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不死你的东西只会让你更强大再怎么“伪合群”,也杀不死你的孤独感!

1懂得选择与取舍,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原来在大学的心理社团负责运营了一个公众号,是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每天晚上都会收到一些同学的留言。有人说:“我总感觉很孤独,我讨厌一个人,我是不是太自我了,都没人喜欢我。”还有人说:“我朋友不算少,但
1这个周末闲来无事,便和几个哥们去打篮球,竟在相邻场地上遇到了高中同学W,和他打招呼时,被他像抓着救命稻草似的拽出了场地。我们一起回了我家,在几罐啤酒下肚后,他便开始向我抱怨。W一直是个学霸,平时除了看书外,就是录制吉他弹唱视频,晚饭后操场慢跑,作息时间规律。可如今他却过得很不自在:放弃了阅读、弹吉他,每天与另外3个室友开黑,吃鸡,甚至今天还陪他们玩自己根本一窍不通的篮球,只是因为想看起来合群些。听了很是意外,所谓的“伪合群”大抵如此吧。在这个集体主义文化被推崇的时代,不少年轻人就如W一样,亲手将自己关进了假装合群的“监狱”。久而久之,便会习惯追随他人步伐,甚至丧失自己应有的判断,陷入了不断妥协的泥潭之中,做着一次又一次的无效挣扎。·爱好美剧,但因身边同学都在追韩剧综艺,为了聊天不尴尬,你便放弃了《杀死伊芙》这部期待了好久的美剧,和大家一起追韩剧,甚至主动夸起了她们喜欢的欧巴。·喜欢动漫与cos,想当coser的你因同班男生口中的:“他还化妆!不男不女……”的嘲笑,将精心挑选的cos服装扔在衣柜角落,转身穿上球衣,成为一名万年候补队员。还记得小时候父母叮嘱我们的话吗:“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时间是最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回想看看,我们又在假装合群上浪费了多少时间?为别人而活的这些时间里,你真的开心吗?2朋友和我分享过一个故事,他母亲好朋友的女儿,典型的“别人家孩子”形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当年高考成绩完全可以报211大学的她,不顾任何反对,毅然决然的选择复读。1年时间,1个人,1间屋,疯狂画画。再后来艺考,她以优异成绩进入了央美。我朋友说他听后很震惊,心想着像这样力排众议,坚持自己想法的才女真是不多了。是啊!在所有合群的人眼中她就是异类,是一个放弃211大学的傻瓜。可事实呢?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与梦想,也就失去了让自己放手一搏的勇气。努力融入别人圈子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扼住了自己梦想的咽喉,然后有一天,回过头看着当年那个勇敢的怀梦少年——已经遥远得看不见……然而在其他人被生活磨平棱角,被平庸同化内在的时候,她已经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成功的活出了对自己负责的人生了。相比之下,众人的合群又是那么的平庸枯燥。那些优秀的人,往往是不被理解的,他们是孤独的,却也是闪耀而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们听得到自己内心那小而急切的呼喊声,从而不会去迎合他人,同样也就不会迷失自己,活的独立又真实。3懂得选择与取舍,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原来在大学的心理社团负责运营了一个公众号,是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每天晚上都会收到一些同学的留言。有人说:“我总感觉很孤独,我讨厌一个人,我是不是太自我了,都没人喜欢我。”还有人说:“我朋友不算少,但我生活上的朋友不懂我,我精神上的朋友又总是违背我的意图。我该怎么才能让大家都满意?”为什么不让自己开心满意呢?我总是这样反问回去。说穿了,这是一种选择。你真的不需要逼迫自己去迎合别人,格格不入又能怎样呢,一个人如果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活的有声有色,那他的精神世界必定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个性十足之人根本无须担心会没有同行的伙伴。怕只怕你畏惧使人清醒的独处,口中还振振有词的假装自己很合群,伤害自己尊严的同时也没有尊重自己的灵魂,假如要抛弃初心再违背意愿的生活,又有谁会快乐呢。贾平凹在书里写过:“一个人活着其实仅仅是一个人的事。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苦难来了,最苦难的也是自己。”你看,该离开的总会离开;握紧不放,假装合群才是令我们生命变得疲惫不堪的真凶。享受孤独有何不可呢?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与自己握手言和,成为优秀的自己,自然会遇到懂你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Q6mza5gr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