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代王者到如今的“二哈”,哈士奇经历了什么_雪橇_性格_美国

哈士奇一直以傻里傻气闻名,它们虽拥有超高的颜值,却最喜欢耍宝卖萌。拆完家后理直气壮,平时最喜欢和人“交谈”,宛如一个话痨,不少人对于哈士奇又爱又恨,“二哈”的名字也是由此得来。但哈士奇本身性格其实并非如此,曾经它们才是动物界中当之无愧的“王

哈士奇一直以傻里傻气闻名,它们虽拥有超高的颜值,却最喜欢耍宝卖萌。拆完家后理直气壮,平时最喜欢和人“交谈”,宛如一个话痨,不少人对于哈士奇又爱又恨,“二哈”的名字也是由此得来。但哈士奇本身性格其实并非如此,曾经它们才是动物界中当之无愧的“王者”。

哈士奇又名西伯利亚雪橇犬,和阿拉斯加、萨摩耶并称为“雪橇三傻”。哈士奇是一种古老的犬种,它们曾主要生活在西伯利亚东北部和格陵兰南部。当时的猎人将极地作为栖息地,而跟着猎人的这群狗,由于长期和极地的狼群交配繁殖,所以血统上和狼极为接近,在外观上也酷似狼,时间久了,它们便成为了西伯利亚特有的犬种。

当时哈士奇主要是作为工作犬被饲养,人类将它们用于拉雪橇、捕食猎物和引导驯鹿等。

从1908年开始,哈士奇逐渐被外界知晓。当时淘金行业开始新兴,不少美国探险家发现,哈士奇特别适合在恶劣的暴雪天气下运送物资,所以便将哈士奇引进到了美国阿拉斯加。

1925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哈士奇这个犬种变得家喻户晓,所有人都开始跟风饲养,甚至后来这件真实案例,还被翻拍成电影。当时美国阿拉斯加一个偏僻的小镇爆发了白喉病,急需专业血清治疗,而距离最近、存有血清的城市也有近千英里。恰逢暴雪封路,根本没有办法靠人力来运输,所以人们只能寄希望于哈士奇雪橇队身上。

按照正常运输速度计算,这么远的距离至少需要25天。而哈士奇雪橇队用接力的方式,将时间缩短至五天半,不负众望地成功运回血清,挽救了无数人生命。

但此时的哈士奇,它的性质依旧是工作犬,外观和习性上依然同狼极为接近。所以在美国的1982年至2006年间,哈士奇伤害甚至咬死人类的事件高达21起。因此,哈士奇在美国被评为排名第四的危险犬种。

但哈士奇在我们国内,却被列为无攻击性犬种。似乎从未发生过哈士奇伤害人类的案例,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上世纪初,哈士奇被引入国内市场。但是许多人发现,哈士奇根本不适合一般人饲养,因为它们凶起来时堪比狼,胆小时甚至连走路都发抖,性格两极分化严重。所以初代繁育者,将哈士奇进行了宠物狗的社会化培育。

他们将颜值高、性格相对温和的哈士奇,进行繁殖培育。在经历了数十代培育后,哈士奇改变了,外貌还是像以前一样,性格却变得如同宠物狗一样温顺。虽然改变了哈士奇的性格,但是作为工作犬,它们与生俱来的旺盛精力却被保留下来了。所以在国内的哈士奇不会伤害人,却热衷于“拆家”。

简而言之,国外能拉雪橇、有狼性的才是真正的正宗的哈士奇。而我们国内的哈士奇,只是经过培育后的宠物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RmvOwe.html

(0)

相关推荐