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台胡服骑射酒42度走进邯郸古丛台,揭秘“胡服骑射”军事操演、蔺相如回车巷避廉颇

【趣旅游·爱摄影·品历史】 ●武灵丛台 丛台是邯郸市的象征,国家重点公园,中国百家名园之一。丛台公园相传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古称"武灵丛台"。 颜师古《汉书注》称,因
原标题:走进邯郸古丛台,揭秘“胡服骑射”军事操演、蔺相如回车巷避廉颇【趣旅游·爱摄影·品历史】●武灵丛台丛台是邯郸市的象征,国家重点公园,中国百家名园之一。丛台公园相传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古称\"武灵丛台\"。颜师古《汉书注》称,因楼榭台阁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台上原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结构严谨,装饰美妙,曾名扬列国。它是赵都历史的见证,成为古城邯郸的象征。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赵武灵王建筑丛台的目的,是为了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自明朝中叶(公元1500年前后)以来修复了十多次。如台的顶部原是平台,名曰”武灵台“,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亭于台上,名曰“据胜亭”。古人曾用“传闻宫苑似蓬莱,丛台高耸云霄外。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曾多次登台观赏赋诗。●武灵丛台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而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赵国眼看着被别国兼并。赵国地处北边,经常与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触。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对手下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可是“胡服骑射”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就遭到许多皇亲国戚的反对。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拒绝接受变法。赵武灵王抱着以胡制胡,将西北少数民族纳入赵国版图的决心,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拦,毅然发布了“胡服骑射”的政令。赵武灵王号令全国着胡服,习骑射,并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胡服在赵国军队中装备齐全后,赵武灵王就开始训练将士,让他们学着胡人的样子,骑马射箭,转战疆场,并结合围猎活动进行实战演习。公子成等人见赵武灵王动了真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在下面散布谣言说:“赵武灵王平素就看着我们不顺眼,这是故意做出来羞辱我们。”赵武灵王听到后,召集满朝文武大臣,当着他们的面用箭将门楼上的枕木射穿,并严厉地说:“有谁胆敢再说阻挠变法的话,我的箭就穿过他的胸膛!”公子成等人面面相觑,从此再也不敢妄发议论了。从胡服骑射的第二年起,赵国的国力就逐渐强大起来。赵武灵王后来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回车巷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可是商相如却说:“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回车巷又称蔺相如回车巷,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邯郸道南段,全长约75米,宽1.8米,相传战国时赵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故名蔺相如回车巷。古诗云:相如回车为赵国,廉颇负荆痛悔过。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邯郸知县萧察根据民众\"心碑\",在墙壁上镶嵌\"蔺相如回车巷\"六个石刻大字,1981年进行维修并建石碑亭,立石碑述其事,碑亭高4.4米,宽2.3米。碑文记载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多次为廉颇回车让路,争取将相和好的历史故事。●“夫妻南北,兄妹沾襟”丛台上圆拱门,据胜亭门楣上镌刻着“夫妻南北,兄妹沾襟”八个镏金大字,它来源于流传很广的“二度梅”的故事。《二度梅》是清末出版的小说,在戏剧中也是一出名戏。小说描述了一对夫妻悲欢离合的故事,是传说《梅开二度》故事中陈杏元和梅良玉分手决别之处。站在丛台上向南远望,可以看见丛台南边的绿树花草丛中,有一尊以“二度梅”故事为题材的双人塑像。据记载:唐代肃宗年间,中原某地有一佳丽女子,名唤陈杏元。他家有株梅花树,时当花期,正喷香吐艳。忽一日,无缘无故,那梅花树的枝儿蔫了,花儿落了。何故无风天雨花自残,陈杏元大惑不解。也在这一日,陈杏元在朝做官的父亲差人送来一位书童。这书童,聪明伶俐,才貌超人。后来得知,他原是被奸臣残害的忠良之后,名叫梅良玉。原来,梅花自败是应在了他的身上。这不禁使陈杏元内心里萌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不久,他俩相爱了。谁知好景不长,他俩尚未成婚,北国南侵,唐王难以抵挡,就派美人去应付,选陈杏元到北国去和番……那时的邯郸是边陲重镇。凡到番邦去的人,一般都要登临邯郸的丛台,与社稷亲人垂泪相别。这样,陈杏元与梅良玉便也来在丛台之上。如今的丛台上便也仍然有着这样的八个大字:“夫妻南北兄妹沾襟”后来,当陈杏元泪别梅良玉,一步一回头,悲悲切切地就要到达番邦。路经一处悬崖断壁,痛不欲生跳崖寻死之时,她突然得救了。救她的,是一缕阴魂,是前朝也因前来和番到头来忧郁而死的王昭君的阴魂。或许是命运不济之人暗中相助吧?那阴魂,背起陈杏元直送中原陈家,最终让她与梅良玉又成好事,喜结良缘……这件事,感动了陈家院中的梅花树。就在梅陈完婚之日,那梅花树又二度重开,且花朵满枝,艳丽无比,馨香四溢。●丛台兴衰战国时期鼎盛之时的赵国,邯郸城的武士和达官贵族们,经常穿着华美的服装,聚集在丛台之下,已经成为市井而不能再制止。秦代末年,秦国大将章邯兵破邯郸,夷平城廓。到了汉代,邯郸由于成为诸侯王国——(汉)赵王的宫城,丛台被辟为赵王的宫苑。三国魏邯郸人刘邵作《赵都赋》中云:“结云阁于南宇,立丛台于少阳。”少阳,出升的太阳,意指东方,说明汉代赵王在宫城以东的地方修建过丛台。三国时,魏相曹操以邺城(今邯郸以南30公里临漳县境内)为政治中心后,邯郸遂逐渐沦落为普通县城,丛台也随之衰落了。宋代时,丛台已经衰败为荒草遍地、孤兔出没的一片废墟了。明代以来,丛台曾多次改修重建,较之原建筑有了很大的变化。据《邯郸县志》记载,仅明代中叶至中华民国期间,在短短的四百多年中,就对丛台修建了十多次。1959年6月2日,来邯郸视察的周恩来总理也曾登上过丛台。2002年,中国与斯洛伐克联合发行了两枚国际邮票,叫“亭台与城堡”。亭台选取的是“武灵丛台”,城堡为斯洛伐克的“博伊尼采城堡”。此邮票的发行,使邯郸武灵丛台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闻名的古老亭台之一。(图/文凌云客)欢迎关注,了解更多!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lMk6Xb.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