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6艺如其人的尚小云

翁偶虹 翁偶虹(1908-1994),著名戏曲作家、理论家、教育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人。原名翁麟声,笔名藕红,后改偶虹。翁偶虹青年时期就读于京兆高级中学,业余常以票友身份登台。毕业后致力于戏曲研究,常与黄占彭、程茂亭、关醉禅等名票
原标题:艺如其人的尚小云翁偶虹翁偶虹(1908-1994),著名戏曲作家、理论家、教育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人。原名翁麟声,笔名藕红,后改偶虹。翁偶虹青年时期就读于京兆高级中学,业余常以票友身份登台。毕业后致力于戏曲研究,常与黄占彭、程茂亭、关醉禅等名票同台。1930年中华戏剧专科学校建立,翁被聘于该校兼课。1934年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编剧和导演。1949年以后在中国京剧院任编剧。我与尚小云未交友之前,就喜欢他的戏,曾以“爽快明秀,豪放热情”八字默赠之。交友之后,发现他的性格,也是爽快明秀,豪放热情,恰恰是艺如其人。尚小云之《秦良玉》尚小云的唱,在陈派(陈德霖)高亢清脆的基础上,发展了娇婉之音,丰富了人物的音乐形象。尚派的唱腔,无论怎样地千回百转,而基调是清刚爽快,间有秀气容于其内。当年他以全本《雷峰塔》称雄剧坛,最后的“祭塔”一场,一个人唱满了台;只一句节节高的“峨眉山”唱段,不知倾倒了多少观众。《二进宫》虽是个家弦户诵的—般剧目,也公认为以尚小云饰李艳妃为最佳。梅、程对之,亦有逊色。他的唱,仿佛有一股热流,横贯舞台上下。这很可能就是他那热情的性格,寄之于艺,感染了观众。尚小云的武功,并俪于唱,成为尚派艺术的两大支柱。他的武功诸多吸收了杨小楼的特长。他一生最崇拜杨小楼,更不掩饰他学杨小楼;他不但把杨派的“盖步”、“趋步”、“搓步”等,毫无痕迹地融化于旦角的武打之内,还把杨派的“大扯”、“圆场”以及“脆中见稳”、“快中有慢”的风度,显著地标志出来。偏重武打的剧目如《桃花阵》、《梁红玉》、《林四娘》、《相思寨》等已昭著于世,不必絮谈。就是那出他最爱演的而不为人们重视的《银空山》,也表现了尚派的独特风格。他演这出戏的代战公主,报家就与众不同;他在“代战公主”四个字前,有一大套少数民族的语言,表示代战的家世。他和我说:“这套番语家门,是由《海慧寺》里舒明德的报家门启发而来。舒明德的家门是:‘本部堂,镶黄旗,满洲王机拉,裕祥佐领下,世袭骑都尉,花翎二品衔,刑部大堂隶司,直掌郎中,京察一等舒明德。’这是京剧里报家门字数最多的一个特例,我喜欢它,所以请精通番语的朋友为我撰写。”在代战与高思继会阵时,他先“转枪”,后“大扯”,上身微倾,人随枪走,势如鹰翔,而碎步碾玉,又急如风雨。他不打普通的“灯笼泡”或“快枪”,只是“一绕”、“两绕”,“上打”、“下扎”,爽爽脆脆,干净漂亮。他的掏翎亮相,直立台上,如玉树临风,刚挺婀娜。与他配演高思继的演员,也必须有相当的武功基础,才能五雀六燕地应付裕如。他在西安最后一次演《银空山》是储金鹏配演的高思继,对阵“大扯”,如流星赶月,颇得赞许。尚小云、尚长荣之《失子惊疯》全面讲来,尚派的特色何止唱功与武打。他的水袖功夫,与程砚秋并驾齐驱,表现了两种不同的风格。现在我们不但在《尚小云舞台艺术》纪念片里,可以看到《失子惊疯》的水袖绝技,还可以在最近推荐的蒲剧新秀——任跟心的《打神告庙》中,看到尚小云的水袖传授。至于他的做、表,不仅在《大马金刀》的代表作中,表现出艺如其人的“爽快明秀,豪放热情”;就是他演《梅玉配》里的少女苏玉莲,当韩翠珠耳语询隐时他那羞答答的表情,也体现出大大方方的闺秀品质。(《戏曲电影报》1984年第4期)翁偶虹秘藏脸谱作者:翁偶虹北京话旧(增订本)作者:翁偶虹 著梨园鸿雪录(上、下)作者:翁偶虹著,张景山编怀旧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4wD2pm96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