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匠心享读者书架|重温《匠人精神》,重塑”中国智造”

匠人精神 近些年来,沉默的日本,只有在诺贝尔奖颁发的季节,才会让我们惊呼,人家又在科技方面进步了! 凭借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的贡献,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与他的美国同行詹姆斯·艾利森,分享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此,进入新世纪
原标题:享读者书架|重温《匠人精神》,重塑”中国智造”匠人精神近些年来,沉默的日本,只有在诺贝尔奖颁发的季节,才会让我们惊呼,人家又在科技方面进步了!凭借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的贡献,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与他的美国同行詹姆斯·艾利森,分享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此,进入新世纪以来,已有18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距离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已经实现了一大半。有意思的是,除了中国舆论反复在宣传日本“失去的20年”,日本人也喜欢“唱衰”自己。上世纪八十年代,哈佛学者傅高义教授在日本社会经济腾飞的时刻,发表了惊世之作《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日本的媒体民众却不是欢呼,而是质疑:我们没有那么好,我们还有很多不足,欧美人为什么不讲我们的缺点?欧美人这样麻痹我们,背后有什么阴谋?日本影视界和出版界更是接连推出了一系列的忧患反省之作《日本沉没》《日本即将崩溃》《日本的危机》《日本的挑战》《日本的劣势》等等。这是日本传承下来的“耻文化”,没有做好一件事,是自己的羞耻,与他人无关,唱是唱不衰一个国家的。(1)有人说,对匠人精神的坚持,对名誉的追求,以及深入骨髓又充满矛盾的耻感文化和自尊文化,所谓“知耻而后勇”,这才是促使日本人得以屡屡拿下诺奖的核心价值观。其实,何止是拿诺奖,日本中小传统企业里得以转型升级的那些佼佼者,靠的同样是”匠人精神”。据说,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竟有3146家,为全球第一。再看日本“秋山木工“创办人秋山利辉先生总结的“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干脆就用《匠人精神》作为书名。秋山利辉先生在前言中介绍自己的“小作坊”时,貌似低调,实则充满着自豪地写道:“我们是一家小企业,现有员工34人,年销售额10亿日元(约合5210万人民币)左右。“秋山木工“为客户提供可使用一百年,两百年的家具,全部由拥有可靠技术的一流家具工匠亲手打造。“而在透露其人才培养的核心时,秋山先生强调:“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他还说:”属于21世纪的新工匠,应该是懂得关心他人、知道感恩、能为别人着想的人。”因此,《匠人精神》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品格培养这门做人的艺术,将“匠人须知“的30条纲领,条分缕析、详尽刻画,但所有内容,不过都是些“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遵守的近乎吹毛求疵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诸如:1.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2.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3.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一个开朗的人4.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焦躁的人5.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要能够正确听懂别人说的话……总之,“没有一条是特别的,全都是父母、祖父母、寺里的和尚,邻居的叔叔和阿姨教给小朋友的内容。“然而,正是通过针对日常生活中每日必经的做饭、扫除之类的杂务,制定需要严格执行的规矩,秋山先生得以筛选出那些能将琐事认认真真干好,从而打下做人基础的得意骨干,教弟子们逐步进入一流人才的角色。中国老子在其《道德经》中早就有言在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遗憾的是,“匠人精神”,这一曾经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发展至今,大多沦落为教科书或“思品课“上的纸上谈兵,抑或只能在传说中的《庖丁解牛》里津津乐道;但在“小日本“,却在“寿司之神”、“稻盛和夫”和“秋山木工”这类品牌刻字上,在这些活生生的将“匠人精神”信以为真的创办人身上,屡见不鲜!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究竟该如何向中国传统文化致敬,如何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为”中国智造”的世界水平?我们难道不是该少在强词夺理、唇枪舌剑的嘴巴上胡乱用功了吗?!我们难道不该多一点知行合一的虔诚,真心实意地向老子尽些孝道、活出天命,将《道德经》中言辞(words)的力量转化为让这个世界(world)更加美好的亮剑(sword)行动、”匠人精神”啊?!书名:《匠人精神》作者:秋山利辉出版社:活字文化|中信出版社参考资料:(1)18年18个诺贝尔奖背后的真相:日本的可怕之处!——知局2018.10.11.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Q6m41Rpd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