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家常玉常玉|一幅画卖1个亿,中国最后的贵公子

↑ 我生命中一无所有 我只是个画家 生前他是穷困潦倒的巴黎流浪汉 死后他的画价过亿 被人抢着收藏 ▼ 《五裸女》油画 / 售价约1.07亿人民币 他 华人里身价最高的画家 一幅画卖一个亿的天价 作品《五裸女》 以1.28
原标题:常玉|一幅画卖1个亿,中国最后的贵公子↑我生命中一无所有我只是个画家生前他是穷困潦倒的巴黎流浪汉死后他的画价过亿被人抢着收藏▼《五裸女》油画/售价约1.07亿人民币他华人里身价最高的画家一幅画卖一个亿的天价作品《五裸女》以1.28亿港元拍卖成交合约人民币1.07亿刷新了华人油画的最高成交纪录▼罗伯特与常玉(右)他风流倜傥,出生于清末富贵家庭是徐悲鸿的情敌,徐志摩的诗中人画家毕加索的经纪人对他赞赏有加也是摄影大师RobertFrank的好友▼他文质彬彬,又浪漫多情迎娶当时法国男爵的女儿是中国第一批留法艺术家才华横溢,作品行笔畅逸也是唯一闯入西方艺术界当时著名的中国留洋画家▼他和大师贾科梅蒂是好友毕加索也给他画过像他爱画裸女,宁可少吃俭用省下几个钱来多雇几个模特▼《入浴》“这对人体美的欣赏在我已经成了一种生理的要求必要的奢侈,不可摆脱的嗜好好友徐志摩赞赏他画的是“宇宙大腿”他也是中国第一代赴法油画家中唯一进入西方艺术潮流中心的人▼1925巴黎常玉与友人(前排最右)他却一生坎坷激荡,居无定所因执拗清高,坚持自我理想错失良机,在巴黎穷困潦倒最终因煤气中毒凄楚的死去甚至没钱为自己买墓地▼他就是常玉(SanYu)中国最后的温柔贵公子在构图和用色上,常玉都有意追求极简,每幅画作尽量不超过三种颜色,黑色、白色和粉红色。常玉继承了元代以来的文人画传统,努力在西方的绘画中,实现中国人「平淡」和「天真」的美学理想。《双裸女》常玉作但这样的美学并不容易被欣赏,「大多数的观者,第一次欣赏他的作品时,会觉得毫无艺术感,只有在重复观察之后,才能体会蕴含在意境中的真诚与严谨。」而常玉他自己是这么说:欧洲绘画好比一席丰盛的菜肴当中包含了许多烧烤煎炸食品和各色肉类我的作品则是蔬菜、水果和色拉能帮助人们转换及改变对欣赏绘画艺术的品位当代画家们总带点欺骗以各种各样的颜色作画我不欺骗,我不被归纳为这些为人接受的画家「常玉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精准、纯粹,充满令人惊艳的技巧与才华」——MaxJacob「现在知道常玉的存在我们观赏他的作品那是他生命的重心」——RobertFrank《碎花毯上的粉红裸女》常玉作《端坐仕女》常玉作《红毯双美》常玉作▲《圆月、沙洲、祼女》常玉作《打滚的马》常玉作他还说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如今,天下谁人不识君只是前路有无知己都已不再重要《着橙色上衣的金发少女》常玉作《憩》常玉作《裸女与北京狗》常玉作常玉不常遇▼常玉(右)与兄长常俊民1901年,常玉出生在四川顺庆。儿时家道殷实,衣食无忧,上有兄长们照顾,他则无需担忧家业生财,专心于艺,生活安逸享乐。14岁就跟着书法家赵熙习书画,之后在上海美专学习,不满20岁就在哥哥的支持下赴法留学,可谓生来顺遂优渥。1925于巴黎由于常玉天性轻盈不受约束,别于同期的徐悲鸿、林风眠,他不屑进入传统正规美院学习,而是窝在没有老师的大茅屋画室里画模特。常玉赠予徐悲鸿与蒋碧薇的作品1921年那时的常玉,翩翩公子自己自在,衣着发型精致讲究;读《红楼梦》、拉小提琴;进出巴黎的咖啡馆;与贾科梅蒂、毕加索结交;挥金如雨,经常在家里汇款来之前就已花光,生活无度。常玉(左)携女友(中)摄于巴黎当徐悲鸿刻苦练习基本功,努力做画,渴望将西方审美融入中式绘画时,常玉根本就没想那么多。甚至当巴黎大收藏家,毕加索的经纪人侯谢(是慧眼发掘毕加索的第一人)1929年发现他,努力助他成名,使之在巴黎崭露头角时,常玉似乎对这些也不在意。其实,那时候如果他们合作融洽的话,功名利禄会随之而来,但他似乎生来就对此泰然处之,并无心追逐。巴黎收藏家Roché侯谢常玉任性细腻,品位精雅也恃才傲物,绝不会容忍任何商业利益,凌驾于自己的创作之上,也不甘心以绘画为谋生的手段。有时他宁愿把画送人也不愿出售,依着自己的喜好随性而行;并且不愿意让别人对他的画提出意见。经常和约画的人说:一先付钱,二期间不看画,三画完拿走不提意见。这样放任的性格,「不合作」的态度,使常玉和画商乃至整个艺术市场渐行渐远,日渐潦倒和窘迫。1930年左右常玉摄于巴黎寓所先是他的法国妻子,因怀疑他不忠和无法忍受他的生活方式,婚姻破裂离他而去。继而合作了3年的经纪人,侯谢也和他闹掰。接着家中生意倒闭哥哥去世,使他悲痛万分也断了重要的经济来源。这让常玉,瞬间跌倒了人生的谷底。左:1928常玉《马素像》铅笔纸本右:约1925常玉妻子马素•夏绿蒂•哈祖尼耶被宠溺惯了的他,一时间穷得叮当响。当人们以为他会改变的时候,对于女人天然高于情欲的热爱。为了画画,常玉宁愿把仅有的钱全花在请模特身上。「我就不能一天没有一个精光的女人,呆在我面前供养我,我真是穷,饭都吃不起,衣都穿不全,可是模特儿,我怎么也省不了」。他的画稚拙、深邃,凝练且内敛,没有无端的色欲,没有焦虑的探索和对自我的对峙,清雅精细,他一生没有画过自己。1950年左右常玉四十年代末,常玉曾在纽约呆了一年半,未能卖出任何作品,即又返回巴黎继续生活和创作,即使有作品入选法国独立沙龙,但也反响平平。常玉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50年代初,中国文化艺术团来巴黎探访常玉,那时他已经老了。一个人住在一间顶楼,一年卖三两张小画,勉强地维持着生活。代表团里有人劝他回国当杭州美专教授,可他却说「我早上起不来,我起床很晚,我…做不了早操…」约翰•法兰寇(左)荷兰音乐家常玉好友兼赞助者常玉是孤独的,是少有人理解的。他轻盈清逸,没有形状也不随从的态度,使得这个世界对他的选择总是惊讶,也无法尝试规范他。有人评价正是因为他个性的孤傲自满,生活无度导致人生的败落。最终死后几天才被人发现,凄凉的躺在异国的土地上。也有人哀叹他的潦倒,同情他的命运,生前无闻死后才名声鹊起,并拿他和梵高做比较,觉得他俩殊途同归。1950常玉巴黎工作室其实对于梵高而言,他一生都郁郁不得志,绘画是他对待自我的救赎之绳,和生命的解渴之水。而对常玉来说,他优渥的年少生活,就已经培养了他心思的稚纯,和面对名利可以选择不在意的能力。即便说他主动在人生中选择了自己的生命的后果,与时代擦肩落得萧索。那谁又能知道,「我与我周旋久,宁可作我」的常玉,在忠于自己绘画理想甚至于偏执的同时,在面对错过的机遇却仍自得其乐那一刻,没有活出他命定里的丰盛和纯粹呢?约1949年常玉的斑马雕像罗勃特•弗兰克摄于纽约顾城说:「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永远会清楚无二地呈现在你面前。」也许人们唏嘘与哀叹的而这一切对于常玉自己而言只是生命中的可选择而已他可以选择悠游之乐是因为他有自由不去选择束缚换句话说他只是个简单的人朋友回忆说:「如果常玉喜欢你,他会给你名片。然后当你发现他给你的所谓的名片,是他在用过的地铁票或公交车票上,优美地写下他的名字与电话号码时,就会看着你惊讶的表情得意的笑。」▲人约黄昏后吴冠中形容常玉晚期的作品「线条是乌黑的铁一般的线」这就是他,活得干净《猫与雀》我的生命中一无所有,我只是个画家关于我的作品,我认为毋需赋予任何解释当观赏我的作品时,应清楚了解我所要表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休闲之马》1930年代作木板油画常玉作《毡上双马》1930年油画画布常玉作《草原漫步》1940年油彩纤维板常玉作《蓝色辰星》1950年油彩纤维板常玉作白瓶花卉白牡丹于玻璃瓶绿色背景的百合花《猫与剑兰》常玉作《盆菊》常玉的一生,起起落落,却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孤独天地里,就像他曾对徐志摩说的:我仿佛做了一个最荒唐,最艳丽,最秘密的梦……《八尾金鱼》常玉作常玉晚年创作方向由人转为动物他笔下的动物,弱小而疏离这幅画是常玉1966年夏天的绝笔之作几天时间他画了一只很小的黑象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奔驰常玉用手指点着小象微笑着说「这就是我」《孤独的象》常玉生前绝笔之作世间唯一经得起岁月摧残的就是才华这句话适合于艺术家常玉(SanYu)清华校长推荐一本好书《艺术的故事》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自2015年起,每年都赠送一本书作为给新生的礼物——来自英国作家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点这里,更多艺术的故事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eWAaw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