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八九十年代文学大兴?_人们

八九十年代文学来了一次大的飞跃,出现了很多文学流派,让人们看到了更多文学的可能。那么,为什么八九十年代文学大兴? 八十年代物质并不是非常丰富,甚至有些匮乏。物质条件不好,人们的精神倒是充足饱满。作为精

原标题:为什么八九十年代文学大兴?

八九十年代文学来了一次大的飞跃,出现了很多文学流派,让人们看到了更多文学的可能。那么,为什么八九十年代文学大兴?

八十年代物质并不是非常丰富,甚至有些匮乏。物质条件不好,人们的精神倒是充足饱满。作为精神食粮的文学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物质条件不好,人们改变不了,只能转而关注文学。那时候有什么好的小说发表之后,就会引来洛阳纸贵的效应。即便是一首好诗也会引得人们互相传抄,并且背诵了。似乎没有哪一个时代这样重视文学,也没有哪一个时代人们对文学这样如饥似渴。

经历了文革之后,人们从斗私批修中缓过神来,几乎没读过书。要读也是读毛主席的书和鲁迅的书,其他的就读不了了。当他们开始反思过去之后,就出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继而出现“乡土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派”等。拨乱反正让人们获得了自由的空气,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了。改革开放搞活了人们的思想,也让他们迫切地需要读书,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于是“改革文学”应运而生,人们的思想开放了,就需要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思想界也开始了大讨论,带动了文学的繁荣。

到了九十年代,下海潮出现了。人们开始关注发财致富的美梦,纷纷下海经商,开始了“淘金”热潮。这时候“城市文学”慢慢兴起,农村人也开始进入城市打工,城市的楼房也开始拔地而起了。而一旦“城市文学”兴起之后,就符合了主流意识形态,迅速淘汰了“先锋派”和“寻根文学”,成为一枝独秀的被标榜的文学流派。越到后面越开始泛滥,不但城市的高楼越来越多,而且城市文学作品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滥。过了九十年代,城市文学也就没什么出息了。虽然不乏精品,但这些精品已经没有什么革命性突破了。

资本和网络参与进来以后,严肃文学迅速衰落,代之而起的就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有着众多的受众,也有着庞大的写手群。只不过,很多网络文学作品都是千篇一律的,并不是什么真正的文学。

文学是一门艺术,不是胡编乱造的,更不是表雄心立壮志就可以弄成的,也不是砸钱就能砸出经典的,需要有其产生的土壤。可以说,八九十年代正好具有文学蓬勃发展的好土壤,人们思想也开放了,只是到现在已经有点过头,反而弄得文学成了畸形发展的变态存在了。

而历史上文学大兴的时代就是思想自由的时代,更是文化昌盛的时代。不知道那样的时代还能不能到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E03bd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