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翻车现场?上海这种著名小吃绝迹了?网友:它该消失了_老虎_脚爪_王家沙

不知道大家小的时候 有没有吃过“老虎脚爪”? 小的时候总觉得 吃“老虎脚爪” 就能威风凌凌 变得和老虎一样强壮 但很多吃货发现 近几年 这种大家都爱的点心 好像在市面上消失了 上海作家重申 老虎脚爪已基本绝迹? 前不久 上海作家畸笔叟(郑健

不知道大家小的时候

有没有吃过“老虎脚爪”?

小的时候总觉得

吃“老虎脚爪”

就能威风凌凌

变得和老虎一样强壮

但很多吃货发现

近几年

这种大家都爱的点心

好像在市面上消失了

上海作家重申

老虎脚爪已基本绝迹?

前不久

上海作家畸笔叟(郑健)

在“老虎脚爪”消亡史一文中称

老虎脚爪今已基本绝迹

主要原因是它的制作方法

同样内容的文章,畸笔叟在2019年也发过。按照这位“老三届”的记忆,“老虎脚爪”最早只是大饼的副产品。每天早上九点敲过,早点摊就冷清下来,但是大饼炉子里还有余火余温,摊主就拿多余的面团扚成一小块一小块,先贴进炉膛里,再封炉口。因为余温有限,所以面团体积不能太大;又因为接触炉膛的面积太小,所以师傅的五只手指就特别用力,这才形成了“老虎脚爪”的形状。一直烘到下午三四点钟,店家要准备傍晚卖炒面了,才会重新打开炉子,添火加煤。此时经过长达五六小时的微火烘焙,“老虎脚爪”才特别香。

畸笔叟表示,“因为它个头小,又是副产品,成本也低,所以记得最早只卖两分洋钿一只,深受草根市民的欢迎。”他又补充,“我儿时的印象里,没有什么大饼摊是特特会会做‘老虎脚爪’的。面粉有多就做,做光拉倒。假使齐巧碰着今朝大饼油条买得活脱精光,一点面粉也不剩,那今朝就不做了。老邻舍老街坊都有数有目的,也决不会埋怨店家。”

上海作家孔明珠则表示

老虎脚爪壳脆、碱水味

还有淡淡的糖精片甜

自己的馋虫被勾起来了

希望上海的老字号

能恢复这样的点心

贵一点也没关系

上海市民费女士也表示

老虎脚爪小辰光一直吃的

是一种无法割舍的回忆

前几年

在田子坊买到过

花了二十块钱买了四个,还是四十年前的老味道。小时候,老师带着我们去游泳训练后都会给我们买,三分钱一个,吃了好几年,太亲切了。

费女士2014年在田子坊买的老虎脚爪

那么

老上海记忆当中的是啥样子的?

上海市中心哪里还有

纯手工制作的老虎脚爪?

多家老字号曾试图恢复老虎脚爪

老字号王家沙的师傅

多年前曾制作过老虎脚爪

从这款点心外观造型和颜色来看

当属上品

王家沙之前制作的老虎脚爪

2005年,王家沙收集到包括老虎脚爪等不少失落的“名吃”,并聘请老师傅进行制作。

新闻晨报2005年12月28日报道

不过,老虎脚爪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烟火问题,位于南京西路商务区的王家沙总店不得不停止制作并退出门店。虽然,王家沙在几年前曾尝试过在加工厂进行制作再送到门店,但销量并不理想。

除了王家沙,豫园商城的餐饮部在2006年也推出过老虎脚爪。他们和王家沙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老城隍庙地区文物古迹多,砖木结构房子多,所以用明火烤老虎脚爪,消防安全这道关通不过。如果改用电炉烤老虎脚爪,因为工艺的问题,成品就显得不到位。

上海另一家老字号资深点心主管告诉记者,二十年前该店曾做过老虎脚爪,至于后来没有继续下去的原因,她也不是很清楚。

几年前,资深出版人罗英曾在沪上一家著名老牌点心店买过不正宗的老虎脚爪,令她非常失望。

不正宗的老虎脚爪(罗英拍摄提供)

上海市中心

有两家店卖老虎脚爪

目前

上海市中心有两家店

售卖老虎脚爪

老静安的升阳小笼馆

老南市小菜场的点心摊点

升阳小笼馆在石门一路靠近大沽路口,作为店里的灵魂人物,何师傅是1975年从学校毕业之后分配到饮食公司工作,做老虎脚爪的手艺是从他师傅那里学来的,而他师傅是扬州人。

店里售卖的老虎脚爪是在长宁门店做的,何师傅凌晨四点多先去长宁门店做准备工作,六点多开始做老虎脚爪,做好之后再赶到石门一路的门店。

老虎脚爪是店里传统特色

店里另一位员工姜阿姨说,现在店里出售的老虎脚爪属于改良版,有原味和豆沙两种口味。每天要卖掉两百多只,外形与老底子的货色一样。

据说,豆沙馅的老虎脚爪也是客人之前提出的建议,店里采纳之后尝试制作这种豆沙馅的新口味,没想到推出之后一炮打响。

店里出售的豆沙爪和原味爪

记者在店里坐了不到半小时,已经有不少市民专程过来购买老虎脚爪。

听闻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说点心店今年可能会搬走之后,记者一口气买了六袋子(12只)老虎脚爪,成为当天下午最大一笔点心交易。

不少市民专程过来购买老虎脚爪

记者发现,升阳小笼馆的店招上写着“新镇江”三个字,这或许也可以解释老虎脚爪为何能成为这家店的特色产品。

升阳小笼馆属于新镇江酒家

记者在东江阴街菜市场门口找到了找到了市区另一家专门制作老虎脚爪的点心摊头,前有网友将这里称为“老上海心目当中的最后一家老虎爪”,不少市民为了他家的老虎脚爪慕名而来。

据介绍,店主刘师傅16岁到上海开始学做点心,如今已经是一位有三十多年点心制作经验的老法师了。

刘师傅的妻子卞女士告诉记者,来买老虎脚爪的都是50岁以上的老上海人,也有年轻人来帮长辈买的。“以前店里做的老虎脚爪是需要排队购买的,这两年周边的居民陆续搬迁,所以我们现在这个老虎脚爪数量是有限的,每天只做一炉。”

店里的老虎脚爪都是采用老面发酵的

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当中,一对老夫妻赶来,把当天店内剩下的十几只老虎脚爪都打包带走了。

老先生付款把店里剩下的老虎脚爪都打包带走

老虎脚爪名字是这样来的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三级调研员沈思睿告诉记者,创刊于上海的《时事新报》在1925年4月9日短文介绍老城厢小吃,其中提到“草鞋底”(一种烧饼)以及老虎脚爪。也就是说,差不多在百年前,老虎脚爪已经进入上海市民生活。

据《中国烹饪史略》记载,魏晋时,已有花式点心之制,晋代何曾“饼不坼作十字不食”,这种“坼作十字”的蒸饼,类似后世的开花馒头,后来不用笼蒸而用锅炉炕制,便成了“橐(tuó)驼脐”。也就是现今“京江脐”“金刚肚脐”之类的原始形态,或称“老虎脚爪”。“京江”意为京口段的长江,也就是现今镇江段。而“金刚”据说是来源于“京江”的当地方言谐音。

又据《丹阳方言词典》: “京江脐是一种面食,状如老虎的爪子,所以又叫“老虎脚爪”,是镇江(京江)的特产。”

《糕点制作原理与工艺》记载:“京江脐”有“甜”和“咸”两种,均无馅,外形六瓣,故又名老虎脚爪。该产品起源于扬州、镇江一带,历史较久,干食或开水泡食均可。

不少网友认为:

“老虎脚爪也不那么好吃”;

“物竞天择,消失了的话

就证明它该消失”;

“有些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

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

“还是挺喜欢吃老虎脚爪”

还有网友说

“手艺失传了

美味只能留存在记忆中”

随着这两天

对老虎脚爪的关注

位于石门一路大沽路口

的新镇江升阳小笼馆

又闹猛起来了

记者了解到,平时一天卖七十多只的老虎脚爪,最近一下子成了网红,今天要供应一百多只,一位60多岁老先生特意赶来购买。

市民:主要是买给小的(第三代)吃,他没看到过啥叫老虎脚,今天给他开开眼界。

不过,在新镇江升阳小笼馆做了40多年的何师傅告诉坊记,现在老虎脚爪基本不做价格为2.5元的原味了,很多人都觉得没味道,大家都选择吃豆沙馅的老虎脚爪。

何师傅 新镇江升阳小笼馆:原味没啥人吃了,顾客反映放点豆沙 ,所以就改进成为豆沙老虎脚爪。

何师傅介绍,老虎脚爪做起来并没有太大技巧,关键是刀工,要做出比较形象的老虎脚爪的样子。

说起传统点心的传承问题

何师傅指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何师傅 新镇江升阳小笼馆:能否传承下去现在很难讲,因为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觉得这个点心没啥特色,就是“老虎脚爪”的名字比较好听而已, 在江苏,它被称为叫“金刚脐”。

“老底子”的点心需要传承

更需要创新

正如大家的评论

物竞天择

只有满足市民需求

才能赢得市场认可

“老底子”才能焕发“新春”

综合丨新闻晨报·周到APP、新闻坊、话匣子、澎湃新闻等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ZpPDw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