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茶马古道沙溪,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千年古集市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在沙溪的日子,想起海子的诗。 无数个瞬间,想要买下一个小小的院落,恬静避世的生活,与风霜雨露共眠,了此余生。 沙溪古镇,位于大理剑川县。从大理古城
原标题:沙溪,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千年古集市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在沙溪的日子,想起海子的诗。无数个瞬间,想要买下一个小小的院落,恬静避世的生活,与风霜雨露共眠,了此余生。沙溪古镇,位于大理剑川县。从大理古城驱车前往,大约2个小时的时间。下高速,还有二十余公路的山路,蜿蜿蜒蜒向着大山深处出发。转过几个山脚,眼前慢慢开阔,前方的田园和村落相依。我历来是钟爱古镇的,总觉得像是回到了那些岁月凝固的日子。一切慢条斯理,井然有序。没有发达的网络,没有拥挤的交通,没有喧嚣的商铺。人们闲适的过着小日子,究其一生,探寻生活的真谛。去过无数个古镇。从江南走到了边境,沙溪,在我心目中算是真正的古镇之一。安静淳朴,古色古香,今仍然保持着最古老的建筑特色。古寺庙,古戏台,古商铺,马店,古老的红砂石板街道,百年古树、古巷道、古寨门。这里,曾经无比辉煌。这是茶马古道上的集散重镇,承诺着数不尽的车马,历经千年的繁华,终于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变成了寂静无声的古镇沙溪。只留下了无声的石桥、古道、古街在悄悄诉说着它的过去,只有黑惠江水无声地把沙溪在茶马古道上的辉煌历程带入遥远的大海。寺登四方街是沙溪的灵魂与核心,也是每一个抵达沙溪的游子最念念不忘的地方。寺登四方街不大,却集寺庙、古戏台、商铺、马店与一起,开阔的红砂石板街面,百年古树、古巷道、寨门和谐的融合在一起。这里是沙溪最标志性的风景,也是一个功能齐备的千年古集市。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专家们誉为“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历史上寺登四方街被称为“南塘”,明朝后期,因兴教寺而起名,才叫寺登四方街。寺,指兴教寺;登是白族语,意思是地方。位于兴教寺旁边,呈四方形的街子,这就是寺登四方街的名称由来。莫要小看这间集市上的寺庙。兴教寺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保存规模最大、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佛教密宗“阿吒力”寺院,其高超的明代建筑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兴教寺内保存的明代壁画深受中原绘画风格影响,又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古戏台,是寺登四方街上最有特色的建筑,它位于四方街东面建筑群中央临街位置,与西面兴教寺殿宇、寺门建筑成一中轴线,将古四方街平分为南北两半。寺登四方街在以前每隔三天有一个街市,热闹非凡,各地来的马帮在街天前一天下午就陆陆续续通过巷道来到古街投店住宿。戏台上洞经古乐、白族霸王鞭舞、民歌表演在街前天下午就开始,表演通宵达旦,持续两天,本地人称之为“两宵两天戏”。据说,在沙溪一直流什着一个这样的规矩,没有到四方街古戏台上演同过,不能称是沙溪人。可见四方街古戏台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每逢民族节日,全镇的人们各自身着节日盛装,弹着龙头三弦,齐聚四方街,在戏台上载歌载舞,四方街上人头涌动,兴教寺里善男信女敬拜神佛,一片欢乐吉祥。我很喜欢黑惠江畔的玉津桥,沿着古道行走约100米,穿过用土坯做成的寨门,山川田野的景象就出现在眼前。一道低低矮矮的土墙,便将热闹的集市与静谧的田园分隔开来。寨门之内,一条狭窄、深长的古巷道悠然而来,两边残旧的古铺悄然耸立在巷道两边,使人们不禁想到古时马帮进寨门过巷道的情形。寨门之外,常年清澈的黑惠江安静的流淌着,稻田,乡野,村落,远山,宛若画境一般美好。穿梭在古镇的小街巷里,是喜欢的方式。不经意间总是能够有些许的发现。比如,装过几个街道,看见挂着“木雕”牌子的院落,推门而入,才是别有洞天。大大的白族庭院里,散发着木头的自然清香,年轻的匠人在悉心雕刻。比如,小小的咖啡店门口,有追逐嬉戏的孩子带着狗狗跑过,慵懒的猫咪隔着玻璃窗肆意伸懒腰。9月时节,游客的大潮退去,沙溪的游人并不算多。除却我们这样前来拍摄的人,扛着长枪短炮的器材,更多的是三三两两的闲人,一杯咖啡可以坐整个午后。外国的面孔,时常遇见。多少人,跋山涉水,跨越重洋,只因为这份独特而淳朴的气息。去沙溪的路上,就不断有朋友发来信息,问是否要去石宝山歌会。若是去了,定要拍些照片分享。查了查信息,原来我们竟是如此幸运,遇上了一年一次的石宝山歌会。这是白族人的盛世佳节,更是延续了千年的歌会。从千年集市而来,赴一场千年歌会,该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剑川石宝山歌会每年农历7月27日至29日举行,会期3天。每逢此时,剑川及邻近的大理、丽江等县的白族青年男女及歌手数万人云集石宝山,满山遍野里,甚至在肃穆的神像面前,弹唱白族情歌。歌词婉转、优美、动听,以此纪念传说中两千年前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歌手,同时借此结识新友,甚至寻觅终生伴侣。相传南沼时,有个美貌的白族女歌手在宝相寺接连唱了3天3夜优美动听的曲子,最后在歌声中安然死去。人们说她是\"曲神\"下凡,就尊她为\"曲姆\"。并为她在石宝山修建了坟墓。以后,凡是上石宝山对歌的人,无论男女,都要先到曲姆坟前磕头。据说这样才能唱得好,在对歌中就可以相上心爱的人。自然,上山对歌的也不止青年人,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上得山来便要尽情舒展歌喉。一路上,追寻着歌声而行。白族的腔调,并听不懂,却是全然不在意。那些洋溢在脸上的笑容,融化进歌声里的幸福,早已经直抵内心。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ewbRqZnw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