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让公司,流连古寺,他花15年拍出摄影“奥斯卡”,看的人都想出家_佛教_心灵_人生

《洗心》 张望的作品一经问世,世人为之惊艳。 历时九年深入佛门,在灵隐寺、天台山等佛教寺院与僧侣同吃住,与法师共悟禅,更与众多佛门弟子朝夕相处,同时通过镜头中的光影变幻,超度了一般人难以逾越的神秘体验,完成了一次从身体到心灵的奇妙旅行。

《洗心》

张望的作品一经问世,世人为之惊艳。

历时九年深入佛门,在灵隐寺、天台山等佛教寺院与僧侣同吃住,与法师共悟禅,更与众多佛门弟子朝夕相处,同时通过镜头中的光影变幻,超度了一般人难以逾越的神秘体验,完成了一次从身体到心灵的奇妙旅行。

孤灯黄卷,晨钟暮鼓,荒地佛影,恍若隔世。深奥的佛境教义通过影像艺术的形式得以传达,以期带给观众一种空灵恬静之禅美享受。

无数国内外摄影大奖,都被他收入囊中,填补了佛门摄影的空白。

幡带道门疏菩提,

重阁殿宇悠然立。

晨钟暮鼓,梵音空灵,

古刹佛影,心自幽静。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

缘聚而生,缘散而灭。

这一缕佛韵禅风,

这一抹空灵恬淡,

全都在张望的镜头里。

《 佛的足迹》张望摄影作品集

定价398元

读者专享众筹价298元

每一本都带1-1000的收藏编号

点击下图,抢先参与众筹

若不是因为佛,若不是因为摄影,张望可能还在苦苦追寻人生的意义、心灵的富足。

摄影师 张望

获奖作品《寻佛》

在拿起相机走进佛门之前,张望也曾为人生之意义而上下求索。

《自在》

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为了给一生不仰人鼻息的纯艺术创作打下经济基础,张望放弃毕业生分配,给自己设下十年期限,南下深圳打拼,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公司。

晨曦中,两位僧人清矍的背影

1998年底,十年期满,张望毅然 将公司无偿赠送给他人,北归杭州,开始艺术的学习与创作,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

恍然间,他记起儿时的故乡:深山古刹,香烟缭绕,雾霭氤氲。

生于佛教圣地天台山的张望,从小就喜欢去天台宗祖庭国清寺游玩。

那些古朴的建筑,庄严的佛像,袅袅青烟,空灵梵音,甚至清净地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虫,都令小张望心生向往。

或许一切冥冥中自有注定。1999年,众缘聚合,张望拿起相机,走入天台山的寺院。

《洗心》

久违的宁静与空寂,僧侣对理想精神境界的孜孜追求,都让张望的心灵时常处于一种美好与感动之中。

寺院里的猫咪从不怕人

他顿悟:自己人生的精神境界和心灵追求与佛教圆满契合。

《过客》

每天凌晨4点,木鱼声响,他便和僧人们一起起床,顾不得洗脸,便背上重重的相机前往大殿。

6点早课,在一片念诵声中,张望也开始了一天的“修行”。

《礼佛》

跟僧人同吃同睡、一起上课、研习佛法,让他对佛理和人生有了更深的认知,也让他的照片,有了灵魂,有了“佛性”。

寒冬夜晚,学僧裹紧棉袍盘腿在榻,打坐冥想

僧人们伴着腊梅花香研读佛经

哪怕最普通的一树花开,也如佛陀拈花一笑,让人心生欢喜。

《梵悦》

花开花落,四季轮回,张望在天台山一拍就是3年。

3年精修之路,他用镜头记录下佛学圣地的庄严清幽,更记录下心的禅悟。

上晚课的学僧,漫长的学佛之路

《心灯》

悠然清静的梵境生活,让他与这个纷繁的红尘世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顿悟》

几度秋月春风,又是一个众缘交合的机遇,张望受邀入住杭州的禅门创作。

佛地花分界,

僧房竹引泉。

净土绝尘境,

岑楼缀远天。

扫地为何?为了净地。

净地为何?为了静心。

静心为何?心静方能见众生。

《净尘》

于是,他再度拿起相机,深隐禅门继续禅摄创作兼修身,又是漫长的一段青灯黄卷岁月。

张望与僧人们同吃共住,凌晨时分即起床拍摄,或登高涉险,寻觅摄录佛教文化遗迹,晚间则挑灯研习各种佛教典籍。

每一张佛光闪现的照片背后,都是 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

《澄境》

为了拍一张寺院雪景,被腰病折磨多年的张望忍痛登上悬崖峭壁,在雪地里哆嗦两个多小时,只为云破晓出、鸿雁惊飞的刹那。

《远尘》

《净域》

为了拍出人和景物的灵魂,他不顾危险跋山涉水,穿越荆棘丛林,无数次彻夜不眠,守候一抹朝霞,静待一弯月光。

《心阙》

《禅迹》

最惊险的一次,张望和一众僧人去普陀受戒的路上遭遇强台风。

30多人挤在一条小船上,如一叶浮萍被海浪击打得猛烈摇晃,但 所有人都眼神坚定,没有丝毫退缩。(如错过受戒时间,还要等上好几年。)

僧人求佛的坚定和牺牲精神让张望感到深深的震撼,他也顾不得狂风暴雨,摁下快门,记录下这险象环生的瞬间。

《欲空》

张望的执着和对佛法的深刻领悟,甚至得到僧人们的认可,并被允许随身拍摄。

深入禅门,获许拍摄佛教寺院最隐秘的一角,为我们留下一段珍贵的资料。

《乐土》

《 佛的足迹》张望摄影作品集

定价398元

读者专享众筹价298元

每一本都带1-1000的收藏编号

点击下图,抢先参与众筹

用心灵捕捉光影,

用镜头参禅修行。

铅尘洗净,稽首礼诸佛。

浮华已逝,静心观递嬗。

张望的作品一经问世,世人为之惊艳。很多人直呼: 看了想出家!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一句话道出了我们喜爱背后的深层真谛:

“我对于其中一幅两个人在雪地里走向山坡的作品尤为感动,该作品体现了 我们在当今世界面临许多复杂问题时,必须具有的精神 。 ”

《净途》

济群法师在《佛的足迹》序中如是写道:

“那些安谧的画面,仿佛一片寂静中传来的远钟,若有若无,又余音不绝,在触动心弦的同时,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乐境》

甚至有很多“心陷泥潭”的人,就是在张望的作品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获得了一种救赎。

“张望先生的作品给人一种空间、距离、对比感,因为他站得很高。”

《聆教》

张望的确站得很高,他远离了凡尘的束缚,以一颗虔诚的、追求智慧的心,审视着自己,审视着世界。

《乐观》

《金刚经》有偈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功名利禄,

辉煌繁华,

不过幻影云烟,

唯有心之安宁,生之悠然,

才是恒久不变的幸福。

相信最近这两年,大家对生命的无常有了更深的感触。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修炼内心的重要性,只有一颗安定的心,才能应对世事无常。

就像我每次翻开张望老师的摄影集,焦虑的心一下子安静下来,那一张张神来的光影,有着治愈人心的神奇力量。

让人身心泊然,如入禅定。

为了把这本让我受益多年的摄影集分享给大家,我们团队也是颇费周折。

2013年首次出版的5000册张望摄影集《佛的足迹》早已售罄。

我们也是特意联系到张望老师,以及《佛的足迹》唯一正版授权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请求再给我们的读者加印1000册。

结集张望从事佛门摄影十五年来的呕心之作,汇集在联合国举办摄影展览、中国摄影金像奖、国际“奥赛”中国组冠军等展览和比赛中的获奖作品;

以及佛门信众在日常之中参佛、礼佛的记录性摄影佳作,全面展现这些年的佛教摄影历程。

由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一诚长老题名,中国摄影家协会原主席王瑶作序。

更为精美的印刷工艺和纸张,如见原片的观看效果,给心灵一场震撼SPA。

12开大开本,让欣赏作品成为一种享受。

只供我们渠道限量发售,

既是让人受益终生的美学摄影集,

又是很有意义的收藏巨作。

定价398元,

读者专享众筹价298元

仅1000本专供我们读者

每一本都带1-1000的收藏编号,

越早参与众筹,

收藏编号越靠前!

点击下图,抢先参与众筹

参与众筹,

且本次众筹成功达标,

我们将给每一位参与者,

赠送前些天一串难求的

灵隐寺同款十八籽手串一枚,

平安喜乐,予君结缘,多买多赠。

由18颗精心挑选的佛珠组成,

代表十八种烦恼,

每捻过一颗,便表示断了一种烦恼。

自留实拍图

虽然是赠送的手串,但质感出乎意料的好(毕竟手串最怕廉价的塑料感),忍不住拿在手里时时盘玩。

自留实拍图

戴在手上也很好看,配色雅致,男女均可,每次戴都觉得一股莫名的宁静和心安。

愿大家都在张望老师的摄影集中,

寻得一丝心灵的慰藉,

淡然无事,寂静欢喜。

点击下图,参与众筹

收藏限量1000本《佛的足迹》

尊享十八籽手串福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4wDQvD7d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