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地图制作者去世《半路叛逃》书稿公开:台湾游戏制作者的心得分享

引言 翻阅订阅的时候,看到前辈半路大约在一年前在其个人博客猴子灵药中公开了 2012 年的书稿《半路叛逃》。原因在于“因为实体书已绝版,想买都买不到”,并且“我相信仍有人能从书中内容获得帮助。即便仅做为台湾游戏业的其中一项考古资料,理由应
原标题:《半路叛逃》书稿公开:台湾游戏制作者的心得分享引言翻阅订阅的时候,看到前辈半路大约在一年前在其个人博客猴子灵药中公开了2012年的书稿《半路叛逃》。原因在于“因为实体书已绝版,想买都买不到”,并且“我相信仍有人能从书中内容获得帮助。即便仅做为台湾游戏业的其中一项考古资料,理由应该也很充分了”。如果是早期关注台湾独立游戏的朋友,大概对于半路这个名字不会陌生,虽然与多数人一样道路坎坷,但他入行较早,长期活跃于社群并做有益的分享。至于《半路叛逃》这本书,或者比对内地邸锐的《创游记》,其中记录了半路的游戏开发之路。(如今翻开我倒是好奇张悬竟然做了序所以搞游戏的果然是艺术圈的对吧。)如半路所说,这份记录依然珍贵,所以也在此做一传播,希望所有在路上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力量。阅读地址(建议PC端访问)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0B3i-VF8OA1NXVXFMMjh0cklzZ0k《半路叛逃》书稿公开有位女孩曾对我说:「你的眼睛里看得见星星,一闪一闪在发光。」她的意思我再明白不过,「你真的很爱游戏呢。」如今,望向镜中的自己:「我依然是五年前的模样吗?」许多朋友问:「为何你的昵称叫做『半路』?」我的本名难记,一般人看过后很快就会忘记,而「半路」不仅是个易于记忆的别名,更十分吻合我的人生态度。关于人生,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生命的起点,何时诞生、生在何处或者身处什么样的家庭之中;向前推移,我们甚至无法决定自己生命的终点,不仅担心年老时身旁没有人陪伴,更害怕病痛的折磨以及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既然起点非我所选,终点人人皆同,那么我们身为人类的意义,便存在于过程——这趟旅程的「半路上」。我始终相信,自己一直都在「半路上」,无论是人生、青春、创业或游戏开发,皆然如此。倘若哪天,你在人生的半路上遇见了我,请收起恭维与客套的话语,只需上前打声招呼:「半路好!」那么我便会知晓,我们同是这条漫漫长路上的旅行同伴。把书重读一遍,如此青春洋溢、情感丰沛的文笔,我想大概只有五年前的那位半路才写得出来了。五年前,因为电脑玩物作者EsorHuang赏识,所以有了这本书的诞生。五年间,我把大部分的心力都用在做游戏上,撰写文章的次数与时间大幅减少。五年后,猴子灵药的来客越来越少,像是蜘蛛网满布的阁楼,昔日光彩随着光阴递移而逐渐淡去。妙不可言的是,五年后重新阅读这本书,书里某些字句,竟如同预言般,一一应验;某些篇章,亦等同自业般,皆所自得。阅读过程中,数度令我难以置信《半路叛逃》的作者,竟与我同名同姓。「当初为何写这本书?」因为我希望成为一个可以帮助人的人。我很庆幸写了这本书。「现在为何免费分享这本书?」因为实体书已绝版,想买都买不到。(欸)我一直都想要做这件事。因为我相信仍有人能从书中内容获得帮助。即便仅做为台湾游戏业的其中一项考古资料,理由应该也很充分了。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gADo6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