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标签缪歌:奔跑如风

“我本科是学食品工程的,一看到杏仁豆腐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东西怎么做?” “杏仁和豆腐怎么能做到一块儿做这么细,它得打磨多少次啊,这豆浆得打得很细才行啊。后来查了一下发现人家没用豆腐,是牛奶,杏仁和牛奶加上一些凝固剂。凝固剂又不能放太多,太
原标题:缪歌:奔跑如风“我本科是学食品工程的,一看到杏仁豆腐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东西怎么做?”“杏仁和豆腐怎么能做到一块儿做这么细,它得打磨多少次啊,这豆浆得打得很细才行啊。后来查了一下发现人家没用豆腐,是牛奶,杏仁和牛奶加上一些凝固剂。凝固剂又不能放太多,太多就硬了,太少又凝固不了,要一个中间状态。”这是《杏仁豆腐心》上海首演演后谈,导演缪歌在台上说着杏仁豆腐的制法,台下观众都笑了。缪歌是中央戏剧学院科班出身的戏剧导演,第一个本科学的是食品工程。这么一句话,故事就来了。采访、撰文:伊玚0106年缪歌从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工程毕业,搬出宿舍,把陪伴了他四年的DVD机和电视机卖了,剩下两大箱DVD搬回家,收拾好行囊去北京,要考研,学电影。家里人看着那么多碟惊讶,都是哪来的?“嘴里抠出来的。”2002年,家乐福里鞋盒大小的电视机255块,DVD机145块,碟片D-51张5块,D-9是1张8块,他一个月的生活费,500块。考研的卷子发下来就知道考不上了,太难了。同学拉着他去看戏,一开始他还以为是戏曲,那是缪歌这辈子第一次走进北兵马司胡同里的北剧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天他也会站在这个舞台上。一场戏结束,朋友问看懂了吗?回答是“看懂了。”其实是装的,根本看不懂,只知道太震撼了,他跑去火车站,把隔天从北京到沈阳的T12次列车票退了,为了在北京多呆一天,多看一场戏。▲缪歌(右一)和《杏仁豆腐心》剧组这部他人生中的第一场戏,是中戏导演系02级的毕业大戏《爆玉米花》,从此开始和戏剧结缘的12年里,缪歌再没有看过这个戏,连偶然翻到剧本都要赶紧跳过,因为当时的感觉太震撼太美好,想永远封存在原处。有趣的是,当时在台上的一位毕业生赵晓璐,十年之后饰演了《我是月亮》中的胖女孩安吉拉,和饰演亚裔男人的缪歌同台演出。在那次回老家九个小时的长途车上,缪歌决定“去北京”。采访之前,我以为会听到一个\"25岁克服重重心里压力决定转行,不顾家人阻挠再战高考”的曲折故事,结果谈起这个“人生重大转折”缪歌一脸轻松。纠结?没有过。“我是一个特别容易下决定的人,要是让我在什么东西之间做选择,我很快就能决定。从来没纠结过考研还是考本科,只要能进去就行了,别说本科,读专科都行。”于是他在08年初考了中戏研究生,落榜了,就立刻回老家报名高考,再后来,导演系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他任职写食品专栏的杂志社前台,就这么着成了25岁的大一新生。同伴压力?不存在。“原来的同学反倒很羡慕我,敢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父母反对?他们支持的不得了。家里人一听章子怡、刘烨、姜文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就立刻表态,这个学校好!这就相当于清华北大啊,去啊去啊!缪歌考上中戏的时候,老家营口日报的记者来做了专访,因为营口第一个考上中戏表演系的是秦海璐,第一个考上导演系的就是缪歌,这张报纸现在还留在他家里,“就像一个英雄奖章”。第二个结结实实的四年开始了。班上最小的同学是91年的,比自己小8岁,大家都叫缪歌大叔,过了一年,发现他思想还蛮前卫的,改口叫老缪,还是带一个老字。老缪做了四年班长,但比起班长,他觉得自己更像个大管家,同学们生病请假,看戏订票,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找他,大三的时候学校规定得重选班长,毫无意外的再次全票当选。四年时间,有缪歌在,带他们班的老师都觉得“特别省心”。毕业了,就是不断演戏、导戏,突然有一天回学校,发现北剧场没了,改成了桔子酒店,同学们开玩笑说要想回忆过去,只能回去开房了。缪歌讲着笑话,却没笑出来。02“哎这个剧特别好看!《Unnatural》,有石原里美!”采访所在的咖啡厅响起一首不久前热播日剧的主题曲,他立刻从刚刚的话题跳出来,特别兴奋。缪歌一直特别喜欢日本文化中的那份精致和细腻。就像当初在台北诚品书店,第一次看到《杏仁豆腐心》的剧本就一见钟情,几乎是立刻决定,想做!还是在那家诚品,同时看中的剧本还有《金龙》,排《金龙》的机会来的早,2016年他和大学同班同学陈飞历共同执导,这部风格怪诞、解构的剧目一经公演,就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好戏》当然也写过一篇长评,点击这里回忆一下。▲《金龙》剧照而《杏仁豆腐心》就是一份真正念念不忘的回响了。在今年中文正式版之前,缪歌拿着这个剧本问了数不清的公司,还在非商业的戏剧节演过一回,但自己总觉得还没圆梦,直到他在《我是月亮》演了50多场之后,制作人李可藏问他手上有没有想排的剧本,两人才一拍即合,准备大干一场。演出筹备阶段,男主角蒋奇明还在演别的戏,缪歌就先和孙小美一起完整地读了一遍剧本。读到一半,坐在一旁的李可藏哭了。李:“原来你这个剧本是这样的啊”缪:“那你原来以为是什么样的啊,你没看懂啊!”李:“没有那么投入得看过。怎么会这么感动这么压抑。”缪:“那你还做吗?”李:“更要做了!”缪歌生动地学着李可藏当时样子,然后笑起来“等于一个没有看懂剧本的制作人,头一热就投了……”他停了停组织了一下语言“一个其实更好的戏。”▲《杏仁豆腐心》剧照读书的时候,一位老师说“排戏,就是排细。”这句话对缪歌影响特别大,其实只要聊一会儿天,就能感到到他身上深入骨髓的细致。我们的采访持续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缪歌说出了94个数字,记忆中的车次、年份、时刻、距离,每个细节都清清楚楚。这样一个导演,碰上了这样一个日本戏,搞得演员们都有点害怕,倒不是怕他严厉,而是怕他的精益求精。排练的时候,导演总是拿着笔记本密密麻麻得写满要调整地方,他特别注意演员是不是投入,总说,只要你投入,演的不好没关系,如果不投入,演的再好没有用。有个专业名词叫做“心理现实主义”,在说台词的时候心理活动是不是到位,是他特别在意地方。▲孙书悦饰小夜子比如剧中女主角小夜子接到警察局的电话,找到了走失的母亲,她冲出门外,看到樱花树停住了,返回屋子中打电话给同母异父的妹妹,问她要不要去接母亲。缪歌从来没有对演员说“你看到樱花树停住”,他希望演员作为小夜子,在激动中冲出门,看到樱花树,就想到了母亲,母亲在自己年幼的时候离家出走生下妹妹,现在如果她把母亲接回来了,团圆了,妹妹怎么办呢?于是她回屋打电话,这小小的停顿,就成了小夜子内心柔弱和宽容最好的印证。▲蒋奇明饰达郎为了这样细腻的情感表达,他对戏的要求也更严格了。台上的微波炉的音效,必须是那台微波炉的录音;蒋奇明本人的私服“太潮”不合适,缪歌就拿来自己的衣服挂在台上;小夜子情绪崩溃时倒在地上一小盒东西,也都是他准备的,其中有奶瓶和奶嘴,标志着小夜子失去孩子的痛楚,这些细节并没有对观众交代,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演员的表演,帮助演员“投入”。▲缪歌在排练场《杏仁豆腐心》在北京演了一轮再来上海,已经算得上是驾轻就熟,缪歌还是坚持每场计时,盯着哪些细节可以更好更完善,他也特别在意观众的意见,经常在观众席侧面看着观众的表情,就像当时在学校,导演作业汇报,一边放音效,一边盯着老师的表情。入行这么多年,表、导演作品都很多,但缪歌从来没有请任何教过自己的老师来看戏,不敢,觉得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够。同学来看也会有点紧张,《杏仁豆腐心》上海场,有同班同学来看,结束在剧场门口,对他说“不容易啊”缪歌鼻子一酸,突然很想哭,忍住了。▲《杏仁豆腐心》舞台设计03能让他这么“较真”的事情有两件,一个是戏剧,另外一个是足球。缪歌的微信名叫“A米缪歌”,A米的意思是“挚爱AC米兰足球队”,平时他特爱踢球,在北京和几个戏剧圈的同好还有个足球队,他体力很好,又喜欢跑步,比队友跑得都快,5公里只要23分半。排杏仁的时候正好赶上世界杯,排了一整天戏,到了晚上十点半,实在太累,为了有精神看球,就出去跑个五公里,提个神,看球到凌晨,早起再接着排练。▲缪歌在球场采访当天,他早起觉得浑身不舒服,也出去跑步,跑了一会受不了了,上海太热了。记忆中,喜欢跑步是从小开始的,小时候家里有很多爸爸的朋友,长辈们都抽烟,于是他的衣服上也满是烟味,大冬天,上学之前,他脱下棉袄拿在手里,边跑边甩,让烟味散掉。“还有没有像跑步一样一直坚持的事情呢?”“不抽烟。”“决不抽烟?”“决不抽烟。”这就是缪歌其人,不论什么事情,只要喜欢就能立刻决定,只要决定,就不会放弃,哪怕真的实现要好多年。《杏仁豆腐心》在上海售罄收官,年末还会再来。问他下一个这样一见钟情的剧本是什么?“还没有。但碰到就会马上做。”我毫不怀疑。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ewbvADvw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