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拉斐尔美术西方美术欣赏(12)永远的拉斐尔

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与列奥那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 拉斐尔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
原标题:西方美术欣赏(12)永远的拉斐尔拉斐尔(RaffaelloSanzio,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与列奥那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拉斐尔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拉斐尔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拉斐尔潜心研究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及雄强风格,最后形成了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成为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鼎足而立的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的系列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柔以及青春健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椅中圣母》、《阿尔巴圣母》、《安西帝圣母》、《草地上的圣母》和《佛利诺圣母》都是拉斐尔完美无瑕的作品。拉斐尔于1513年-1514年绘画的大型油画《西斯廷圣母》,由圣母和圣徒组成的三角形构图,庄重均衡,圣母和耶稣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拉斐尔很喜欢女人,特别是美丽的女人。1514年,当他完成《海神格列西亚》后,卡斯蒂里昂伯爵惊叹地问他:“你究竟是在哪里找到这么美丽的模特儿?”拉斐尔回信时说:“为了画出非常美丽的女人,我必须看许多面貌姣好的女人。但是,因为特别令人惊艳的女人并不多见,我只好追随心中所形成的某种思想。”有一天,拉斐尔闲适地在花园中漫步,忽然在缤纷艳丽的百花丛中瞥见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孩正修剪着树枝。拉斐尔的目光立刻被她的形象深深吸引。他拿起画笔,创作了一幅《花园中的圣母》。这个女孩本来就是一位园丁的女儿,所以又称《美丽的女园丁》。关于《宝座上的圣母》中的模特儿,说法扑朔迷离,草图更是顺手就画在大饼和桶子上。相传在宴会上,他看见对面坐着一位美貌的少妇,手中抱着可爱的小孩。眼前温馨幸福的天伦景象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想:“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圣母。”他东找西望,就是找不到一张纸,便随手拿起餐桌上的大圆饼迅速画下草图。第二个圣母版本是:有一天,拉斐尔从梵蒂冈走出来,看见一个抱小孩的年轻女人。“这位怜爱地看着孩子的母亲真美啊!”拉斐尔立刻躲起来偷偷观察。不久,这个女人发现拉斐尔正专注地看着自己,她温柔地把孩子搂紧,露出恬静的笑容。拉斐尔内心激动不已,抓起木炭当画笔,纸在哪儿呢?只有一个空桶,拉斐尔匆忙地把桶子翻过来,在桶底上打了草图,就是为了捕捉这抹动人的微笑。第三个圣母版本正是拉斐尔的恋人——弗娜里娜(LaFornarina)。这位拉斐尔的神秘恋人,她的身份和名字犹如一团迷雾,让人争论不休。有人说,她是一位妓女,“弗娜里娜”是意大利语,意思是“面包店老板的女儿”,因此,“弗娜里娜”并不是她的真名。也有人说,当时,“弗娜里娜”这个称呼,只是罗马市井间对爱人的俗称而已;更有人实地考察古书,指出“玛尔加莉莲”才是她的真名。拉斐尔将宗教题材中的圣母形象,成功地转化成世俗人间的母亲,清新可人。因此,他总是通过笔下的圣母表现出少女的纯洁善良,或歌颂世间幸的母爱。我们看见他的艺术花园,犹如一首首欢乐的诗歌。或许,是因为此时刻的拉斐尔,正享受他现实世界中快乐天堂的日子。中世纪的罗马大街上,一阵马蹄声从远方传来,街上人群迅速地往两边闪退。只见数十人骑着马,往宫廷路上徜徉而去,一派优雅遨游的景象。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队伍前方那个面貌俊美、风流倜傥的年轻男子,他身上那袭红色外套和帽子更使其自然流露出王侯般的高贵风采。人们开始交头接耳:“他和手下的画家群又往宫廷去了。”全街的妇女立刻引起一阵骚动,掩藏不住脸上崇拜兴奋的神情。“我好欣赏他!除了迷人的外表,更难得的是个性善良质朴,举止谦逊有礼,可说是完美人物的化身。”一位女子说道。“很多妇女还偷偷塞情书给他。”“似乎没有人不喜欢他。听说,连跟他一起工作的画家们都因为他不凡的才华和美德,感受到一种静谧的快乐。”“如果他能画我,那该多好啊!”女子惋惜地说,“之前,有一个女人非常崇拜他,拉斐尔还为她画了一张美丽的肖像画。画作挂在碧提宫,那个女人现在走到哪儿都大受欢迎呢!”“我还听说,好多学生都已经把他当上帝崇拜了!”商店伙计凑过来抢话。这位人称“画圣”的天之骄子就是拉斐尔。在他25岁那年,生命中的贵人——当建筑家的远亲布拉曼特出现了。由于他的推荐,拉斐尔被教皇召至罗马,制作梵蒂冈宫殿的壁画,指挥建设圣彼得大教堂,先后成为朱力斯二世及利奥十世的恩宠画家,获得赏赐荣誉勋章和丰厚的报酬。文艺复兴时期的不朽珍品《雅典学派》就是朱力斯二世委托他为梵蒂宫殿所画的作品之一,这使他一跃成为当代最有名望的艺术巨匠,红衣主和上流社会的人纷纷请他作画。不过,说话粗暴的米开朗基罗肯定不欣赏拉斐尔这般声势浩大的贵族派头。有一天,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走在路上,遇到了拉斐尔后,他马上冷嘲热讽地说:“你倒是很像一位带领千军万马的将军。”拉斐尔却温雅地笑着说:“大人,你形影孤单,走来走去,倒像一个去行刑的刽子手。”伴随着幸运之神,死神也来了。也许是长期大量的社交活动和工作,加上无节制地追求性爱享乐,这一天晚上,拉斐尔从情人住处回家后发高烧。1520年4月6日,他突然与世长辞。他去世时年仅37岁。这一天,也是他的生日。巧合的是,耶稣受难也是这一天。传说,梵蒂冈宫殿在他死时竟然出现裂痕。罗马顿时陷入忧伤的氛围之中,教皇因为痛失英才,而赐他厚葬于万神殿的殊荣,与国王和贵族同眠于此;艺术家们无不怀着悲痛的心情,列队执绋送这位早夭的天才最后一程。红衣主教庇耶罗,班波写的墓志铭,为他如流星的短暂生命留下脚注:这是拉斐尔之墓。他在世时,自然女神担心会被他所征服;而他死时,自然女神又害怕会跟着枯萎。罗马万神殿(又名万神庙)拉斐尔之墓。拉斐尔,永远的拉斐尔,他的画美得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拉斐尔自画像:圣母系列小考佩尔圣母草地上的圣母(经典)椅中圣母(经典)奥尔良圣母科隆纳圣母花园中的圣母(经典)洛雷托圣母特拉诺瓦圣母尼科利尼·考珀圣母幕布圣母抱子圣母(坦比圣母)艾斯特赫基圣母大公爵的圣母布里奇沃特圣母迪奥塔莱维圣母读书的圣母子圣母与圣子麦金托什圣母粉红色圣母阿尔多布兰迪尼圣母蓝色王冠圣母阿尔巴圣母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受胎告知爱慕潘娜塔圣家族橡树旁的圣家族卡尼吉亚尼的圣家族圣母子与圣哲罗姆、圣弗兰西斯弗朗西斯圣家族圣家族与羔羊卡尼吉亚尼的圣家族玫瑰圣母圣母子与圣哲罗姆、圣弗兰西斯圣家族与年幼的施洗者约翰棕榈树下的圣家族佛利诺的圣母圣母的婚礼(经典)华盖圣母安西帝圣母圣母与鱼圣母加冕宝座上的圣母(圣母子与圣徒)看到拉斐尔这些美到极致的圣母画像,我想起了在意大利旅行时,领队李岩在途中给我们介绍的圣母画像1000年的进化过程,以及为其做出贡献的著名艺术家。早期的圣母像13世纪之后,圣母玛利亚作为神与人的沟通媒介逐渐被信徒们接受,甚至形成了圣母崇拜的风潮。圣母的表达的情感偏向慈爱、亲切,某种意义上说,圣母似乎比基督更加亲民接地气,总会在现世披洒恩泽,而不是许下死后上天堂的支票。同时,黑死病的流行让人们更加重视家庭的意义,而圣母玛利亚代表的母性,恰合了社会风气的大势,也让人们对圣母的认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着人民对圣母的崇拜之情愈发热烈,对圣母像的需求暴涨,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绘画主题。拜占庭风格的圣母像。彼时欧洲流行的圣母像大多是类似的风格,被强化描绘的头部,五官比例并不符合真人标准,眼睛很大,鼻子细长,嘴非常小,永远紧闭,中世纪基督教绘画的固定模式和规范尽显无遗。直到14世纪早期的圣母像依旧有着严重的程式化痕迹,无论是人物姿态、面部表情、衣着、画面背景、画面色彩,尽管从绘画题材上有了新的创新,但是举手投足之间的细节依旧带有严肃的中世纪风格。杜乔·迪·博宁塞纳(1255-1318,锡耶纳画派的创始人。锡耶纳画派杜乔笔下的圣母像,作于14世纪初期。这时的圣母像仍没有现实存在的临摹对象,更多是一种想象出的符号化的圣者象征,画家手下的圣母基本都长得差不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此时圣母的五官线条虽然依旧僵硬呆板,但相比于中世纪的传统风格已经柔和了很多,越来越有生气。也就是说,圣母在这时已经开始逐渐从神的形象而接近人的形象。齐马步埃(1240-1302)佛罗伦萨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乔托·迪·邦多纳(1267–1337)“欧洲绘画之父”到了14世纪,就不得不提乔托,作为文艺复兴早期的代表人物,佛罗伦萨画派的第一位代表画家,乔托的这幅在1310年绘制的《宝座上的圣母》在现在看起来或许平淡无奇,但在当时的欧洲则是震撼人心的新作。第一,圣母的身材比例趋近真人,包括身边的天使们都更接近真人,而不再是符号化的宗教形象,尽管在人体结构上还缺乏科学的技巧指导,但已经透露出一种突破程式化的趋势,产生了些许变化。其次,整幅画面的色彩开始丰富,构图更完整,产生了简单的透视纵深,圣母和画面背景、前景之间的距离被展现出来。菲利皮诺·利比(1457–1504)意大利修士画家。利比,15世纪意大利修士画家,出生于佛罗伦萨。在乔托之后的100年,我们可以看到绘画风格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幅绘于15世纪中期的圣母玛利亚在此时已经和真人无异,衣服、头发的质感都有了不错的表现,我们可以猜想这位圣母玛利亚,或许已经拥有了一位真实的模特。相比于前一时期,明暗对比,人体结构,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画面主体的背景,也不再是单纯的平涂金色,而变成了一幅风景画。如果玛利亚头顶没有光环,天使没有翅膀,说这些都是平民生活画像是完全可以被人接受的。达芬奇(1452-1519,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达芬奇,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第三幅是他最早的一幅圣母像。相比于利比的风格,此时的作品已经完全脱开了中世纪的僵化格式,色彩和构图都更加流畅和谐。由于对解剖学的精进,达芬奇笔下的人物更加接近真人,形神兼备。这哪里是圣母玛利亚,就是我们身边一位平凡的母亲。圣母玛利亚在画家的笔下走下神坛,带着柔和的线条,走到民众身边。这是一种世俗亲情的流露,耶稣的母亲说到底也是一位母亲,除了至高无上的神权之外,世俗人性的美好也值得人们欣赏。当人们开始发觉到这种画作的美好的时候,其实已经默认了人文主义中对人性的肯定。当人们开始崇拜这些艺术家的时候,就是文艺复兴时代真正的到来。这组图的第一幅是达芬奇的老师安德烈·德尔·韦罗基奥(1435-1488)的作品。三张图放在一起才知道差别有多大,达芬奇无愧于天才的称号。拉斐尔(1483–1520),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说到圣母像,拉斐尔的作品肯定是空前绝后的,即使后来人能画出圣母美丽的形,但无法企及他圣母的神,就像达芬奇作品诡异的手势和神秘的微笑。拉斐尔作为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代表,有机会吸收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前人的优点,是一位具有些许结合性的画家。一生的作品中有三分之一都与圣母玛利亚有关,包括这幅著名的《金丝雀圣母》。金丝雀圣母三角构图,画面稳定协调。圣母脱离了呆板的背景,走入了草地花园,连光环都变得难以分辨。如果对圣经不够熟悉,甚至都不会认为这是一幅宗教画。其实,这幅画是在说一个圣经之中的虚构情景,依旧属于宗教题材。拉斐尔笔下的圣母神态优雅,注视着两个孩子,而约翰则捧着金翅雀,询问耶稣关于热情的奥秘。圣母温柔,圣婴深邃,约翰好奇,每个人的神态都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展现。所有的神都是按照人的形象来描绘的,所谓的世俗精神就在这里,拉斐尔未来的圣母像也基本都遵循了这个标准。相比于中世纪的神权和禁欲主义,人文主义对人与自然的崇尚是一种古希腊罗马审美的回归,也就是文艺复兴。这幅著名的《西斯廷圣母》,在后世也是对圣母的理想形象的描绘,她已然完全摆脱了宗教气息和禁欲主义色彩,实现了文艺复兴。回首向前,一千年间圣母像的变迁,从一个神圣、压抑、严肃的宗教符号形象,逐渐实现了一步步的解放。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对艺术家的崇拜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画家不再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工匠,而成为了被权贵追捧的艺术家,就连教皇和君主都对他们关怀备至。事实上,艺术家并未和教权势不两立,他们的创作事业依旧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教会的支持,而上述的这些突破也多是在教权支持下完成的。艺术家们打破了中世纪程式化圣母像的束缚,让圣母的形象逐步从神变成了人,而这个社会审美从神到人的转变就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教堂是再好不过的宣传所,艺术家们在教权中心地带做的改变,在整个欧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艺复兴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从政治、学术、音乐、美术等各个方面扭转了社会大众的观念,使人们从愚昧的中世纪教条中解脱开来,实现了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和对现世价值的追求。你如果是文盲,可以看画。如果是瞎子,可以听音乐。如果本身就是知识分子,则有更多的手段获取新思想。社会的启蒙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需要全方位的努力。圣母像只是整个文艺复兴之中一个细小的片段,但也处处都体现着欧洲大陆上的思想变化。人类的感情本就是复杂的,艺术的发展也应该是多元的,尽管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依旧不容乐观,但也没能制约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时间短暂,成就巨大,可见当时意大利的艺术有多么生气蓬勃。嘉拉提亚的凯旋(海神格列西亚)被钉在十字架的基督基督显圣(经典)圣保罗在雅典传道基督被解下十字架耶稣基督复活以西结的愿景基督受难寓言探望耶稣基督祝福施洗者圣约翰在荒野中施洗者圣约翰圣乔治大战恶龙圣乔治大战恶龙圣米迦勒征服撒旦圣米迦勒大战恶魔圣玛格丽特雅典学院(超经典)诗坛(帕那苏斯山)圣体辩论美德波尔戈的火警从圣殿驱逐赫利奥多罗斯奥斯蒂亚之战教皇格雷戈瑞九世批准教令康斯坦丁受洗查理大帝加冕所罗门的审判亚当和夏娃米尔维安大桥战役摩西接收律法女先知,圣·玛利亚·德拉·佩斯三博士来朝上帝创造动物神学亚拿尼亚之死圣彼得与天使逃脱牢笼圣彼得与天使逃脱牢笼(局部图)教皇利奥一世击退阿提拉民众在博尔塞纳天花板十字架耶稣复活拉斐尔的建筑绘画杰作诗坛(帕那苏斯山)(左)和雅典学院(右)(圣彼得大教堂签字大厅)救起摩西圣彼得结果耶稣基督的钥匙失明的尤里玛斯施洗者圣约翰传道寺庙里的圣母子和民众治疗瘸腿的病人网住神奇的鱼网住神奇的鱼网住神奇的鱼以西结的愿景原动力诗歌哲学正义雅各布与雷切尔相遇所罗门的判决在亚比米勒的艾萨克和丽贝卡雅各布之梦东方三博士来朝土地和水的分离丘比特与普赛克的婚礼众神聚会水星水星带普赛克到奥林匹斯山普赛克把一个容器带给维纳斯普赛克把容器给维纳斯丘比特与三女神PortraitofAgnoloDoni教皇朱利欧二世教皇利奥十世与两位红衣主教红衣主教红衣主教红衣主教红衣主教卡斯蒂廖内·巴尔达萨雷伯爵像拉斐尔和他的朋友安德烈和阿戈斯蒂诺吉多贝多·达·蒙特费尔特罗,乌尔比诺公爵佩鲁吉诺(拉斐尔的老师)年轻的彼得·本博男子肖像手里拿着苹果的男子男子肖像洛伦佐二世·德·美第奇年轻男子宾多·阿托维提美惠三女神圣塞巴斯蒂安天使年轻女子像(拉芙娜·莉娜,拉斐尔的情妇)拉斐尔和拉芙娜·莉娜这是安格尔的作品(安格尔是拉斐尔的忠实粉丝)。女子肖像(拉穆塔)女子肖像伊丽莎白·冈萨加孕妇马达莱娜·多尼抹大拉(圣茜西利亚之狂想)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阿拉贡的乔安娜抱独角兽的女士披纱巾的少女本文图片均源自《维基百科》英文、意大利文版等外国艺术网站,文字编辑于网络。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0E7R6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