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老院子另眼看厦门:我在老院子梦回古闽南,追溯古时渔村文化

厦门,一个印象最好的城市了,印象中的厦门是小资休闲的城市,文艺且清新,让人一眼就喜欢上,欲罢不能。厦门,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充满万种风情,有着适宜的温度,迷人的海滨风光,浓厚的人文气息,闽南的红砖古厝建筑和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除去高昂的房价,
原标题:另眼看厦门:我在老院子梦回古闽南,追溯古时渔村文化厦门,一个印象最好的城市了,印象中的厦门是小资休闲的城市,文艺且清新,让人一眼就喜欢上,欲罢不能。厦门,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充满万种风情,有着适宜的温度,迷人的海滨风光,浓厚的人文气息,闽南的红砖古厝建筑和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除去高昂的房价,就城市环境风光,确是一个宜居的城市。说起厦门,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浪漫多彩的鼓浪屿、依山傍海的厦大校园,或是清新的芙蓉隧道、梦幻观音山,亦或是气势宏伟的南普陀等。厦门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景点外,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值得花时间去细细品味,比如老院子景区,展现昔日闽南渔村民俗文化,一秒带你梦回古闽南。关于老院子之说厦门老院子景区,是华夏文旅集团斥资28亿元倾力打造的一部文化旅游巨作,景区包括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及神游华夏大剧院两部分,于2015年7月底正式对外开放。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和闽南传奇秀是景区的两大特色,即一园+一场,具有深厚的地域特色,荟萃了闽南文化,高科技技术和闽南文化故事相结合,成为了厦门的新一处4A级景区。老院子景区规划建设两大模块,其一为“神游华夏”室内演艺剧场,即神游华夏大剧院,大型室内山水实景演艺《闽南传奇》,被誉为会跑的实景演绎。其二是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通过闽南渔家百姓寻常的生活场景,讲述“下南洋”几代人的生活、创业经历。景区从多角度展示闽南当地的渔村文化、民俗文化、妈祖文化、南洋文化以及寻根溯源的始祖文化,游客走进渔村老院子,真切感受到闽南特色民俗文化。预告,鉴赏眼前这座恢宏大气的闽南大厝建筑便是游客集散地和售票中心,砖红瓦、燕尾脊、拱门式、欧式栏杆等,中西交融老院子,古朴中融合中原院子文化基因,建筑风格以闽南最具魅力的嘉庚建筑风格,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渔妇晨磨中国古建筑风和闽南渔村建筑相互融合,没有一点破坏美感。石头古厝,闽南地区生产石头,闽南人就地取材,利用当地黄岗岩造就出闽南地区冬暖夏凉建筑文化代表之一--石头厝南洋唐人街,典型的南洋建筑之风,拱形柱门,欧式弧形窗户...媒婆带着迎亲队伍上门迎娶新娘了,这是传统闽南婚俗之一。三面妈祖娘娘,这里还是个动态音乐喷泉,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大型音乐表演。三面妈祖娘娘的背后,便是始祖殿了。整体建筑规模庞大,气势恢弘。近代闹巷,药铺的老板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古书。民俗文化风情园,带你穿梭回古闽南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闽南人,90后的年代,对于闽南风俗文化,并没有非常了解,多是寥寥片解,或是从老人口中得知,零零碎碎。这次通过游览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让我从系统上深刻了解了闽南风俗文化,从古时闽台渔村、渔家生活、街巷繁华、南洋历险,再到老巷沧桑等等,生动复原千百年前的古渔村的生活,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简直是惊艳之作。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整体建筑采用闽南当地民间传统建筑风格---闽南古厝,历史悠久,溯源上千年。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这一座座红砖古厝建筑,为我们开着一扇扇充满温暖而疏远记忆的大门。它浓缩了闽南人坚韧、开朗、沉、豁达的性格,表达了闽南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也酝酿了红砖厝丰富多彩的建筑表达。民俗文化风情园共分为渔村文化区、民俗文化区、妈祖文化区、南洋文化区和始祖文化区以及建筑文化区和餐饮购物区。老院子景区入口偌大的牌坊上书写“老院子”三个大字,非常古朴大气,透露着对古来文化的庄严和尊崇。走进老院子,偌大的古旧牌坊顿时把我们带到昔日的闽台渔村小镇,仰望天空,美丽的燕尾脊在蓝天白云下参差交错,飞扬挺拔。老院子景区的整体导览图,神游华夏大剧院非常显眼,位于正门入口的右边。【渔村文化区】渔村文化区,围绕古时闽南渔村文化来展开,分为老渔村、闹巷、盼郎归、渔村人家和避风港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渔村的老码头,老码头上停靠着两艘商船。商船寓意着闽南的海上贸易,也标志着沿海一带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穿过码头就到了老渔村,通过蜡像及声、光、电等高科技技术展现了渔村的寻常百姓不同的生活场景,配上地道的闽南语,让游客真切置身于老渔村之中。渔村码头的商船每天都有固定小表演,平日表演上刀山和华夏武魂,周末在这基础上还有吃西瓜大赛、喝冰啤大赛,炎炎夏日给游客一个冰爽泡泡趴。摄影/依米夏沫老渔村入口,每个入口墙上都有对渔村各部分的诠释,帮助游客更快的了解,融入到情景当中。风狮爷.石敢当,风狮爷起源于“石敢当”。相传五代时有一名大力士,名叫石敢当,因在战争护主而死,于是后人设立“石敢当”,缅怀他的勇武和忠诚。老妇人和孩童坐在自家门口,一边给孩童扇风,一边眺望着海边,期待出海捕鱼归来的儿郎。古井,传说由距今4000年的伯益所发明。唐孔颖达疏说“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渔妇晨磨,古时闽南田不足于耕,丈夫出海,妻子在家蓄养禽、畜,且以石墨把米、麦、豆等常见粮食加工成粉、桨,做成特色小吃。穿过老渔村,便进入【闹巷】,复原了百年前的渔村闹巷小集市的情景,打铁织布、手工编制等一一展现。各家各户的门口、墙角堆满了出海打渔用的渔网、鱼篓和鱼叉等捕鱼工具,打渔成为当地百姓赖以生存的职业,也形成了吃苦耐劳的家族优良传统。【竹编】从事竹编的手工艺人叫篾匠。闽南传统竹编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和粗丝。竹编产品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身,竹制品丰富多彩,包括蒸笼、提篮、竹席、竹床等。【铁匠铺】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取材下料,拉起风箱,磨练打制。看似原始简单,但学起来并不容易,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数千次的锻打,方能铸就一件锋利的铁器。渔村人家,时常会把贝壳捡回家,通过打磨、穿孔做成精美的装饰品。【棉织坊】棉是传统闽南人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原材料。沿海渔民穿着棉纱手工织出来的棉布,布匹透气吸汗,经久耐用。独有的“海蛎屋”取材于海蛎壳,闽南人懂得取材于海,像牡蛎壳、珊瑚礁等均可用来建房。【民俗文化区】民俗文化区包括送王船、百家宴、金玉良缘、祭祀祖先等。【送王船】,又称“烧王船”,船是用杉木或者纸制作,送王船是送的王爷,渔民把王爷请上王船,船上载有差、米、油盐以至各种生活用品等实物,在海边焚烧,以此通过祭祀海神、悼海上遇难的英灵,祈求海上平安和鱼市开利。王爷庙复原送王船时的热闹场景【百家宴】又叫长桌宴,是南方特有的民俗文化,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是,祈丰收,保平安”。宴会现场的长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和自酿的美酒,家族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着往事,气氛喜庆而热烈。【金玉良缘】传统的闽南婚俗是极其复杂的,这里通过幻影成像技术来再现了成婚的场景。迎亲队伍、花轿、府邸、洞房花烛、敬茶父母、黄金新娘等婚嫁习俗,新娘出嫁时要佩戴项链、手链、手镯、戒指、脚链等黄金饰品,远远望去会觉得整个人就像是黄金做的。在闽南地区的婚俗中,较完整地保存了传统的结婚习俗,基本遵循了周礼“六礼”程序,问名、纳彩、纳征、纳吉、请期、亲迎。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喜字正正贴。拜堂成亲,传统的闽南拜堂仪式场面为,香案上,红烛高烧,亲朋戚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最后才“送入洞房”。新娘敬茶,传统闽南版婚礼的第二天清晨,由小姑或“伴娘”新娘出厅,给公婆敬甜茶,又称改口茶。新娘要改口叫男方的父母为“爸妈”,公婆喝过甜茶,随手拿出红包还礼。【祭祀祖先】自古以来,闽南人皆是重礼循规,祭祖是闽南人表达对祖先和祖籍地双重敬意的重要活动,不容马虎。陈氏祠堂复原闽南人祭祖时的场景【妈祖文化区】闽南沿海乡人因生计多往海洋发展,但海洋生涯风险较大,常因海难生者不可计数,故希望有海上守护神庇佑安全。而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汉族民间信仰,尤其航海人依靠“妈祖”导航,宽慰旅怀,祈求平安。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妈祖,原名林默娘,出身平凡,生于莆田的湄洲岛,只是北宋的一名普通女子。据说,她与生俱来就深谙海洋,这也使得很多当地的船只都是通过她指引到安全区域的。不幸的是,28岁那年,因为救助船只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后来,从宋代到清代,她先后被14个皇帝敕封36次,名号也从夫人到天妃再到天后。三面妈祖音乐喷泉,静态时,妈祖娘娘只露出身子上部在水面上。三面妈祖娘娘,每面都展现了不同的形象。雕刻细腻的王冠,王冠下柔和的面部线条,刻画出妈祖不怒自威的海神形象。她头戴凤冠冕旒,身着凤靠,披斗篷云肩,饰霞岥璎珞,双手托抚宝珠、玉如意和灵芝。宝珠指明航线引导船只,玉如意保平安,灵芝救死扶伤,可谓是寓意深远。三面妈祖”神像伴随悠然的神佛音乐从水中缓缓升起,升至空中32.2米的高度,整个展示过程18分钟,令人震撼。【南洋文化区】明末到清初时期,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福建、广东一带的百姓生活极度难以维持,为了生计,躲避战乱,他们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到南洋谋生,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景象就是下南洋。年轻的渔家小伙为了生计,远赴南洋,他的妻子儿女站在岸上为他送别,期待他早日归来,一家团聚。复原下南洋远航的船只陈嘉庚,爱国华侨、企业家、慈善家,是那个年代下南洋经商的典型代表。1891年到新加坡谋生,先后开米店、糖厂、菠萝罐头厂、橡胶园等。1912年回国,创办厦门大学、集美学校等。他的一生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他的丰功伟绩被世人铭记,载入青史。下南洋在福建、广东也称“过番”,属于闽粤方言,指的是到南洋一带谋生。摄影/依米夏沫【南洋唐人街的出现背景】南洋资源丰富,大量背井离乡的华工从事搬运工、车夫、擦皮鞋等最底层苦力活,在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创业之后,成为百万富翁。闽商发扬“敢拼会赢”的创业精神,在艰辛与磨难中历练成长,思念故乡的情感越来越强烈,于是纷纷回到祖国,回报社会。南洋唐人街的景象从事搬运工的华人从事车夫的华人,拉完客人之后,坐在地上休息,等待下一个客人。典型的南洋骑楼,骑楼是中西建筑交融的结晶,结合了商业和居住的复合功能。骑楼以2-3层为主,往往几座或十余座毗连一起,参差错落。形成舒适宜人的外部空间尺度和步行街形象。从事擦皮鞋的华人,表情、动作非常逼真。【始祖文化区】“始祖殿”供奉中华人文祖先“皇帝、大禹”,传播“姓氏、祭祖、感恩、孝道”文化。中华人文先祖“皇帝”,以统一中华的伟大功绩载入史册,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尊称为“人皇”。大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王朝“夏朝”,并把天下划分为九大洲,史称华夏九州。每年4月22日上午,都会在这里举行南洋华侨寻根祭祖行活动,来自越南、柬埔寨、老挝、菲律宾、缅甸、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华人华侨代表都会回国参加。中间的建筑便是始祖殿。在始祖殿后面是“姓氏祖先殿”,供奉着“姓氏祖先神位”。在主殿的右手边是“姓氏起源殿”和“姓氏图腾殿”,“姓氏起源殿”展示中华姓氏起源及百家姓氏起源文化,而”姓氏图腾殿”展示“三皇五帝”文化及百家姓图腾文化。在主殿的左手边依次是“家训堂”和“姓氏文化苑”,“家训堂”展示的是百家姓氏“家训、家风”文化,“姓氏文化苑”展示百家姓氏文化。【建筑文化区】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取名“老院子”,古朴中融合中原院子文化基因,建筑风格采用闽南最具魅力的嘉庚建筑风格。整体建筑上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具有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特征,浓缩表达了闽南人坚韧、开朗、沉静、豁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眼前巨大的椭圆形建筑便是神游华夏大剧院,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剧院。大剧院整体高49.8米、长150米、宽130米,外壳选用银灰色钨面板。观众席约有3000多个座位,可360度全方位旋转,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内实景演艺秀场。摄影/依米夏沫摄影/依米夏沫摄影/依米夏沫整个景区不仅重视整体建筑规模造型,也注重小景点的搭配,流水、假山、石头、植物等,都是精心点缀。旅游小贴士Add:厦门集美区华夏路9号,厦门北站南400米,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对面。门票价格:老院子民俗风情园+华夏演艺《闽南传奇》秀(13:30-14:30场)套票1)贵宾套票,门市价:319元,网络价:258元;2)白金套票,门市价:419元,网络价:338元;3)钻石套票,门市价:519元,网络价:418元;华夏演艺《闽南传奇》秀还有(19:30-20:30场),套票价格与下午场一致。老院子景区门票价格偏贵些,一些旅游网站为了吸引游客,不定时会搞些活动价格,如侠侣亲子游,这次活动价分三批,分为49.9元,59.9元,69.9元,但仅限福州市、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宁德市、温州市身份证户口可以使用。趁着活动去游玩,性价比简直不要太美。关于闽南传奇秀,这部演绎闽南风土人情的恢弘巨作,请听下回分解哈哈哈...--------------------------------------------我是依米夏沫,一个90后的旅行Kol,爱玩爱笑,爱旅行爱摄影。希望用双脚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用脚步丈量世界的每个角落,记录拍摄与你分享更多的旅途故事。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oAzv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