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跨越80年的爱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为96岁阿婆手术助其照顾爱人_血管_进行_导管

“医生,我要做手术,我不怕,有一线希望我也要活下去,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继续照顾我101岁的老头子!虽然他现在脑子不那么灵光了,甚至有点戆(gang,苏州话,傻的意思),但是胃口好,还挺能吃的,只爱吃我做的饭。如果我不在了,他肯定不吃

“医生,我要做手术,我不怕,有一线希望我也要活下去,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继续照顾我101岁的老头子!虽然他现在脑子不那么灵光了,甚至有点戆(gang,苏州话,傻的意思),但是胃口好,还挺能吃的,只爱吃我做的饭。如果我不在了,他肯定不吃饭了,那就活不成了!为了他,我一定要做手术,做了手术就能继续做血透活下去,照顾他,给他做饭吃!”说着说着,96岁的李阿婆还有点激动了,像极了一个正在为了幸福据理力争的年轻姑娘。

苏州的李阿婆80年前跟爱人结婚,相守80载,二人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新时代的农民,过上了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现在大儿子已经78岁了。日子虽然平淡,感情却很深厚,老爷爷记忆力不好了,老奶奶肾脏不好了,都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始终不离不弃。

4年前,时年92岁的李阿婆由于长期高血压并发肾小动脉硬化,影响了肾功能,后来在我院诊断为尿毒症,不得不选择了血液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做血液透析,就必须有血管通路,以保证血液能够有效引出体外进行治疗,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是无法进行的,因此,血管通路被称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可是,并发多年动脉粥样硬化的超高龄女性的血管通路对于手术医生来说是个挑战。肾内科主任金东华博士仔细检查了阿婆双上肢血管,并选择了肱动脉—肘前静脉进行吻合,成功为她做了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术后,内瘘流量好,阿婆高兴地说:“感谢党的政策好,让我这个老太婆还能靠透析活下去,高兴、真的高兴!”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四年过去了,如今,李阿婆已经96岁高龄了。由于血管老化、动脉硬化严重,她的内瘘血管被血栓堵住了,流量不好,不能有效地透析了。周围的很多人,甚至是亲戚都劝她放弃吧,都这么大年纪了,不要再手术了。李阿婆想了想,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开头的那些话。

“为了最亲的人而活!”李阿婆的精神感动了肾内科的医护人员,肾内科主任金东华博士说,困难再多、风险再大,也一定要满足阿婆的心愿,成全他们跨越了80年的感情。血管通路专家荀康科副主任仔细检查了阿婆四肢的血管,发现原来的内瘘里充满了长段的血栓,已无法清除干净,不能再通,而其他血管也非常纤细,没有可用的血管资源做动静脉内瘘,但患者的中心静脉还是比较通畅的,于是决定为阿婆进行颈内静脉长期透析导管置入术。但是阿婆超高龄、血管条件差、又合并房颤等心律失常,透析导管是要放进上腔静脉靠近右心房的,极易刺激心房有可能诱发、加重心律失常,风险很大。荀康副主任说:“虽然艰难,但是这一仗必须打胜,没有退路!”于是肾内科血管通路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专题讨论,详细地制定了手术计划。鉴于阿婆人比较瘦长,皮下脂肪少,个性化的规划了导管的走行路线,以保证最佳的流量。术后根据实际情况又及时进行了角度调整。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阿婆的导管流量一直很好,病情非常稳定,又可以去照顾相守了80年的老头子了。

“医生,最近我的血透导管流量好是好的嘞,体内毒素透掉了,胃口明显好了,人也长胖了,生命得到延续了,谢谢你们啊!”阿婆高兴地说着,嘿嘿地笑了起来,脸笑成了一朵花,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像一个开心的孩子。

肾内科主任金东华博士说:“每一份真情都值得去珍惜,每一位患者都需要被尊重,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一直是我们的宗旨!肾内科全体人员竭诚为肾病患者守护每一份爱。”(邱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x3qAr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