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规范,供阅读参考。  一、论文结构及要求  论文包括题目、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等几部分。  (一)题目  题目
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规范,供阅读参考。  一、论文结构及要求  论文包括题目、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等几部分。  (一)题目  题目应简洁、确切、有概括性,能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字数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目应有中英文对照,英文题目应与中文题目含义一致。  (二)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论文主要论点、创新见解的高度概括。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应包括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应有中英文对照,中文摘要在400字左右,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要求用词准确、语法规范、意思完整。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关键词应有中英文对照,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四)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一般列至三级标题,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并标明页码。  (五)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前言(引言或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引言  引言(前言或绪论)一般作为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内容应包括:本选题的目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2.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理论分析、数据资料、实验方法及结果、本人的论点、结论等内容,还要附有关图表、照片、公式等。文中若有同指导教师或他人共同研究、试验的内容以及引用他人成果或结论的内容,必须有明确说明,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3.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归纳和综合,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六)致谢  对给予支持、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诚恳热诚。致谢非必需,如需撰写时,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应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  参考文献数量一般不少于10篇。  在论文正文中如有引用,需加注释,注释序号应按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  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等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上述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  (八)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外文文献复印件及中文译文、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如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  二、书写规定  (一)论文正文字数  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5000字。  (二)文字书写与标点符号  论文一般用汉语简化文字书写,论文必须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  标点符号的用法应该以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为准。  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按照GB3100~3102-1986及GB7159-1987的规定使用,即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  (三)页码编排  摘要、目录等前置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及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页码应位于页面底端居中。  (四)摘要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同,在语法、用词和书写上应正确无误。中、外文摘要应各占一页,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  (五)目录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  中文摘要  外文摘要  正文的章、节题目可视论文需要进行,一般编写到2~3级标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可省略)  (六)标题层次  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末尾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以少为宜,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毕业论文章节编号方法采用分级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一)”、“(二)”、“(三)”等,第三级为“1.”、“2.”、“3.”等,第四级为“(1)”、“(2)”、“(3)”等,第五级为“①”、“②”、“③”等。层次代号格式参见表1。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序号顶格书写,序号应按文献在论文中的被引用顺序编排。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若同一文献中有多处被引用,则要写出相应引用页码,各起止页码间空一格,排列按引用顺序,不按页码顺序。  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圆括号。  外文文献中第一个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文献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体。  格式如下:  ①期刊——[序号]作者.题名.期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  例:[1]黎群.谈谈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中外管理,2005,(2):33.  ②图书——[序号]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  例:[2]王璞.企业文化咨询务实.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145-156.  ③翻译图书——[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第一版不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  例:[3]阿兰·奥佛尔,克里斯托福·得希.互联网商务模式与战略理论和案例.李明志,郭春磊,史晓珣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8-78.  ④学术会议论文——[序号]作者.题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可在会议名称后加上“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二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者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者省略“出版年”。)  例:[4]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中国运筹学会.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⑤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学校名称.答辩年份.页码.  例:[5]秦飞.阿里巴巴淘宝网电子商务模式调查分析.云南大学.2005.15-30.  ⑥电子文献——[序号]作者.题名.出处.发表或更新日期.  例:[6]CNNIC.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om.cn/.2006-1-30.  ⑦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7]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人民日报,1998-12-25.10.  (八)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全文统一,并采用所在学科领域内通用的方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5号字体。  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转移成本[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论文引用文献,若引用的是原话,要加引号,一般写在段中;若引的不是原文只是原意,文前只需用冒号或逗号,而不用引号。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九)注释  在参考文献之外,若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需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可使用注释。建议采用夹注,即紧接文句,用数字加圆括号标注于句末上标。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  (十)表格  1.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名,表序和表名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名,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格可以统一编序(如:表15),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表2-5),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  2.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表中数字空缺的格内用“-”字线表示(占2个数字宽度)。  3.表格跨页接写时,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4.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  5.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6.表内文字说明不加标点。  (十一)插图  1.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2.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序和图名组成,图序与图名之间空一格)。图序和图名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图序可以连续编序(如图52),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图6-8),采用哪种方式应与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仅有一图时,在图题前加‘附图’字样。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  3.插图与其图题应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4.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  5.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除无单位者(如标示值)之外,必须注明坐标单位。  (十二)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如(45))或逐章编序(如(6-10)),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若分母部分为乘积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a/(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写(a/b)cosx。  (十三)附录  毕业论文论文附录序号依次采用“附录一”、“附录二”等。  毕业设计附录的序号依次采用“附录1”、“附录2”等。  (十四)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十五)计量单位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GB3100~3102—1993,见附录),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非物理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t/(人·a)”等。  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  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45分”,不能写成“8h45min”。  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十六)数字  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  按《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1995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单位公布),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  (1)公历的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80年代,4时3刻等。年号要用四位数,如1989年,不应用89年。  (2)记数与计量(含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分数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3/4,4.5%,10个月,500多种等。  (3)一个数值的书写形式要照顾到上下文。不是出现在一组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可以用汉字,如一个人,六条意见。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应该用汉字数字,数字间不用顿号隔开,如三五天,七八十种,四十五六岁,一千七八百元等。  (4)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应当使用汉字。如二倍体、三叶虫,第三世界,“七五”规划,相差十万八千里等。  (5)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改写为以万、亿为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作为单位。如345000000公里可改写为3.45亿公里或34500万公里,但不能写为3亿4500万公里或3亿4千5百万公里。  (6)数字的书写不必每格一个数码,一般每两数码占一格,数字间分节不用分位号“,”,凡4位或4位以上的数都从个位起每3位数空半个数码(1/4汉字)。“3000000”,不写成“3,000,000”,小数点后的数从小数点起向右按每三位一组分节。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数不能从数字中间转行。  (7)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要注意下列用词的概念:  ①增加为(或增加到)过去的二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二;  ②增加(或增加了)二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三;  ③超额80%,即定额100,现在为180;  ④降低到80%,即过去为100,现在为80;  ⑤降低(或降低了)80%,即原来为100,现在为20;6)为原数的1/4,即原数为4,现在为1,或原数为1,现在为0.25。  应特别注意在表达数字减小时,不宜用倍数,而应采用分数。如减少为原来的1/2,1/3等。  三、版面格式要求  (一)封面、封底  按教务处印发的统一格式。  (二)页面要求  用A4纸进行打印。页边距上为2.5厘米、下为2.0厘米、左为2.5厘米、右为2.0厘米,行间距为1.25倍,字符间距为标准。  (三)字体和字号  论文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标题下姓名及年级专业用小四号宋体字,年级专业在姓名下另起一行,并用圆括号开头和结尾。  摘要:摘要题头用小三号黑体,居中;然后隔行用小四号宋体书写摘要的内容部分。  关键词:关键词题头用小四号黑体,左侧顶格;然后空二格在同一行用小四号宋体书写关键词,各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词之后不加标点符号。  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参照中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样式书写。  目录: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居中;目录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左右对齐,中间隔以小圆点。  正文:小四号宋体。  一级题序及标题:三号黑体,居中排。  二级题序及标题:小三号黑体,左侧空两格。  三级题序及标题:四号黑体,左侧空两格。  四级题序及标题:小四号黑体,左侧空两格。  五级题序及标题:小四号宋体,左侧空两格。后续排。  表序表题:五号宋体,居中排。表格内文字用五号宋体。  图序图题:五号宋体,居中排。  参考文献:题头用三号黑体,居中;然后隔行用五号宋体书写内容,内容左对齐。  附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居中;然后隔行用五号宋体书写内容。  页码用小五号字,在底线下居中。  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另起新页,与正文一起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页。  四、装订要求  按以下顺序装订毕业论文:  A.封面;B.任务书;C.开题报告;D.中文标题、摘要、关键词,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E.目录;F.正文;G.致谢;H.参考文献;I.附录;J.封底K.有关图纸(可单独装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ewbvVzKw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