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县令县令封王,济世功德,为何三百多年后才被认可

它山堰,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千年以前,建造它山堰,历经艰辛,建成后,其济世功绩,却被长期埋没,抚今追昔,让我们回顾它山堰的
它山堰,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千年以前,建造它山堰,历经艰辛,建成后,其济世功绩,却被长期埋没,抚今追昔,让我们回顾它山堰的前世今生。公元738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六年,设立明州,当时的州治与鄮县的县治都在小溪镇,也就是现在的鄞江镇,鄮县就是后来的鄞县、鄞州。771年,唐代宗(李豫)大历六年,鄮县县治迁往三江口,开始了三江口的发展之始。821年,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明州州治移到三江口,将三江口的发展进程大大地推进了一步。鄮县县治迁回小溪镇,小溪镇更名为光溪镇。当时,先民们上受山洪之灾,下受咸水之苦。海潮沿江上溯,咸水倒灌使耕田卤化,人民生活受苦,生活用水非常困难;樟溪河以上,群峰林立,每当雨季,山洪暴发,时常殃及生命和农作物。明州面临着几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阻咸蓄淡、城区淡水供应,以及州治与县治之间的航运交通等等。公元832年,明州刺史于季友在惠明港,即现在的洞桥镇,开渠筑堰。于季友主持建成了仲夏堰,开始“灌田数千顷”,但是存在的问题却很快就暴露出来,蓄水不足,咸潮倒溯,沙土堆积等等。明州面临的问题仍未解决。这一年,王元暐调任鄮县县令。王元暐是山东琅琊人,生于唐贞元十五年,即公元799年。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即821年,王元暐中科举,任翰林院书记,翌年任翰林院编修,后来再升任朝议郎。迅速升迁的王元暐引起了朝中他人的嫉妒与诬陷,先是被贬至金华府任副职,再调任鄮县县令。解决明州问题的历史重任,落到了王元暐肩上。王元暐志存君国,心悬黎民,度山川之险,察地理之宜,终于发现了“两山夹流,铃锁两岸”的它山,是解决明州问题的关键。大和七年,即公元833年,王元暐主持修建的它山堰建成了。它山堰通体条石结构,全是用巨大的条石砌筑而成,条石长2至3米,重达3吨左右。在全靠人力的千年以前,修建它山堰付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它山堰修建之后,阻咸,蓄淡,排涝,引灌、供水等功能充分发挥,人民从此受益无穷。修建它山堰时,皇帝是唐文宗李昂,李昂是唐穆宗之子,826年登基时年仅18岁,执政仅14年,有名无实,宫廷争斗不断,唐朝社会已经走向没落。它山堰正是修建于这样的特殊背景下,更显其难能可贵。修建它山堰的条石全部从上化山采掘而来,现在仍然留存的采石遗迹,令人叹为观止。当年运送石头的路,现在已经开发成了登山步道,先民们当年用滚木或木车,以人力或驴马将巨石搬运下山,不难想象当年挥汗如雨,艰辛万难。采石,运石,再砌石,期间流淌了多少汗水与鲜血,十兄弟修堰殉身,当年之苦难可见一斑。它山堰的多种功能中,向明州城区供应淡水的功能,至为显著。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后,城区的淡水供应问题非常严峻,当时从鄞江通往三江口的是条小溪流,名叫小溪,821年更名为光溪,每逢旱季,小溪下游断流,根本无法保障城区供水。王元暐的至高功绩,除了修建它山堰,将小溪拓宽挖深,疏浚为南塘河。它山堰建成后,晴江的水位抬高,发源于四明山区的清清之水,通过南塘河,至城区,经南门关,奔江入海。南塘就是宁波著名的人工河,从根本上解决了三江口的淡水供应问题,县治与州治之间的航运交通也变得更为快捷。公元909年,五代吴越(钱镠)天宝二年,鄮县改称鄞县,县治也迁至三江口。三江口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很多人知道王元暐修建它山堰之功绩,却不知王元暐挖通南塘河之伟业。王元暐创造的这两项功绩,惠泽明州人,人民感恩戴德,但是当时却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王元暐的上司,明州刺史于季友曾在洞桥一带修堰筑渠,但其效果却不佳,使得于季友与王元暐之间,有了微妙的关系。于季友的夫人,普宁公主,是唐宪宗李纯之女,也就是说,于季友是皇室附马。唐宪宗之子是唐穆宗李恒,李恒之子就是当朝皇帝唐文宗李昂,于季友就是当朝皇帝的姑父。明州与京城长安之间,千里迢迢,明州之事,朝廷当然要按于季友的奏报办理。王元暐的丰功伟绩,于季友是否奏报不得而知,反正唐朝一直没有给予任何评价。唐宣宗李忱大中元年,即公元847年,王元暐辞官归隐还乡,当时年仅48岁。王元暐还乡之后,史料中再无记载,后半生成迷。它山堰建成后74年,公元907年,唐亡。随后进入天下纷乱的五代十国,直至北宋,朝廷一直都没有给予任何评价。但是在民间,王县令和修堰殉身的十兄弟的功德,人们世代铭记着,是他们用智慧、鲜血和生命筑成了它山堰,泽被明州人。人们在五代至宋初,就在它山堰的北堰头立庙纪念他们的牙功伟绩,开始叫十兄弟祠,也叫“舍身祠”。公元1127年3月,北宋徽钦二宗(赵佶和赵桓)被金人掠去,北宋倾亡。康王赵构(宋高宗)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开启了南宋时代。绍兴八年,即1138年,宋高宗定都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京城与明州的距离,终于大幅度缩短,王元暐之功德,终于传入朝廷,朝廷为之震惊。公元1168年,南宋孝宗赵昚乾道年间,给“舍身祠”赐庙号为“遗德”,因此叫做“它山遗德庙”。此时距离它山堰建成已经300多年,正义从不缺席,但往往会迟到。宋理宗赵昀宝庆年间(1225-1227年),追封王元暐为“善政侯孚惠王”。王元暐的功绩,终于得到了最高认可,虽然此时它山堰建成已近400年。王元暐以县令身份封王,史上罕见,可见其功绩卓著,上下信服。人们至今传颂王元暐之功德,千年来,它山遗德庙几经复建。大殿的正中就是王元暐塑像,坐在大石上,目光炯炯,似在思考和谋划。两边是十兄弟塑像,全都是劳作状,从中可以想象当年修堰情景。庙内有楹联:“万顷黍苗治惠泽,千秋蕉荔报神功”。“功德在民万家社稷,江山如画千古英灵”。横批“远绩禹功”。这就是民众对他们的深情颂扬和怀念。庙前的“片石留香”石碑,刻有“善政侯孚惠王王公碑记”。它山堰,泽福千万代!古镇新颜,今人何等幸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GXWe6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