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拍摄手法和视角【专家视角】纪录片学界专家学者如何看《中山国》

编者按: 从10月22日起中山国公众号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专家学者对纪录片《中山国》的点评。与会30多位专家的评论精彩纷呈,平台将在整理后全部发表,以促进学习和交流。 本期推出的是纪录片学界专家学者对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山国》的点评。本期发言人
原标题:【专家视角】纪录片学界专家学者如何看《中山国》编者按:从10月22日起中山国公众号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专家学者对纪录片《中山国》的点评。与会30多位专家的评论精彩纷呈,平台将在整理后全部发表,以促进学习和交流。本期推出的是纪录片学界专家学者对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山国》的点评。本期发言人是: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原副会长王海平、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伟、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冯哲辉、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庆福博士。迁徙和融合,或许是河北最根本的文化特征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原副会长王海平《中山国》团队的创作者大都是我的同事和朋友,所以在这儿给他们开研讨会,我挺自豪的。这部片子播出以后,我身边的一些人问我说,看了吗?我说看了。感觉怎么样?我当时是这样想,一部几百分钟的片子,这么大的体量,很难一句话两句话讲出来。所以我就到绕了一个弯,我说你们在哪儿看的?在央9看的。我说对了,我说现在我们体制内纪录片播放的平台,这是最好的。复杂一点说:论一个片子的成败,应该有三个方面,一如一个凳子必须有三条腿儿才能稳定。一是,自己满意,因为片子是做给自己的,起码是自己愿意做的,承认与否,这都是一个主观之一;二是,一个片子其体裁一定有一些有兴趣的观众,他们是否在看?这很重要;第三,我们的体制内,或者说我们传统纪录片播放的平台是否予以播放的时间。我陆续见到的《中山国》的创作者,他们对于自己的作品是有自信的,这是凳子的一条腿;在我的视线内,对《中山国》、或者说对于历史题材有兴趣的人,对这个创作团队有兴趣的人,看了这部片子,而且去谈论这部片子,即或是小众,哪怕不多的人,也是片子不错的一个证明,这算第二条腿;《中山国》是在央九播出的,作为纪录片传统的平台,它是公认的最高级的地方。凳子必须三条腿儿才坐得稳,片子有了这样三个基点,无疑这部片子是成功的。我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央视的臧树青主任主持一个“地方台50分钟”栏目,那是当时我们做纪录片的人的家。当然,这个家的门坎挺高、却是我们心仪的。大家会把自己认为可以拿的出手的片子送给“50分钟”,那是斟酌再三的片子,也是带着忐忑送去的。因为“50分钟”是一个高级的地方,没有粗制滥造、不见阿谀奉承,纯粹精品,名副其实的荣誉,而且是真正有意义的。那是一段纪录片人的好日子。所以今天他们在跟我讲这个的时候,我说他的播出平台很高级,他的把关一定很严,所以一定是一个好片子。因为我跟团队很熟,很多人都是我的同事和朋友,所以我想说一说这个团队。我看完片子后,想的是片子的创作者。《中山国》是一个团队,一个群体。我们现在大多数体制内是这样大兵团作战,因为题材越来越大,制作规模越来越大,讲求的表现手法越来越多,非大不可。一群人要执行一个或几个人的思想观念、创作意图、表达方向不易。《中山国》这个团队,他们在一起创作不止一天半天,之前有《平山记忆》,再早还有《大转折》,我还听说之后还要创作《滹沱河》。一个团队、一伙人,接二连三,一起创作、一起拍摄,一部又一部向前走,很不容易。一个团队要有核心,所谓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军锋兄弟,志平先生,我看到了这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的实力,他们一定会做出更好的片子。一部片子,从创作观念、到内容结构、叙述逻辑等等,仁者爱山、智者爱水。中山国这个选题,在此之前,我的同事、还有我的朋友都有染指。关于中山国题材的片子,我也看过几个。创作年代不同,内容涉及的历史更有不断的揭秘出现,每一次看,我都会产生同样的一个意识:为什么拍?无论个人的纪录片,还是团队的片子,为什么你选择中山国?你要表达什么?这是我判论片子的根本。所以,我再思考中山国片子的主题思想。创作者选择中山国这个题材,或许有这样一个思想表达:迁徙,人类因迁徙而诞生新的文明。这当然是我的猜测。或许这是我的妄断,但片子揭示了这个人类不断高级的行为。记得几年前国家旅游部门搞过一次各省拍的形象片工程的评奖研讨。当时放到河北这部片子的时候,他的宣传词是“诚信河北”。我说河北还能不能有另外一种把我们自己文化用一句话表达出来的,一种精准表达。比如说像“多彩云南”,你一听就是定位很准、主题很鲜明的。比如说山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也是这样一个。我们河北是一个什么,怎么能够用很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我们河北的文化,总说燕赵文化,诚信河北。总觉得不那么带劲,不那么理直气壮,不是我们不好,不是我们不诚信,只是对文化的表达上,在思想表达,在突出一个主题上不够。也因为我们河北的文化太多元,起点上就是。说到中山国,借河北文化来说,中山国的存在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迁徙与融合的产物,如果说它作为一个历史观,很适合河北,中国的几次人口大迁徙,来的去的,来来去去,河北地面上发生的血缘交融,一次次呈现河北新文明、新文化。我仍然觉得创作者一定有那样一种观念或者隐含起来的,这就是迁徙。因为中山人,因为鲜虞人他来到中原,不论从哪里来,他来的时候一定很弱,由于他的迁徙,跟我们华夏文明的碰撞交流血缘的融合,文化的沟通变得强大,所以他才立国,才有强烈的生命力。像这样一种比较深刻的思想表达,在我们片子当中已经展示很多了,而且,在这个团队之前的片子上,就已经深入这样一个主题了。我所以讲他们这个团队,因为,一伙人一以贯之做片子,信念所致,必定在追求什么。是什么呢?这个团队的《大转折》,讲共产党1948年-1949年的胜利。当时,我看,得到众多信息,鲜明的一个就是迁徙,人的活动,诞生新文明,新中国的诞生。《平山记忆》,我也认定它有一个潜在的内涵:迁徙。片子自己没有说,是我自己的感觉。一个地方的人的流动,从本地,到他方,带出去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这是我的平山记忆。中山国的人来自何方,各有所云,片子择一而论,但戎狄人与华夏人碰撞、融合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源泉。我听说他们的下一部片子:滹沱河。滹沱河,河水流淌,人像河水一样,在迁徙当中。迁徙有自然发生的,也有人为的被迫迁徙,迁徙者或因愿望而走,或因他人愿望他人利益而迁徙。把迁徙的因果真实记录,记录牺牲,揭示的人的善恶、社会的美丑。却是我们纪录片人的愿望。记录迁徙的历史环境,记录迁徙主动被动的各自愿景,揭示深层次矛盾,预示出迁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一个高定位,它是批判的、高瞻远瞩的,实事求是的。迁徙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特点,几千年如此,我们不是一个血缘民族,我们是一个文化民族。各种血缘的融合,多种价值观碰撞,致使民族文明更新,民族精神广大而深厚。纪录片的最大特点。一个是记录,一个揭示。如果能有更多平实的对历史讲述,纪录片就可看了。迁徙,各类族群的融合,这样一个高级的,也是现在需要表达的思想,我在片子中看到了,如果能能够再突出一些,是不是更好?没有研究就没有纪录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伟首先祝贺军锋又拍了一部非常优秀的片子,我们也认识很多年了,这部《中山国》从内容说我本人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因为我不是研究这一段的。但这部片子给我很多启示,首先一点,我们怎么才能拍出好看的,有深度的纪录片?去掉最后一集,我们这部片子实际上用两百分钟讲了两百年的历史,非常的不容易,可以看出前期的学术研究、学术积累,为后来拍摄和制作做了充分准备。我们最近看了一些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片子,我总的感觉就是都没有讲清楚改革四十周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我没有看到四十年最主要的突破是什么?核心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因为他没有去做充分的研究,他没有研究,他准备就不够,他只好在那浮光掠影、浮皮潦草的拿一些小的故事来填充篇幅,也就是缺乏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我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没有研究就没有纪录,或者说没有研究至少是没有好的纪录片。我们《中山国》在这一点上给大家做了一个榜样。第二点要把故事讲好就需要精细化。精细化包括很多方面,画面的精细化,我看第一集、第二集,画面非常精细,语言非常精细。语言精细的体现就是没有长句子,我特别讨厌看长句子,我看到长句子头疼。短句子,每一句说到点上,把要说的意思尽量用精炼的语言呈现出来,不要拐好多弯才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让人听着比较累,这是语言比较精细。还有采访很精细,这里边采访的人物,采访的对象,真的都是懂行的,在行的,采访的专家真的是对中山国有研究。他说出来的话不长,我看剪辑过程中,剪的也是非常好。三四十秒,没有那种拖沓重复累赘的感觉,片子在精细化方面我觉得花了功夫。不光是好看,还有深度,让人看了之后,能够有收获,有启发。谈《中山国》叙事主体和叙事艺术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冯哲辉这个片子我看完之后,还是非常有感觉的,说三点感受。一、一部成功的纪录片会有很多要素组成,而叙事主体的角色担当必然是其中最核心的要素。纪录片的制作者,这些幕后英雄也就是叙事主体,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其实,所有主创人员共同的劳动凝聚成一个叙事主体,这个主体就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游走在故事的场景当中,或明或暗、时隐时现,并且同时担当着多重角色。第一个角色是文化底蕴的挖掘者。历史记录片挖掘什么文化底蕴?一个是对当代人的生活仍然有启发意义的内容,第二是对民族文化有创新价值的内容。第三是对人类命运存在探索有着永恒价值的内容。《中山国》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可以总结的经验。它通过对中山精神的总结,通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几度兴亡的故事,展开了一个民族命运甚至人类命运的思考。一个能够创造盛极一时文明的王国,为什么迅速的消亡?究竟是因为战略迷失还是因为文化的排异,片子里这两个问题都提到了,提得都相当有深度。另外,一个已经消失的小国,为什么能够在我们文明大国的历史文化版图上打下深刻的烙印,一直到现在。一个人数比较少的民族,为什么具备这么强的生命力。这种思考问题都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第二个角色是真实故事的讲述者。纪录片讲的是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故事和虚构的故事相比有很多的局限。比如很多故事的元素没法展开,因为我们不能虚构,不能生造。我们只能依托于真实的原材料,这样的话就很有难度。故事需要完整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但是作为纪录片不会完整。那怎么办?我比较担心这个片子一开始能不能把故事讲好,看了片子以后还是能真正吸引我看下去。比如第一集《发现》,就类似于故事的序幕和开端。第二集《崛起》、第三集《繁盛》、第四集《拐点》相当于故事的发展阶段。第五集《悲歌》相当于故事的高潮和结局。第六集《流韵》相当于故事的尾声。没想到军锋和他们团队能够把故事的情节元素展现得这么完整,这是很难的,下了很多功夫。第三个角色是矛盾冲突的展现者。没有矛盾情节发展就没有动力,就不好看。很多纪录片曲高和寡的原因就是这样,它没有把矛盾挖出来,或者没有多少矛盾,这样的话就不好看。我们不能虚构矛盾,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有矛盾的题材,或者把潜在的矛盾挖掘出来,充分地展现出来。这个片子在这方面做得也很好,展现了很多矛盾。外在的矛盾比如说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深层的矛盾,中山国和诸侯列国生存之战。中山国内部的矛盾,比如说文公、武公、桓公属于战略复兴时代,后边的成公、王厝等等属于战略迷失时代,这两个战略之间有很大的冲突。王厝和司马赒之间非常微妙的关系变化,这个矛盾也非常经典。调动矛盾的元素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悬念,塑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心理效果还是不错的。二、关于纪录片的心理描写展示心灵的真实是不是符合生活的真实?学术上会有争议的空间,但是我个人觉得,纪录片的心理描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鲜活,特别是在有些历史史料局限的情况下,一定要带领观众走进历史人物的心灵,这也是观众的心理需求。《中山国》在心理展现方面做得很好。它借助文物、史料佐证和专家的分析,把对叙事主体理性的解读、主观判断推理甚至想象呈现了出来。比如对文公的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的心理描写,特别是接受政治婚姻,这段时间的心理描写。青年武公时代与外祖父剑拔弩张的双方的心理描写,“乐羊啜羹”典故中相关人物的心理描写,桓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心理描写。最经典的是司马赒设计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的心理描写,非常有历史依据的。心理描写本来就是非常难把握的、带有主观色彩的东西。只要不违背历史生活的真实和人物性格的逻辑,就可以积极地探索和创新。因为,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是我们观众发自内心的一种真实需求。三、关于中山文化传承的思索我是做文化产业教学与研究的。我认为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和传承,就是重新建立它和当代人生活的深度链接。怎么去建立呢?第一是去寻找活着的文化。我们片子里也提到了寻找活着的文化。第二就是通过故事化讲述,重新建立与当代人心灵世界情感的链接。从影像史学角度谈《中山国》的价值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庆福博士军锋团队的作品一直是我纪录片研究的对象之一,我在我的文章、教材和著作中经常引用他的创作成果。我想从影像史学的角度来谈谈纪录片《中山国》的价值。多年来我们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一直是在用传统的历史观研究历史,对传统意义上的汉族文化政权保持着持续的关注,而对来自异域的外来族群则缺少相应的表现。比如《望长安》《大秦岭》,比如《楚国800年》,都是这样。《中山国》的出现改变了这样一个格局,他们将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由白狄人建立的国家作为取材对象,就是将传统史观中的“他者”纳入对自我的书写,它对构建我们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其实有很大的意义。我想从三个方面来给大家分享。第一个,是悬念化的叙事,唤起观众对“他者”的好奇心。所谓他者,是相对自我而形成的概念,这是一个哲学的词语,指自我以外的一切事物,泛指外在自我的存在。在中国正统的历史著作中,中山国就是以他者的形象出现,比如说司马迁的《史记》,他就没有给这个中山国应有的地位。正是有了中山国的考古发现,我们才得以接近中山国历史的真实面目,这个发现实际上首先是在史学界展开的,但是没有普及到大众之中。《中山国》这部纪录片的独特之处,就是把史学的成果以影视化的表现手法呈现在大众面前。中山国历史这二百年是春秋战国时期风云激荡的二百年,如何在这二百年中将中山国的荣辱与兴衰讲清,需要高度的智慧。《中山国》以中山国七位君主的人生历程作为叙事脉络,在这一脉络下,国家的关系成为不同国家君主之间的利益博弈,从而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还原为具有丰富人性内容的生活故事,于情节的起伏跌宕中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如在影片中,讲述中山伐燕的故事,其中伐燕的过程着墨不多,重点在司马赒伐燕归来王厝命其监造青铜器铸造一事,以此呈现二人之间微妙的君臣关系;而讲述赵武灵王灭中山,叙事的关键则在赵武灵王与中山国君主恣㤵二人之间治国方式的对比,以此呈现中山国走向灭亡的必然结局。其二是搬演式纪实与动画再现结合的叙事手段,历史题材纪录片所讲述的内容往往因为年代久远不容易在当代观众心中产生共鸣,如何拉近这类题材和观众的距离,纪实拍摄就成为纪录片创作者的不二选择。但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所面对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直接拍摄到的纪实影像缺失,而通过搬演的方式创造一个仿真的现场无疑是当今历史题材纪录片所采取的策略。纪录片《中山国》就根据当事人的记忆,以搬演的方式创造了这样一个现场,并让这一现场成为影片讲故事的线索,从而设置悬念,引领观众进入历史的情景之中。在这部纪录片中,考古现场始终是一个若隐若现的线索,搭建作品整体的叙事结构,而在呈现具体的历史情景中,如战争、百姓生活、宫廷乐舞、以及灵寿古城建筑则采取戏剧式再现和动画再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为观众创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其三是专家团队解惑释疑。如果说故事片是一个梦工厂,那么,纪录片则是一面镜子,人们希望通过这面镜子,认识他人,获得未知。就《中山国》而言,这种解惑释疑功能主要是通过专家团队完成的。中山国的专家团队近四十人,从直接参与中山国出土文物挖掘的考古队工作人员,到河北本地研究中山国问题的学者,全国各地涉及中山国历史的相关学者,直至海外研究中国历史的著名学者无不涵盖。不同领域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层面讲述中山国的故事,参与当年文物考古的工作人员直接回忆文物出土的现场,将文物出土的情景直接呈现于观众的眼前,研究中山国历史的专家通过自己的理性分析,引领观众在宏大的历史中认识中山国的真实面目,海外学者则通过个人的经历,以他者的视角呈现中山文化的魅力,通过这种多重视角的专家解读,可以很好地纪录片既满足了观众对“他者”的好奇心,又实现了纪录片的认知功能。第二点,《中山国》采用宏观与微观互动讲述他者参与的“大历史”。我曾问军锋,我说为什么你们要去陕西,甚至到日本,去拍中山国这样的事件?他说如果仅仅局限于中山国,那不容易看清,所以这个大历史的眼光,是我们在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应该具备的。他首先以宏观视野观照大历史。它将中山国的起源、崛起、消亡,放在与中原各大国矛盾的背景下,并且放在他与整个周朝,整个中华文明这种背景下来呈现。这样呢就将一个小小的中山国的故事,变成了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大故事,中国历史的大故事。然后再用微观视角呈现大历史。就是微观细节,在大历史观中呢,其实还有一个就是要有微观,通过微观来呈现这种关系。第三点,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呈现“他者”。一个是从展示具有西域特征的文物并通过专家的讲解,来确证中山国作为一个不同于文化的他者身份。通过海外视角来阐述中山器、中山篆的魅力。比如引用日本学者的讲虎噬鹿虎分析中山人的忧患意识,就很形象。并将中山文化纳入中华文明整体,呈现其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价值。特别是在最后一集流韵,他展示了异性以及后来诸多中山国,展示了中山文化这种一脉相承,在中华文化都有它的魅力。历史叙事本身就是一个从表述到再表述的过程。《中山国》将中原文化政权眼中的“他者”纳入到自我叙事的策略,是对于司马迁以来传统史学写作方式的一种再表述。通过再表述,历史的写作重新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姿态,这种开放首先表现为视觉的转移。传统史学中中山国是被消灭的对象,而纪录片中的中山国,则转化为历史舞台上的正面角色。在叙事方式上,《中山国》也不同于传统人文纪录片满足于讲述自我故事的单线叙事,既有中山国本身的自我故事,又有中山国与战国其他国家的博弈,把这个由白狄人建立的国家作为战国舞台上的一个重要的砝码来呈现,揭示出推动中国历史由春秋战国列国纷争到秦走向一统的内部机制,从而呈现出历史本身的复杂性与丰富性。纪录片《中山国》无疑是一部史学品格与艺术追求兼具的纪录片,其成功的经验无论对于历史研究还是对当下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话语建构,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资料提供: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中山国》摄制组编辑:柴婷婷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4wDGZmZr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