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游记】郑丹:庐山行

庐山行 安徽省怀宁县振宁学校 郑丹 国庆节,阴天,去庐山似乎不是好日子。 瀑布 我们从石门涧售票处出发,看瀑布。 山路平缓,就像飞机起飞要滑行一段路程。山里的秋天似乎来得晚,茅草披着绿发,丝毫不见颓唐模样,蕨类植物也举着鲜嫩的旗帜
原标题:【正道游记】郑丹:庐山行庐山行安徽省怀宁县振宁学校郑丹国庆节,阴天,去庐山似乎不是好日子。瀑布我们从石门涧售票处出发,看瀑布。山路平缓,就像飞机起飞要滑行一段路程。山里的秋天似乎来得晚,茅草披着绿发,丝毫不见颓唐模样,蕨类植物也举着鲜嫩的旗帜。几朵野花撅着嘴似开未开,像爱撒娇的小女孩。石板湿漉漉的,像刚淋浴了一样。石头从树丛中探出头来,威武雄壮,却不峻峭。几块大的团团围坐,旁挨几块小的,仿佛大哥带着小弟。中间一汪碧水,水波荡漾,如同邻家小妹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睛。不断有水流注入,好似银线飘动,又不甘就此停驻,稍做休息,即流向远方。声音像少女梦中呓语。渐渐地,水声由呓语变成咯咯欢笑,水流也由银线汇成银蛇。也许是走投无路,谁振臂一呼,招兵买马,石头蜂拥而至,大石小石不计其数,队伍越来越大,声势也浩浩荡荡。水声如壮汉的仰天长啸,水流如骏马的四蹄狂奔。伴随着山涧的幽深,山路也陡峭起来。头顶上是笔直的崖壁,脚下是轰鸣的山谷,只好紧紧抓住护栏,生怕一不小心万劫不复。就像故事的高潮之前都得舒缓一样,山路又缓和了。抬头一看,一条蛟龙从天而降,不,应该是一条蛟龙溯流而上,长长的身子在拼命扭动,尾巴散开。或许是枯水季节,小小的青龙潭困住了它的手脚,它不甘平庸,非要上天寻找。愤怒的飞沫四溅,漫起满天飞雪。咆哮的雷霆震撼,响彻整个峡谷。巍峨的大山困不住不羁的灵魂,安逸的潭水锁不住追寻的脚步。不知道这是不是李白诗中的庐山瀑布,我没有看见“日照香炉生紫烟”的仙境,也没有领略“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盛景,但我分领悟受到人生之秋的真谛。情节又紧张起来,几乎和瀑布平行。只盯着脚下的台阶,一步一步,不抬头看山,山顶在心中。偶尔望望瀑布,它还在身旁,似乎细了不少,在云雾中显得婉约,但依然高昂。终于到龙首崖,站在亭子里,举目四望,云雾缭绕,云山雾海,瀑布难觅芳踪,但那响彻云霄的雷鸣依然在,那是瀑布的宣言。云雾“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一直向往这样的境界。云是家里养的,或者云是好友可来去自由。大概,只有大山才有这样的云吧。可能是阴天,庐山的云和雾仿佛是孪生姐妹,分不清。刚上山,雾就给人们穿上了薄薄的镂空的绸缎,袅袅娜娜,似乎感觉不到。可是,才走几步,飘动的碎发就低垂着黏在一起。树林密集处,几滴水落下来,以为在下雨,准备打伞,又停了,抬头一看,到了枝叶稀疏的地方。原来是雾在捣鬼。它是个调皮的孩子,暗暗躲藏在茂密的树叶上,偷偷洒几滴,等你发觉又巧笑着逃走。到了山腰,雾又变得情意绵绵,丝绸换成羊绒,流连在你身旁。雾气攒成水珠滴下来,打湿了鞋子。石板永远光鲜亮丽,雾是天然的化妆水。前方的人走几步就影影绰绰,对面的人还没发现就突然冒出,雾把我们变成仙人要去瑶池赴会呢。岩壁湿漉漉的,栏杆湿漉漉的,山上的树林也是湿漉漉的。只有鸟声是清脆的,经过了雾的漂洗,更加婉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云雾中。似乎雾玩累了,等我们到御碑亭的时候,散去了一些,太阳出来了。可是阳光大病初愈,有气无力。然而,庐山的面目还是露出来。远处层峦叠嶂,近处林木葱翠。一团团云从山谷赶过来,飘飘渺渺,轻抚着山的额头。黛色的山在白云的襁褓中安详地睡着,吵吵嚷嚷的人群惊醒不了它。御碑记载了周颠的四句诗,只记得“朝耕白云暮种竹”一句。周颠原为患颠疾的乞丐,后助朱元璋大胜,隐庐山。朱元璋大病又托人送药,但一直不见,只在庐山石壁上留四仙诗。朱元璋晚年心狠手辣,对于帮助他的如刘基、李善长,都不放过。周颠归隐无疑是明智之举。吴均“云从窗里出”,毕竟还有通往俗世的一扇窗,而周颠“朝耕白云暮种竹”,不食人间烟火,只饮仙风玉露,远离名利,洒脱自由。就像这白云,纯净无暇,柔软飘逸。不远处,就是仙人洞。老子手持拂尘盘腿坐在青牛上,笑眯眯的。他是在笑看苍生熙熙攘攘吧。老子当然不在仙人洞。仙人洞并不深,仿佛打翻了的丹炉,里面还残留着玉液,那是从洞顶渗进来的水,滴得很慎重,仿佛每一滴都要深思熟虑,却积了半池,可见时间的有心。伸手接一滴,冰凉刺骨。我疑心是云雾凝聚而成,这是庐山的精魂。太阳又隐去了,云雾聚拢来,我们又成了神仙。何必识庐山真面目呢,只要朝耕白云暮种竹。夜行徜徉在花径,流连于白居易草堂,穿梭在庐山别墅群,驻足在庐山会议原址,不知不觉,已经下午5点。向工作人员询问,没有下山的缆车,也没有汽车,只有沿着河流步行。山里的暮色似乎来得早,我们在林间石路上疾走,雾气缓缓升起,缭绕着参天大树,看不见天日,棵棵巨松神情肃穆,只有远处传来枭的怪叫,一声声,平添几分恐怖。听见人声鼎沸,终于松了一口气,以为到了石门涧停车场,我们的车在那里。查看地图,倒吸了一口雾气,我们还在电站大坝。先生要超近道,走上了大道旁边的羊肠小径。路越来越窄,越来越斜,仅容一脚。左边,是参差的灌木,倾斜的山体;右边,是错杂的乱树,模糊的河流。先生在前探路,我断后,女儿居中,开始了冒险之旅。就像在云雾中摸索,不知道尽头在何处,也不能回首。或许,人生就是如此,选择了一条路,无论多难,只有硬着头皮走。许是废弃已久,不时旁逸斜出一些树枝,就像《西游记》里的树精扯住人的腿。以为踩上的是石头,脚一滑却落入松软的枯叶里,手本能的抓住枝条。幸好,庐山上的枝条都很坚强,要不,咕噜噜滚入大河,不死也得一身伤。前面伸出黑色的圆圆管道,像两根山的肋骨。讨论之后,我们认定是下水道,应该离下山不远了。女儿索性在水管上走起了模特步,只见她张开双臂保持平衡,双脚一前一后走一字,还像模像样。我说你可以参加学校模特社团。女儿一边走一边说同济没有模特社团,但有一个学姐高中学模特大学毕业后重操旧业,我很感兴趣,和她聊了起来。没留神脚下一滑,双腿一跪,右手一撑,右膝盖还是硌到了石头上,隔着裤子,我还是感到皮破了。可是,这荒无人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有忍着疼往前走。黑黑的管道像黑色的烟囱,不知通向何方。我想起了007在下水道里逃命,只不过我们在外面。下水道越来越斜,我们只好手脚并用,手扶着管道,脚探着石头,小心翼翼地下行。女儿说这是重走长征路。话没说完,脚一滑,屁股重重地堕在石头上。默默地爬起来,继续摸进。四野无声,连一声鸟鸣都没有,它们在巢里做着香甜的梦吧。听着手机里高德地图重复着“你已偏离路线,正在为你重新规划”,我突然担心起来,如果走不出去难不成要在山里过夜。山里有狼吗?有人打劫吗?背上凉飕飕的,似乎有一把刀架在脖子上。前方传来笑语,是孩子的嬉闹。肯定是人家,仿佛黑夜里升起了明灯。脚步轻快起来,虽然坡更陡,路更滑。声音越来越大,果然是人家。下水道也到头了,交界的地方一条石板路无声地等待我们。此时,已经6点30分了。前方就是停车场吧,我们走在平路上,简直是风驰电掣,我甚至忘记了疼痛。走到悬索桥,这不是我们来时的路吗?仿佛遇见了亲人,我们飞奔着向前。一个人喊住我:“你们往哪里去,那边是上山”。赶紧回来,问清了路,说还要一个多小时。雾气越来越浓,只好打开手机电筒,先生在前面,我和女儿在后。眼前是朦胧的灯光,耳边是轰鸣的水声,脚下是层层的台阶,胸中是咚咚的心跳。脚落下去,膝盖跳起来,再落下去。只觉身旁有一只怪兽,张着巨口要吞噬我们。只有逃跑,不住地逃跑。白天的蛟龙、山涧都变成了血盆大口,连云雾都不怀好意。更别说月亮了,今天八月十六呀,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呢。看来,庐山的月亮也欺生,不给我们指引归家的路。脚下的路平缓一些,依稀记得到慧泉,来的时候我还往里抛了一枚硬币呢,或许,它还记得我。心里暗喜,前方的路又陌生起来,毕竟,手机的光亮有限,我们只看见脚下的路。稍不小心,就偏离。前方亮着灯,有人在吃晚饭,吃晚饭哦,不是耕白云!他们说到停车场还有不少路,建议我们坐滑道。先生说只有1.5公里了。我担心天黑错过停车场,坚持坐滑道。我以为滑道和索道差不多。当我系上围裙,坐上滑道时,我才知道滑道类似于滑滑梯。只不过四个矿泉水瓶子分别放在两脚和臀部,双手支撑着在大理石的滑槽里滑行。女儿很兴奋,说还没有划过这么长的滑梯。看来,这趟庐山行结尾画龙点睛,让女儿延长了原本短暂的童年,也是意外之喜。当穿过重重迷雾,踏过层层山阶,回到我们的汽车身旁,我仿佛重回人间。当年徐霞客到庐山,故意远离官道,独辟小径寻找别样风景。今夜,我们无意探险,却携归一片云,开匣忽相视,化作白月光。—END—编辑制作团队总编:李华平主编:马琴何鑫(执行)本期责编:谷欢欢迎您如何关注: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qPnZwD.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