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学习怎样学习文言文(三)欧阳思源

四、精准翻译文言文。(一)翻译的标准。1、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①“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②“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
四、精准翻译文言文。(一)翻译的标准。1、文言文翻译的标准。①“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②“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③“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①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②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③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二)文言文翻译的步骤①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②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③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④简言之,通读全句,标注要点;关注全文,准确理解;按照词序,对应翻译;调整全句,符合规范。(三)文言翻译找准三处着眼点。1、实词。思考是否为5种特殊实词。①通假字。②多义词。③古今异义词。④活用词。⑤特殊难解词。2、虚词。思考译或不译。3、句式。思考是否为特殊句式。(四)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如:“劳苦功高”。②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2、“换”,将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3、“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如省略的主、谓、宾及介词“于”等。4、“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衬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连词“而”。5、“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6、“变”,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尤其是碰到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尽量保留比喻的说;如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如,“金城千里”,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牢固可靠”。②对借代句的翻译,只要把所代事物写出来即可。如,“缙绅”“三尺”“纨绔”分译为“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将其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表述即可。如,“会猎”“更衣”,译为,“出兵征伐”“上厕所”。(五)文言文翻译的误区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2、以今义当古义。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7、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8、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9、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10、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五、掌握解题技巧。(一)文言文读文,读快读懂。1、初读文章,理清文章大意。①关注开头和结尾,初识主人公形象。②抓时间、地点、官职和事件,把握主人公经历。2、以概括分析题扫清阅读障碍,反过来,同时破解概括分析题。(二)文言文断句,做快做准。1、凭借名(代)词断句。2、凭借对话(引文)断句。“曰”“云”“言”“谓”“道”等。3、凭借虚词断句。①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②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③句末语气词。也、矣、焉、耳(陈述),耶、与(欤)、邪(耶)、乎(疑问),哉、夫(感叹)。④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⑤复句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至于,已而,岂,岂非。4、凭借特殊句式断句。①判断句,“……者……也”等。②反问句,“何……之有”“孰与……乎”等。③被动句,“为……所……”“受……于……”等。④固定句式,“如……何”“况……乎”等。5、凭借对称结构断句。6、凭借修辞断句。对偶,排比,对比,顶真,反复等。(三)概括分析题,据文判断。1、比对人物→非其人。2、比对时间→非其时。3、比对地点→非其地。4、比对关键词语→曲解文意,归纳不全。5、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无中生有,以偏概全。6、比对关系→改变因果,事件杂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2Qkad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