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标签你说的乡愁是什么愁?

一种近似爱情的感觉 ▼ “乡愁”这个词似乎总是很难形容,不论是席慕蓉在诗中刻画的“一种模糊的怅望”,还是卡森·麦卡勒斯笔下混合着孤独的怀旧,它获得的感性的描述总是多过理性。为什么我们会有乡愁?这种普遍而又私密的体验从何而来?赫芬顿邮报上
原标题:你说的乡愁是什么愁?一种近似爱情的感觉▼“乡愁”这个词似乎总是很难形容,不论是席慕蓉在诗中刻画的“一种模糊的怅望”,还是卡森·麦卡勒斯笔下混合着孤独的怀旧,它获得的感性的描述总是多过理性。为什么我们会有乡愁?这种普遍而又私密的体验从何而来?赫芬顿邮报上个月就采访了几位心理学家,请他们讲讲“乡愁”到底是什么。|故乡美不美,都可能会有乡愁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心理学家JoshuaKlapow认为,乡愁是一种对“可预测的、一致的、稳定的状态的依恋”,而且这种反应其实跟我们在过去和当下的处境其实关系不大。换句话说,即使故乡和家庭不尽如人意,回想的时候,你可能依然会觉得“还是那会儿最好”。FreeingYourselfFromAnxiety的作者TamarChansky则把乡愁称为“处于两个世界之间的正常过渡期”。起初我们可能觉得自己很难走出来,但它毕竟是“不太理性”的状态,其实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密歇根大学副教授RicksWarren的观点是,乡愁属于在陌生环境下的“战或逃”式反应,“进化让人本能地寻求自我保护。我们知道家永远不会伤害自己,所以总想回家。”对新环境的抗拒往往也伴生着乡愁,人们会因此感到抑郁和焦虑,甚至可能吃不下睡不着。另一方面,焦虑所带来的恐惧和消极情绪,也会进一步将它放大。Klapow还提到,“怀旧”也是乡愁的一个触发点。想家跟怀旧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选择性记忆,或者也可以叫做“玫瑰色滤镜”。比如,回忆家乡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念头都是“童年的温馨小屋”或者“街口某个很好吃的店”,而不会是“想念故乡的雾霾”“想念跟家里那次吵架”什么的。|缓解乡愁,需要先创造新的联系乡愁这种感情如此复杂,想完全切断大概不太现实,但也不是没有办法缓和。前文提到的三位学者都认为,处理它的最好方式就是“正常化”,对此他们给了几个小建议:首先当然是告诉自己,情绪不佳是暂时的,乡愁是人生变化的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应该的。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是可以向身体传达一个信息,就是“我知道自己不会有事儿”。Chansky则把这个过程比喻成“进泳池”,“刚开始总觉得冷,调整一阵子总会慢慢适应”。其次是和新的环境创造联系。这个联系并不完全指“让自己忙起来”,而是通过一些细节感受新环境并参与其中,迅速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进而创造一些稳定的日常,比如上大学之后每周都会去的图书馆,或者在异地工作时经常光顾的餐厅。这样能让我们进一步加强人生新阶段的可预测性,说白了就是“自己在哪儿,哪儿就是家”。第三就是再常见不过的“寻找新朋友”。Klapow说,他并不太建议我们反复跟家人倾诉自己的思乡之情,因为这样只能让人不愿意跟外界接触,情绪更加低落。相反,我们应该尽快和其他人——比如同事或同学——建立起融洽的关系,这样一方面可以疏解乡愁,另一方面也能从各种类型的人际关系里得到力量和安慰。就像斯蒂芬·金在《11/22/63》里说的,“如果你曾经想家,或者感到远离那些塑造了你的人和事,你就会知道,欢迎的话语和友好的微笑,对自己有多么重要。”(END)-图片来自:Giphy©️thesimpsons-▲本文作者:刘融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4wD7YZrGL.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