和Ross还处于同一知识层面,看起来非常适合Ross。但是Ross却无法做出选择。于是他的两个好友想了一个办法:做了一个表,把Julie和Rachel的优点和缺点都列了出来。Rachel优点不多,但缺点很多。Julie优点很多,几乎没有缺点。但最后,Ross还是选择了Rachel。Ross给Julie写了唯一一个缺点:“她不是Rachel。”Ross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脏瞬间被击中了。我们喜欢一个人,是因为TA完美无瑕吗?并不是,我们之所以喜欢一个人,是因为尽管TA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我们依然欣赏TA的优点而爱TA。爱一个人的优点是所有人的本能,接受一个人的缺点却是爱人的特质。7不管多么优秀的人,其实都携带着某些暗淡的品质。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永远交响着乐音和噪声,如果你想倾听生命的旋律,就必须爱屋及乌地吸收光阴的噪声。如果你想亲吻美人的红唇,就必须忽略她唇齿间生长着的细菌。优点和缺点,从来都是买一赠一的捆绑销售。我们不能只要一个人的优点,而退回他的缺点,世间没有这样的买卖。而且,一个人一件事物,正是因为他不完美,所以才完美。正如黄执中所说:“美好的事物,不是没有裂痕。而是满是裂痕,却没有崩开。”▼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q4ZZwD.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