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三级妇产专科医院中心建设标准发布_数据_防治_患者

作者:复繁信息 为规范妇产专科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住院患者医疗安全,降低 VTE 导致的疾病负担,提升我国 PE 和 DVT的综合防治水平。 日前,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

作者:复繁信息

为规范妇产专科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住院患者医疗安全,降低 VTE 导致的疾病负担,提升我国 PE 和 DVT的综合防治水平。

日前,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专家管理委员会联合妇产科专家制定并发布了《三级妇产专科医院中心建设标准(2023版)》(下称“标准”)。建设标准涵盖八个主要方面,笔者就信息化建设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VTE患者数据上传率应达100%

在标准中特别提到了信息化建设,占据10分的分值,要求建立VTE专病数据库,并实现评估量表电子化。

其中,要求使用项目认可的数据平台或医院自行建立专病数据库,可通过系统对接、数据抓取或手动录入等方式,将本单位VTE 相关数据上传至国家数据平台,而且专病数据库近1年的VTE 患者上传率应达到100%,患者的诊断、用药情况、检测等数据可溯源,确保数据的真实、客观、准确等。

但医院在临床工作中,数据的获取一直是个难点。比如虽然使用了信息化工具,但信息化系统无法自动抓取数据,仍然需要手工将数据填进系统,再将分析数据打印出来。

此时就需要基于AI的VTE智能管理工具才能实现实时数据抓取,监测评估情况,实时动态监测,覆盖妇产专科从入院、转科、术前、术后、护理级别调整、出院等所有环节,智能识别患者是否高危,并推荐预防措施,同时将诊疗措施关联医嘱系统,追踪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根据标准中的VTE 相关评估量表应达到电子化,评估信息和预防措施可接入医院信息系统(HIS),可对VTE防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动态监测和评估,提供数字化评估量表,包括VTE风险评估、出血风险评估、预防措施量表等,供各个专科选择,系统中的诊疗指南可提供预防与治疗参考方案,给非专科的医生做参考。

定期监测VTE防治质控核心指标

在三级妇产专科医院中心建设标准中,质量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要求医院关注整体的VTE防治管理体系,通过对于数据的挖掘分析,发现医院存在的问题及重要节点,持续改进。

需要定期对医院相关 VTE 不良事件进行多学科讨论和根因分析,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整改。对此,系统可以通过PDCA管理工具对VTE防治工作开展分析,对院内相关VTE不良事件进行多学科讨论,进行根因分析和整改。

另外,定期监测 VTE 防治质控核心指标方面,一是过程指标:医院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监测的过程指标,如:VTE 风险评估率、出血风险评估率、预防措施实施率、患者宣教知晓度等。

二是结局指标:医院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监测的结局指标,如:医院相关性 VTE 发生率、医院相关性 VTE 死亡率等。通过实施医院内 VTE 防治的一系列规范化管理,达到过程指标和结局指标的改善趋势,以提高住院患者的医疗质量与安全。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VgNN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