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服饰从普通手艺人到裕固族服饰传承人,一个裕固族女的创业史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很多人说起杨海燕都竖起大拇子,被冠以女强人等等的各种称号,如今的她是甘肃省“刺绣艺术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裕固族服饰传承人。现任肃南县富达民族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肃南县红缨帽刺绣艺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 一堆
原标题:从普通手艺人到裕固族服饰传承人,一个裕固族女的创业史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很多人说起杨海燕都竖起大拇子,被冠以女强人等等的各种称号,如今的她是甘肃省“刺绣艺术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裕固族服饰传承人。现任肃南县富达民族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肃南县红缨帽刺绣艺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一堆的头衔似乎有点重,想象中应该是一个老态龙钟的太太,结果70后的她居然有着潮气蓬勃的姿态,几乎看不出来她真实的年龄。裕固族源出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作为唯一的一个少肃民族自治县,裕固族因为人数稀少,文化也渐渐流失,而服饰更是一个重要的体现。杨海燕姊妹三人,作为家中老大的她为了让妹妹们上学,未能上大学始终是她的遗憾,闯荡两年以后回到家乡,从未学过女工的她却因为母亲偶然需要帮忙无意间间学会了裕固族服饰的制作。“走过了千佛洞,穿过了万佛峡,酒泉城下扎营帐。沿着山梁走上那高高的祁连山,望见了八字墩辽阔的牧场。草绿花香的八字墩草原,变成了裕固族可爱的家乡”。这首历史民歌大致反映了裕固族东迁的路线和经过。也有点类似于杨海燕的创业故事,没有什么背景,家底,想要成就一件事情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从最初学到手艺,为了保留手艺不外泄,尽可能不外穿,到成为传承人,决定发扬光大,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质变的过程。杨海燕创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服饰传承培训基地,也就是目前的富达民族服饰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了个人的思路,采用产品展示区、传承保护区、非遗成果展示区和民族餐饮体验区充分的体现出裕固族民族的风格。创业过程不易,思路的扩展也不易,从最初的小工作坊,到如今有了一定的规模,杨海燕至今身上担负着重重的的担子,她说没有办法轻松下来,一方面企业要生存,另外企业需要发展需要拓展思路,融资,而且还要保护裕固族服饰的风格。裕固族服饰,是裕固族人的传统服饰。男女都穿高领、大襟有衽的长袍。男子束红、蓝腰带,佩带腰刀、火镰、小佛等;而妇女高领长袍下摆开衩,衣领、袖口绣着花边。外套大红、桃红、的缎子高领坎肩,系红、绿、蓝色腰带,配彩色手帕,脚穿长筒皮靴。传统的裕固族服饰如今大部分人都是在节日的时候才穿,如今真的穿起来都觉得不方便,这是她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裕固族人所面临的问题。然而裕固族服饰中保存了部分古代先民的服饰特色,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部分服饰特点,形成了现在的独具特色的裕固族服饰,为裕固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所在,方向何去何从,何尝不是传承人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服饰,他们也制作了更多的手作,小型的,个性的工艺品为整个传统服饰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补充。但是未来发展的考验依旧没变。如今,作为传承人的杨海燕把力量集中在民族传统服装、演出服以及裕固族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设计制作生产销售为一体,挖掘、整理、制作裕固族独有的民间服饰及手工艺刺绣产品。并且对有志于发展裕固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人员进行传承培训。前路漫漫,需要走的路很长,我们也期待未来的裕固族在56个民族中依旧保留自己灿烂的文化,同时也能够创新无限的发扬,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为数不多,却充满了神秘气息的民族。图文系作者原创,禁止转载!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W095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