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3破解版读《三国志的世界》,看魏蜀吴三国的正统之辨

今天来介绍本金文京写的《三国志的世界》这本书,看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内容有多少不同。 我们就先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三国演义》说起,很多人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了解,都是通过《三国演义》来入门的,《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了,甚至于我们可以说,有两个三
原标题:读《三国志的世界》,看魏蜀吴三国的正统之辨今天来介绍本金文京写的《三国志的世界》这本书,看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内容有多少不同。我们就先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三国演义》说起,很多人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了解,都是通过《三国演义》来入门的,《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了,甚至于我们可以说,有两个三国,一个是小说家的三国,一个是历史学家的三国。我们更熟悉前一个三国,不过要追寻真正的三国时代,还得以后一个三国为准。所以我们不仅要读《三国演义》,还要读陈寿的《三国志》,读房玄龄等人合著的《晋书》,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像金文京这样,用《三国志》检查《三国演义》的错误,不仅有助于我们纠正从少年时代积累的偏见,还能帮助我们认清从三国到明朝这一千多年来历史与政治的变迁。要知道,《三国演义》不仅在写三国,还反映了元朝人、明朝人的思想和生活,书中的三国人,有时便是他们自己。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后面还会讲到。这里需要提一点。日本人研究三国史,有独特的史料优势,我们就举一个例子来说,《三国演义》并非纯粹原创,罗贯中下笔之际,曾参考元朝人的话本。其中一个插图本,叫《三国志平话》,出版于元朝末年的至治年间(1321-1323)。这本平话,写法有些玄幻,开头说,汉初被刘邦害死的韩信、彭越、英布,在汉末分别转世为曹操、刘备、孙权,来找汉朝报仇,刘邦转世为汉献帝,为当年的杀戮赎罪。所谓三国演义,则成了一种报应与轮回。当然罗贯中没有采纳这种低级的思想。这本《三国志平话》,在中国已经绝迹了,但是日本内阁文库收藏了原本,天理图书馆收藏了流传本。金文京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可以一睹为快了。金文京写三国,最值得称道的地方,不仅在史料,更是视角。我们可以一些关键词为例。第一个词,叫“正统”。正统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就是代表天命,代表民心。搁在三国,就是谁有资格继承大汉王朝的王统,答案只有两个,一是魏国,二是蜀国。以魏国为正统,那是因为,曹丕建立魏国,来自汉献帝的禅让,从程序上讲,汉朝的接力棒,落到了魏国手上;以蜀国为正统,那是因为,刘备姓刘,号称刘邦的后裔,汉献帝得叫他叔叔(当然如果从辈分上考证,汉献帝反而是刘备的叔叔辈),从血统上讲,刘备更有资格说自己是汉朝的合法继承者,那些年来,他始终以兴复汉室为政治旗帜,在蜀地——就是四川——建国,国号是“汉”,史称“蜀汉”,一笔写不出两个汉字,正如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他说自己是正统,谁能否认呢?算起来,关于三国的正统之争,已经持续了千余年。每一次争论,每一种主张,都涉及一段历史背景和纠葛。最早一本写三国的书,是陈寿的《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这不仅因为陈寿动笔之际,处于西晋治下,晋朝的政权,来自魏国禅让,所以他要尊魏贬蜀;更是因为,陈寿虽出身蜀国,不过他和他的老师谯周,对蜀国都没有多少忠诚感。说起谯周,在《三国演义》里虽然戏份不多,却是个投降派反面典型,其实早在《三国演义》之前,谯周就被定位为这种形象了,与很多后代的文人写诗损他,比如温庭筠的《过五丈原》:“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意思是说,走到了五丈原,就想起当年诸葛亮死在这儿,而可叹诸葛亮死后蜀国就无人了啊,连谯周这号人都能称为老臣了。再比如罗隐的《筹笔驿》:“千里江山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不用解释,都能听出来,诗人在嘲讽谯周的不忠。话说谯周这个人,是蜀国最有学问的人之一,人称大儒,官居光禄大夫。他曾直接拿刘备和刘禅的名字开玩笑:“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意思是,刘备和刘禅,这父子的名字合理来看,就是“老刘家准备禅让”的意思,暗示蜀国将被魏国所取代,这种话简直大逆不道,正可见谯周对蜀国的态度。后来姜维北伐,他大力反对,邓艾攻蜀,他又力劝刘禅投降。谯周是这样的思想和主张,那陈寿作为谯周的学生,他的思想自然深受谯老师的影响。此外,陈寿贬低蜀国,还有一个原因,据说陈寿的父亲陈式,曾受马谡——就是《失街亭》里的参军马谡——连累,被诸葛亮严惩,因此陈寿怀恨在心,对蜀国和诸葛亮大加贬斥。当然这近乎流言,无法考证,大家姑妄听之。《三国志》出自西晋。等到东晋,习凿齿写《汉晋春秋》,则以蜀为正统,这是第一本以蜀为正统的史书。东晋不也属于晋朝么,为什么突然转向呢?金文京分析道,东晋是西晋灭亡后流亡到江南重组的政权,属于偏安政权,中原被异族占领,不得不偏安于南方,这就跟蜀国有些相似,所以东晋以蜀为正统,其实是为自家政权的正当性辩护。到了宋朝,魏国与蜀国的正统之争再次爆发。北宋时期,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对于魏蜀吴三国,都不承认他们的正统性,只是为了行文方便,采用了魏国的年号。南宋时期,朱熹写《通鉴纲目》,与司马光唱反调,把《资治通鉴》的魏国纪年改作蜀汉纪年,不仅以蜀为正统,还提出尊王攘夷的观点,王,就是蜀国,就是南宋,夷,就是魏国,就是辽国、金国这些异族政权。从此以后,本来与民族问题毫无关系的正统论,渲染了汉民族抵抗北方民族的色彩,魏国与异族被视为同类,曹操的奸雄形象就此定格。正统之争的高潮,发生在元朝。蒙古人统治的元朝,是国史之上第一个异族征服整个中国的政权,给中国人带来了巨大而痛苦的精神冲击。于是爆发了一场争论:元朝的王统,到底继承了北方女真族的金朝呢,还是继承了南方汉族的宋朝。其实啊,元朝的执政者们未必会关心这个问题,他们一向奉行马上得天下,哪里在乎什么正统性呢,反倒是被铁骑征服、作为失败者的汉族士大夫,对这个问题纠结不已,由此形成了上述的争议话题。罗贯中活在元末明初,他写《三国演义》,以蜀国为正统,以魏国为叛逆,尊刘贬曹,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则属有感而发,所针对的不仅是三国,还有他所身处的元朝,不仅是写历史,同时也是在写现实。关于正统,还有一个小尾巴。这本书第四章叫“三帝鼎立”,三帝者,三位皇帝:曹丕、刘备、孙权。曹操并未称帝,对于群臣劝进,他曾表态:“若天命在吾,吾愿为周文王矣。”意思是说,要是我们老曹家真有当皇帝的命,那我也不期待在我这一辈来实现,我更愿意像周文王那样,等我的后代完成改朝换代之后,追认我为“王”,后来果然曹操如愿了,虽然生前没当过皇帝,但被追尊为“魏武帝”。说到底,以曹操的雄才大略,最在意的是扫平乱世,统一中国,而不是区区皇帝名号,他的心思是,如果天命所归,称帝一事,不妨由小儿辈来做。这个任务,落到了曹丕头上。公元220年,汉献帝退位,曹丕称帝。当时他还玩了一个小把戏,因为汉室是尧的后裔,他宣称曹姓是舜的子孙,尧曾禅位给舜,那么汉献帝禅位给自己,正符合中国政治的优良传统。掩人耳目到了这一步,令人叹为观止。刘备更绝,听说曹丕篡汉,他立即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这是公元221年的事,仅比曹丕称帝晚一年。而且,当时有一个谣言,称汉献帝被曹丕杀死了。金文京指出,刘备对这则谣言,心知肚明,明知这不是真的,依然把它当真的来宣传和利用,迅速召集群臣为汉献帝服孝,追谥他为孝愍皇帝,因为唯有如此,他才方便称帝,假如献帝在世的消息传播开来,这戏就不好演了。结论是:“刘备的即位也不过是一场并不高明的戏,而且匆忙上演草草收场。”最令人感怀的反而是孙权。孙权称帝之前,一度臣服于魏,被册封为吴王。按理说,他该使用魏国的年号,然而,吴国只是对外使用魏国的年号黄初,在国内继续使用汉朝的年号建安。1996年出土的湖南长沙走马楼木简,曾发现“建安二十七年”等字样。事实上,建安到了二十五年,就完事了,所谓建安二十七年,应该是曹丕执政的黄初三年。孙权却不计风险,依然使用汉朝的年号。对汉室的忠诚,反而在貌似局外人的吴国身上得以残存。终于,在曹丕称帝九年之后,刘备称帝八年之后,孙权正式登基,号称吴大帝。至此,三个皇帝全部就位,这才是三国时代的真正开端。明白了魏蜀的正统之争,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三国必须充满敌对、战乱。我们能想象魏与蜀平等相处,互相承认吗?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魏和蜀都宣称自己的法统来自于对汉朝政权的继承,而汉朝的正牌继承人,只能有一个,承认了对方,就意味着否定了自己。但是实际上蜀和吴之间却保持着一种准同盟的关系,存在二帝相互承认的状态,这是既是因为他们与魏国的实力对比,决定了他们必须相互依存,也是因为前面说的,孙权称帝的时候刘备已经故去了,蜀吴的矛盾已经得到缓和。今天咱们就先说到这里,明天继续。感谢你能看完我的这篇文字,你就是我在找的有识之士,点下关注对你来说是件小事,庆祝我们的缘分始于今日。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Oxb5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