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致致家长

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教育是家长们的必修课题。有人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孩子未来蓝图的美丽与否,全靠家长的手笔;也有人说孩子是一粒种子,孩子未来成长的茁壮与否,全在家长的呵护与培育。那我也可以认为,孩子就是一杯纯净水,孩子未来的是浓烈美酒
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教育是家长们的必修课题。有人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孩子未来蓝图的美丽与否,全靠家长的手笔;也有人说孩子是一粒种子,孩子未来成长的茁壮与否,全在家长的呵护与培育。那我也可以认为,孩子就是一杯纯净水,孩子未来的是浓烈美酒,还是醇香陈醋,全看家长这个调味师的手艺。综合这些简单形象的比喻,其内在要义就是说明,家长与孩子未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下,几乎所有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夙愿,都寄重托与孩子的未来,都把孩子的教育列入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从孩子一出生,就着手把最优厚的条件提供给孩子。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上教学质量最好的学校,乃至找最好的代课教师班级……。然而,在所有这些看似最好的条件下,孩子们的成长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孩子并没有乖巧听话的专心致力于学习,最让家长苦恼的就是孩子没有取得令他们满意的成绩。期望与现实之间形成的落差,让很多家长把问题完全归咎于孩子不认真学习,因此,开始使用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数落、埋怨、打击、惩罚。没错,孩子成长在如此优越的环境,理应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似乎是无需争论的事实。然而,作为家长,却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把孩子放在最优越的环境里,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稳操胜券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我看来,外部条件再好,都无法动摇家庭的影响力,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最核心的决定因素。在这里,或许会有人强烈反对,孩子上学以后,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里,跟老师同学一起生活,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都应该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长的工作就是做好与学校的配合,怎么能是核心的决定因素呢?那我就要细问家长,您的责任到底在哪里!作为家长,一个成年人,您的思想已经成熟,您对事物的认识可以说是准确无误的,您可以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稳妥停当。那么,您有没有静下心来问过自己,您安排的这些孩子是否真正需要呢,孩子是否乐意接受呢,孩子对您的安排是否完全满意呢,按照您的安排,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方向是否能够随您所愿呢?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虑,作为一名十一岁儿童的家长,我想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反思。首先,要真正尊重孩子。不要因为孩子年幼就把所有的事都一手包揽,而剥夺孩子选择的自由。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特权思想,放下大人的架子,放下长辈的面子,放平俯视的目光,蹲下身子,站在孩子的高度,与孩子做朋友,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还给孩子思想的自由。让孩子从内心尊重您而不是惧怕您。其次,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认识到家长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力,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自律意识的培养方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可随意违反。要做孩子真正的榜样,培训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要多陪伴孩子。做家长的不能因为肩付生活重担,就把时间和精力完全投入到工作当中,而忽视对孩子的陪伴。我们需要减少不必要的应酬,腾出时间陪伴孩子。有必要把一整天的时间完全交给孩子安排,专心陪他们去书店看书、去电影院看电影、带他们和同学一块出去玩。让自己也回到童年,回到孩子们的生活当中去。第四,要注重与孩子沟通交流。要经常与孩子交流,听孩子讲在学校和班级里发生的趣事,了解孩子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的看法和态度,然后提出自己看法和意见。通过沟通交流,掌握孩子们的心理动态,纠正孩子对一些事件的不正确认识,帮助孩子提升认识和处理事情的能力。第五,要加强学习,正确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正确解答孩子们心存疑惑的问题,一方面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家长树立威信的良好机会。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决不能敷衍应对,应该给予耐心细致的讲解,即便是自己不了解的知识,也要当即学习给予解答,不能把问题暂且的搁置。陪孩子一起学习课内课外的知识,给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个博学多才的高大形象。第六,要胸怀宽大,包容体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犯错更是必然,做家长的务必要正确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决不能施以简单粗暴的惩罚,更不能随意辱骂和体罚。必须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让孩子自我反省,从而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培养孩子直面错误、改正错误的能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更是国家的栋梁。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不可尝试的。因此,我们做家长的必须高度重视,从一做起,从我做起。给孩子创造适合的成长环境,而不是把所有优越条件的堆积和重叠,才是当务之急。尽管家长们都有各自成熟且完善的教育方法,尽管我们都毫不松懈的尽心尽力致力于孩子的教育,但是,我们的自我认识和反省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之弊端,那可能永远也不清楚,为什么我们付出那么多,却无济于事,为什么我们提供的条件最好,孩子的成长却不如人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Q6mRmALr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