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一个村庄的消亡与新生

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记忆中的村庄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家也不是原来的家。 其实想想,以后回家的次数只会更少。 突然在那么个早上,就萌生了去村子里走走的想法。 顺道,用手机记录一下这个村庄的变化吧。 这条路是通往老城门里的路,也是通
原标题:一个村庄的消亡与新生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记忆中的村庄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家也不是原来的家。其实想想,以后回家的次数只会更少。突然在那么个早上,就萌生了去村子里走走的想法。顺道,用手机记录一下这个村庄的变化吧。这条路是通往老城门里的路,也是通往奶奶家的路。以前坑坑洼洼,后来,修了水泥路。道路左侧的房屋已经破旧不堪,大部分没有人住了。这条水泥路成了断头路,水泥路的尽头,还住着最后一户人家。或许,就是因为这最后一家人,水泥路修到了这里。其实,这家人的房子修的挺不错。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这家的爷爷总靠在门口晒太阳,每次见了我,爷爷都笑眯眯的。顺着土路,走到了奶奶家。准确地说这是爷爷奶奶的老房子,如今杂草丛生。破败的门楼上也长着草。门头还挂着“革命军属”的牌子——因为当兵的父亲,这个家曾经有过的荣誉。返回水泥路的尽头附近,一拐弯,就是原来的“城门里”。我没见过“城门里”的辉光,却看见他的破败。原来深不可测的城壕,早已经被填平,种上了庄稼。水泥路的另一边,村子里还依稀保存着原来的“繁华”。村子的路上,乡亲们喜欢晒上庄稼。通往我家的巷子,原本一下雨就泥泞的路也在去年的时候铺上了水泥。原来的村委会所在地,现在成了养鸡场。鸡粪的臭味让这条巷子成了一条有味道的巷子。罗少的眼前,就是我家的老房子。这条路是通往街道的路,两边都是小平房。原本住在村子里的人们,都搬到了街道两边。十字街道旁边,是村子里的幼儿园。看着不像是农村的幼儿园,这算是村子里最豪华的建筑了吧!一条马路之隔的是新的村委会所在地,原来的老烟点。远远望去,这就是街道两边,基本上都是2层的小楼房。后来,人们还是在自家地头盖房子。我家的地邻,也把房子盖在了地头。他家比较幸运,只是后面盖的房子,因为修高速公路,要被推倒了。红红的苹果,是农村人的希望。高速公路从我家的地里横穿而过。高速路还没有修好,站在这里,还能看见咸旬高速的出口“旬邑”两个字。我儿坐在外婆家的地头,像个泥娃娃。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VZ7Ed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