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李洱等人谈安妮·埃尔诺:法国人文思潮滋养的作家_小说_作品_记忆

记者 师文静 近日,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授予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表彰她“以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限制”。诺奖颁布后,一场名为“从《悠悠岁月》说起——谈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的直播活动举行。译者、作家、评论家等

记者 师文静

近日,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授予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表彰她“以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限制”。诺奖颁布后,一场名为“从《悠悠岁月》说起——谈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的直播活动举行。译者、作家、评论家等齐聚,畅谈安妮·埃尔诺的小说《悠悠岁月》,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文学价值,被译介到中国背后的那些故事。

《悠悠岁月》在法国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当年的杜拉斯文学大奖。采用“无人称自传”的方式,实际上是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从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大到国际风云,小到饮食服装,家庭聚会,乃至个人隐私,无不简洁生动。通过个人的经历来反映世界的进程,实际上写出了集体的记忆。小说的时间跨度有六十年,因此无论什么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和最清晰的记忆。

《悠悠岁月》的译者吴岳添表示:“这本书翻译的难度并不在于语言本身,安妮·埃尔诺的语言是很简单清晰的,每一句话都可以翻译,不是很困难。难度在于大量的细节,书中提到的人和事物都是作者仔细挑选的,能够使读者马上回想到那个年代。很多细节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体会,不知道讲的是什么东西。”在翻译过程中,吴岳添不仅查阅了大量资料,还向法国人一一请教困惑之处,最终呈现出一部尽可能再现原作的译本,使读者在第一时间领略诺奖作品的风采。

作家李洱梳理了埃尔诺写作的特色,首先是女性写作中明显的自传性,其次是与法国的文学传统甚至整个艺术传统联系紧密,比如印象派和立体主义,再就是法国新小说派的影响。埃尔诺把这几个方面结合得非常好:“在个人记忆的深处又有广阔的社会场景,历史经验和个人经验之间的结合看上去是比较碎片化的,但是因为女性写作本身的特点以及良好的艺术准备,使得作品呈现出整体性和有机性,我觉得是比较耐读的小说。”

法语文学专家董强认为,“埃尔诺在创作中使用大量事实性的东西,她坚信这个事实我当时经历了,有这样的感受,那么我旁边的那个人一定也感受到了。这不是我个人的事情,而是社会的事情。”埃尔诺的特点就在于她不说“我”,但写的其实是大家的事情,大家都从中得到了共鸣。在董强看来,埃尔诺的成功之处在于她得到了法国现当代人文社科理论的滋养,她的作品涉及大量社会学著作,如布尔迪厄的《区隔》、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罗兰·巴特的《明室》,可以说埃尔诺是六七十年代整个法国方兴未艾的各种人文思潮的氛围之下成长起来的优秀作家。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yXqv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