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浦 大国工匠寻找陈澹浦|中国近代工匠世家的祠堂在此

从南海区丹灶镇中心城区出发向南行驶大约5公里,就到了陈澹浦的老家良登村。这个相传在宋朝时候就已经建立的村落,依然保留着许多具有岭南风味的古建筑。 陈澹浦何许人?中国第一台机器缫丝机、广州第一批轮船、中国第一台柴油机均出自陈家及其弟子之手。
原标题:寻找陈澹浦|中国近代工匠世家的祠堂在此从南海区丹灶镇中心城区出发向南行驶大约5公里,就到了陈澹浦的老家良登村。这个相传在宋朝时候就已经建立的村落,依然保留着许多具有岭南风味的古建筑。陈澹浦何许人?中国第一台机器缫丝机、广州第一批轮船、中国第一台柴油机均出自陈家及其弟子之手。这个堪称广东乃至中国近代机械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家族,就是从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良登村走出来的。(更多请戳链接)1989年12月9日,《羊城晚报》第4版刊登了一篇名为《广州机器第一家》的文章,介绍了陈澹浦这个在中国近代机械制造业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故事,才让人们意识到在佛山南海丹灶,隐藏有一位重要的机械制造专家。如今走进良登村,陈澹浦的后人已不易寻见,据陈氏族人介绍,其后人大多迁往广州、香港等地居住,良登村内陈姓族人仅余5家。但是陈澹浦曾经存在过的印记依然存在——在陈澹浦出生的良登村村尾坊,澹浦陈公祠依然完整保留。陈公祠始建于1929年,在1992年经历重修,仍然呈现出非常古朴的风貌。被夹在两个村民自建房中间,和大多数农村祠堂一样,澹浦陈公祠渐渐变成了良登村大小嫁娶婚宴的举办场所。祠堂门前还保留着“近山远水呈秀色满门骄气显祥光”的木质对联,今年86岁的陈澹浦第四代旁系子孙陈炎老伯身体依然康健,他告诉笔者,这是当年祠堂重修时其堂哥所制,历经26年的风雨洗刷,对联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门口的匾额和对联均为原物,匾额安静的躺在祠堂门口左侧,上书“陈氏宗祠”。整个祠堂建筑工艺也十分考究,每块砖都经过细致打磨,即使历经岁月风霜剥蚀,依然平整光滑。据介绍,每当祠堂存在年久失修或外墙脱落等问题时,村民都自发修缮,贯彻修旧如旧的原则保存祠堂的古香古色。陈澹浦第四代旁系子孙陈允琦早前接受采访时曾介绍,“原来祠堂里还有一些精美的屏风,屋檐上还有木雕,不过这些都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及后来村里的宗派斗争中毁了。”那么澹浦陈公祠从何而来?故事还得从一个良登村排灌站说起。资料显示,良登村早期的农业排水灌溉工程,就是由陈澹浦的儿子陈桃川回乡捐资修建,丹灶镇志记载,陈桃川年过半百,见到良登村连年遭受水灾、旱灾,于是回乡与同村人罗玉堂商议,在村里建造一个排灌站,当即受到众人赞同与支持。1914年前后,由陈桃川出资修建的良登排灌站就这么建好了,是当时丹灶、西樵两地规模屈指可数的排灌站。排灌站的修建让周边的良登村、竹径村、孔边村的旱涝灾害得到缓解,大约5000多平方米土地受益。如今,良登、竹径、孔边三村合并为良登社区村委会,成为丹灶镇内少有的依靠农业土地出租获益的村居。据村委会成员介绍,如今全村常住人口大约4000人,因为耕地资源丰富,村民仍以种养为主业。不少村民认为,良登村如今依然能重点发展农业,与良登排灌站的良好运作有密切联系。陈桃川为了纪念先父的业绩,于1929-1930年间在家乡良登村修建澹浦陈公祠。中国的祠堂,多为纪念先祖而建,而良登村的澹浦陈公祠,却是为晚清实业家陈澹浦而建的,这样的祠堂在国内也实属罕见。受陈澹浦及其子孙徒弟的影响,如今良登村80岁上下的老人,大多在年轻时从事机械生产。■征集启事为传承和弘扬陈澹浦及其后人的工匠精神,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丹灶镇人民政府拟面向全社会征集陈澹浦及其后人的遗物、旧物,以作相关公益用途。如果您手上有:陈澹浦及其后人、徒弟的照片;与陈澹浦及其后人有关的各种物件;陈联泰号、均和安、协同和等与陈澹浦及其后人、徒弟有关的工厂的图片、物件等;请您投递至以下地址或发送至以下邮箱,并注明拍摄时间、地点、内容简介、提供者联系方式,您将获得丹灶镇人民政府向您颁发的荣誉证书和精美礼品(所供图视作允许征集方作公益用途)。地址:中国广东佛山南海丹灶镇桂丹西路88号镇政府宣传文体办104室邮编:528216邮箱:3421647471@qq.com联系人:帅先生0757—85431383【撰文】肖霞盛正挺【摄影】肖霞【作者】肖霞【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4wDGXWDr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